分享

一边躲进慢社交产品找生活,一边被手机支配当牵线木偶,全媒派读者:双面科技

 alayavijnana 2018-05-05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手机仿佛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被手机“蚕食”着注意力领地。而慢下来成为了大多数人的梦想,慢社交产品则让这个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本周全媒派(ID:quanmeipai)回顾往期内容,一起探讨科技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慢下来的治愈

 

有人说在这个天天叫喊着“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里,慢生活是一种优雅的回归。上周全媒派文章《在叫嚣“马上high”的世界里,这些内容产品要帮你找回“从前慢”》细数了一系列慢社交APP,全媒派读者发现这些内容产品是人们身处焦虑中的“情绪寄存地”。

 

@北人:

慢生活APP的出现,正好说明了当下部分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游离状态。不仅APP,近年来出现的慢综艺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无非是因为契合了大众内心的需求,让他们有发现、追求隐藏的慢理念的勇气。媒介情景营造的慢生活,渐渐在引领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综艺,还是APP,都要以用户为核心,让内容产品有故事,有创新,增强用户粘性。

 

@Dxlkslbccdtks love: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再加上身处在信息洪流中,焦虑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状态,人们迫切需要一些东西来缓解焦虑,缓解生活中的压力,而这些主打慢生活的内容产品正好能让人们从繁忙而又快节奏的生活中脱离出来,稍稍放松一下,享受慢节奏带给人们心灵的治愈。

 


@紀曉嵐°:

个人认为,所有人的焦虑都是想要快速地等到一个反馈或者回复吧。从前慢只是把这个回复延长,让大家不自觉的认为这个回复不重要,不在意它。就像把情绪直接丢进了垃圾桶不去想,但是某一天突然它从垃圾桶到了废物回收的地方,反哺了一个超过预期值的回应,人就觉得很满足。

 

逃不开的手机失联焦虑

 

“手机,原来就是为了方便人的,没它的时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成风筝了。”本周“手机失联焦虑症候群”全景研究:深陷社交/娱乐磁场,休假?不存在的》一文介绍了21世纪新型瘟疫——手机失联焦虑症,在被手机支配的阴影笼罩下,全媒派读者说:莫焦虑,要乐观。

 

寄托情感的栖息地


@周和泰:

与其说手机依赖,不如说现实恐惧。

 

@Innocence.:

互联网和手机的流行营造了一种“超真实”幻境,人们在网络虚拟的狂欢中,真实与非真实已经模糊不清,在网络社交下的自我形象与真实的自我已经难以分辨,诸如手机这样的媒体往往是“单向度”的给予,在被当做真实的现实一次次地冲洗着人们的大脑时,人们往往被囿围于各个单个的空间,心灵与外界精神上的交流对象更多地受之于这些技术化的延伸了人的各项需求的手机媒体。

 

人们在这虚拟的空间寻找慰藉,寻找现实生活中被丢失的无法宣泄的情感,它与人紧密相连,网络正以它的数字化符号化虚拟世界去逐步营造鲍德里亚所描述的仿真世界,人在这个世界里扮演者另一个“自我”,投入的感情也并不比现实中少,所以人们既惧怕孤独,又渴望幸福,人们心甘情愿地投入在这个世界里。手机的失联,意味着精神情感寄托的缺失,人们自然会陷入焦虑。

 


@失忆的girl*:

依赖手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为了缓解自我孤独,自我尴尬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顺,手机无疑是一个平台。

 

@江覆:

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大部分都依靠于社会互动,并且在不断的互动里建构自我、找寻意义。而手机/网络作为技术社会下的交流媒介,前所未有地让社会交往和形象构建流动于个人生活的每时每刻,一旦失联,就意味着我们通过手机为关系、意义、自我所耗费的精力与时间变为泡沫,随后带来的虚无是我们所不敢承受的。

 

与生活重度捆绑的手机

 

@chuu🍦:

“手机失联焦虑症”还有一个可能的成因是:工作与闲暇时空的融合,使我们的生活被手机“绑架”,互联网成为了我们的“殖民者”。手机的灵活性使得原本固定变化的时间序列变得可移动、可逆转,我们的时间安排不再像以前那么严格,私人活动逐渐被整合到公共领域。当我们在放松时,也要担心手机会不会出现突然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公共事务与私人活动的混杂,让假期也和工作日一样了。

 

@Jackie_hyw:

的确对手机这种移动互联网设备,重度使用乃至上瘾是有一定比例的,但是对大多数而言,对手机的重度使用更多的原因是“必须要用”,现在的信息更新速度如此之快,为了便捷和时效,新闻也好学习工作信息也好,都选择了在网络上发布,这也使得我们用户不得不从自动设备上随时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不过就社交领域而言,的确大部分用户都已经依赖于手机消息的快捷性,并且迷恋于虚拟环境中的社交,比如我,现在,每隔五分钟,就要划开手机,点来点去,没干什么,就是想看一下手机。

 


前途是光明的


@王梦琦:

“我们对科技的期待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待越来越少。我们正处于一个完美风暴的静止中心,浑然不觉已经成了科技的奴仆”。这是《群体性孤独》里印象最深刻的话,不过喻佬说复杂的技术有其特殊之处,复杂的技术是拥有价值偏好和社会适应性的,既然我们也不可能摆脱手机了,个人认为焦虑倒也没什么必要,我们自己才是决定利用科技的那个人,去接受媒介带给我们社会系统的这种新的“操作”方式又有何不可。

 

@南方有嘉木_:

手机的功能越多、服务越丰富,我们对手机的依赖越强。无论是自我延展还是技术依赖,手机带来的问题确实需要关注。这也是媒介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同时,我也觉得对此无需太过担忧——如今技术发展的速度及程度,其自身或许就会逐渐解决这些问题。VR/AR等技术,也许会帮人们回归到“原始”但却“更高级”的交流方式。当然,那时候,手机失联焦虑也可能会转换成其他载体的焦虑。未来拭目以待吧。

 

 

科技带来的喜与忧

 

我们一边在慢社交产品中获得治愈,一边又“沉沦”在手机的温柔乡中,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到底是幸福还是危害?本周全媒派文章《数字技术一定能让生活更美好?皮尤邀请了1150名专家,发现他们并没有那么乐观》带来专家们对于喜忧参半数字化生活的解决之道。

 

全媒派读者认为:探讨科技双面性的同时,鸿沟彼岸的被遗忘者也同样值得关注。


有利or有害,这是个问题


@李琦🐇:

我认为,长远来看,数字化生活有利于人类的生活。任何新技术都会有一个适应阶段,对于数字技术这种颠覆性的科技来说,适应阶段可能更长。其实我们也能直观的感受到,无论是我们,还是学者,技术人员,都在不断探索,调整人与数字技术的关系。

 

数字技术的确带来了对认知能力的挑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更多辅助工具应运而生,比如更精确的算法,更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数字技术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成就了一个“信息超市”,我们可以在一定限度内,任意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对于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阶层的流动,都有好处。

 

@Tiker:

影响肯定是双面的,但是我持悲观态度。数字再好也是虚拟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要学会如何去选择数字,在现实社会受挫的人如果过于投入到数字虚拟之中,影响不会更好。就像头号玩家里说的:毕竟只有在现实中我才能吃一顿好饭。

 


不能忽视的数字难民

 

@杨璐瑶:

影响一定是两方面的,但我更想谈谈对数字难民的影响。数字难民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数字鸿沟,他们由于经济、教育、社会地位、年龄等因素影响,丧失了一定的媒介接近权与使用能力,不能及时、自由地通过媒介表达观点或需求,因而成为难民。

 

当数字化的高楼越筑越高,越筑越密集,它所投下的阴影也就日趋浓重,以至于造就了一个无处可逃的围城。那么身处其中的数字难民,由于得不到技术发展的照耀,很可能趋于自我封闭,从而与社会产生隔离,加剧社会矛盾。数字化的车轮滚滚前进,网络在连接一切的同时,也应该创造出更平民化的技术与媒介来关照被忽视的群体。同时,对于媒介的接近与使用,应该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Dxlkslbccdtks love: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双面性,数字技术也是如此,这些数字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使人们能够接触更多的讯息,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通过数字技术手段,人们自主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多,所能获取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

 

同时由于每个人对技术手段的掌握不同,每个人接触的讯息也不同,自然也就出现了信息鸿沟和数字难民,所以未来数字技术究竟是否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仍旧是个未知数,但是人们对于数字技术运用的习惯却已经无法改变。

 

因此未来在数字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减少因为无法触及最先进技术手段而造成的信息鸿沟,尽量让所有用户都能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同等的资讯内容,拥有相同的学习能力,减少数字难民。

 


@農農的糖:

虽然说现在国家已经摆脱了不富裕不温饱的时代,但是真正贫穷的人还是需要得到关注,尤其是数字贫穷的地区。数字贫穷不解决,那么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数字鸿沟是会不断扩大的,那么有一部分人则会成为这个社会的“原始人”,而伴随着技术发展而相对“富裕”的人面对的问题则是:如何不被技术控制?如何解决信息焦虑?我觉得顶层设计至关重要,价值观至关重要,毕竟技术是人类创造的,迫害人类还是益于人类,都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

 

任何技术,善用则如虎添翼,滥用则洪水猛兽。正如读者@Will所感慨的那样:“不能因噎废食啊!”毕竟能主宰人生的,还是我们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