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一叶雨林秀 2018-05-06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人以一笔意境悠长的墨韵,描摹出了中国古典庭院古朴清旷的悠然身影。那一袭染着清月绿影的美,在凡尘俗世的浮华中,流淌着淡淡的风雅之韵,成为我们骨子里的、精神上、内心处的一种情怀归属。

中式传统庭院,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是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是空间与情景的配合呼应;是物境与心境的委婉交融;是中国人在千年文化背景沉淀下的舒然情怀。中式传统庭院的形式多样,因地而异,北方面积较大且空间丰富的住宅庭院可称为私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类似。由于南方水系河网密布、气候温润、植物种类繁多,造园置院内容形式更灵活。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以杭州郭庄为例,围绕湖泊营建宅院,由廊桥洞石、亭台楼阁划分出三个院落。正门入院后圆月景门与景粉墙黛瓦之间山石植株清新自然。转入侧廊进入中心庭院(内院),近水构筑主体建筑环绕湖面。建筑在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植物掩映下呈现一步一景之美。经由香雪分春堂穿越水上廊桥向右步入后院,卵石甬道时宽时窄,两侧花木茂盛浓密,高大乔木蔽日遮阴。乘风邀月轩静待一旁与外景大湖临界,向内可赏四季变换景色怡人,向外可观天水相接波澜壮阔;由水上廊桥向左转入花窗粉墙廊道,移步向前蜿蜒曲折,透过层层花窗粉墙如置身画境。穿过景苏阁与浣藻庭之间规整的小庭院,进入低矮山石围绕树荫环抱的卵石凉台,此处与前院有两条道路连接,一条是水上汀步,另外一条是叠石门洞,石洞上设有伫云亭。穿过叠石门洞到达前院,湖面如镜使人视野豁然开朗,心情舒畅。前院与内院由两宜轩分隔,两宜轩双面开窗,一面窗前碧波粼粼清风送爽,另一面亭台楼阁、花鸟虫鱼。围墙一侧构架水面之上的翠迷廊与迎风映月亭不仅是前院的通道,还是主要休息交流区域。另外一条连接前院门主通道的卧波桥中央方形平台四周环水近水亲水,提供水上嬉水赏水空间。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以上是现实存在的庭院场景,而虚拟庭园宅院,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看到,作者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联想想象描写,给我们呈现出超凡脱俗的蓝图美卷。例如曹雪芹《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别院――大观园。荣、宁二府宅院都是多进多跨四合院,大观园在两府之间方位偏北。大观园连属了荣国府旧园和宁国府会芳园,它引入会芳园水系堆山凿池建造大型山水游园。在大园中设置小宅院以及游玩之景,水陆交通八达。这些小宅院虽面积不大,但建筑庭院及周边布置饱含诗意文学气息,尤其植物的描写,渲染独特场景画面。例如怡红院:院外碧桃绿柳、竹篱花障,庭院布置山石芭蕉、西府海棠,后院蔷薇花障,场景色彩艳丽,朝气蓬勃。潇湘馆:院外翠竹遮映,庭院内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后院大株梨花兼有芭蕉,场景清淡素雅。蘅芜院:院外大主山分脉穿墙而过,庭院异草芬芳、薜荔藤萝,后院也是草木植物凝香高贵。稻香村:墙头稻茎掩护,桑榆槿柘、佳蔬菜花,后院几百株杏花,一派悠闲田园美景。

中式设计古典庭院的造景之美

以上从北方到南方、由现实生活到文学艺术,举例解读了中式住宅的庭院格局、庭院布置、庭院植物,勾勒出中国古代宅院基本轮廓。无论造园形式如何,其目的皆是为了享受宜居雅致的生活环境。对于今日中式宅院装修设计而言,中式设计师应因地制宜的设计庭院,灵活运用造园手法,创造出生动有趣不拘一格的中式庭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