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看到的坟墓还是鲜花

 oooppp1969 2018-05-06

1

鲁迅的作品《过客》中,过客向一老人和一小女孩问路。老人告诉他,过了前面的坟墓就到了;小女孩告诉他,过了前面开满鲜花的土丘(坟墓)就到了。

有人于是感叹起来,人啊,心态特别重要。小女孩心态好,看到的是坟墓上的鲜花;老人心态差,看到的只能是坟墓。

人应该学习小女孩的心态,整个人生就会明亮起来;千万不能学那老家伙,否则,人生一片黑暗。

这种说法乍一听动人心弦,其实是一厢情愿地扯淡。

 

2

正史记载说,孔融从小就特别聪明,十岁时和父亲去洛阳。父亲带他去拜见当时的名士兼官场大佬李膺。

去拜见李膺的人多如驴毛,很多人都失望而归。孔融的父亲也特别担心败兴而返,孔融却胸有成竹,他对李家门卫说,去告诉你家主人,我和他有亲戚关系。

李膺忙请孔融和他父亲进来,发现不认识,就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一本正经地回答:“当初我的祖宗孔子曾拜见过您的祖宗老子(老子姓李),您说咱们有没有亲戚关系?”

李膺张口结舌,认为孔融很了不起。在场众人也都称赞孔融的智慧,唯独有个叫陈韪的人,大发感慨道:“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有出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立即反唇相讥:“我想您小时一定很聪明吧(想君小时,必定了了)。”

据说,陈韪大踧踖(cù jí),意思是,恭敬而不安,手足无措。

孔融成人后时逢三国,豪杰并起,但没有一个豪杰肯真心用他。因为他嘴巴太臭,最后年纪轻轻就死在了一个军阀手里。

3

我们一定讨厌七八十岁的老婆婆涂脂抹粉,搔首弄姿,因为这不符合她的年纪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我们也一定会讨厌一个过于老成持重,比成人还要聪明到极致的小孩,同样的道理,这不符合他的年纪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有人问王阳明,童子恐怕不能致良知吧。

王阳明回答,怎么不能,洒扫应对就是他们的良知。他们只需要致此即可,至于琴棋书画,运筹帷幄,他们还不必致,因为时候未到。

 

4

其实我要说的是,那个小女孩必须要看到鲜花,而那个老人必须要看到坟墓。

小女孩还没有经历人生的艰辛和随年纪增长对死亡的恐惧,她的世界是开满鲜花的,这就是她的良知。她看到鲜花,并非是有意去看到,而是她的良知使然。

如果她看到的是坟墓,那就大有问题了。

老人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和年纪渐长后对死亡的恐惧,他的世界是现实而阴森的,这就是他的良知。他看到坟墓,并非是有意去看到,而是他的良知使然。

我们的良知是有阶梯的,或者说,我们在人生中的每一阶段都有固定的良知指引。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看到鲜花,什么时候该看到坟墓。

这和心态没有一毛钱关系!

民谚说,年轻时不愤青,是错的;一大把年纪了,还愤青,是蠢的。

 

5

所以,你看到的是鲜花还是坟墓,不是由你决定的,权力在你良知手里,遵循它的答案,无论你看到的是鲜花还是坟墓,都是在知行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