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八吴昌硕,爆料张大千,还和陆小曼做知己,他就是……

 水墨苕溪 2018-05-06


陈巨来


说起陈巨来这个名字,喜欢篆刻的朋友并不会陌生。他的印,特别是朱文印,可谓工稳整饬,一丝不苟,尤其是布局的疏朗端方,线条的挺拔流利,都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个性鲜明,非常具有辨识度。


陈巨来的老师赵叔孺赞他“篆书醇雅,刻印浑巨,元朱文为近代第一”,并不算护犊子的过誉。




俗话说,字如其人,推论应当也是印如其人。一般来讲,一个人的作品,总会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他的内心。那么,按照陈巨来的篆刻风格来推断其人,应该是个严谨端方,循规蹈矩甚至有些刻板,相貌堂堂有玉树临风之质的君子?


那真是大错特错了。从现有的照片资料上看,陈巨来是个面容清癯,身躯干瘪,面庞尖削,脸色煞白而体不胜衣,更有一对状如猿猴的大招风耳朵的小老头,可谓“骨骼清奇”一类,并且此人说话耿直恣肆,口无遮拦,更加是远近闻名。




陈巨来生于清末,长于民国,对于当时文人与名流的八卦了如指掌,并都收录于一本名为《安持人物琐忆》的书中。


“安持”是陈巨来的别号,书中所记,琐碎鲜活,庞杂无序,全是八卦,别无其他。而且这些八卦内容还不同于一般的掌故笔记,里面的猛料之多之奇堪称重量级,对那些云端上的人物也绝无粉饰,一言不合就开八各种黑历史。


迷恋民国大家的文艺青年,最好不要去看陈巨来的书,否则说不定会对偶像幻灭,崩塌碎掉一地玻璃心。因为陈巨来热衷说名人八卦,并且特别愿意从很多不太能上台面的琐事说起。



1、比如说他在书里八卦吴昌硕贪吃,半夜起床用生命偷吃麻酥糖:


“商君笙伯自绍兴写来名产麻酥糖十包赠之,其子仅予以一包,其余全藏去,不料被老人(吴昌硕)看到了。入夜又私自起床,取食二包,竟梗在胃种,遂致不起。”


2、再比如他说溥心畬画画习惯随便,有时候吃完油条不洗手就直接画画,弄得满纸油污:


“食油条后,不洗手,即画了,往往油迹满纸。余每求画求书之前,辄以洗脸盆肥皂手巾奉之,求先盥洗。”


对于好基友吴湖帆拿伪画当作泡妞神器的尴尬事,他也照八不误:


“螺川(吴湖帆的一位女朋友)以明人唐伯虎、沈石田、文征明、仇十洲四手卷拟以巨价售于上博,上累累均梅景书屋藏印也,明明白白湖帆赠予之物,但无一真者……余询之(谢)稚柳,稚柳云:全是扬州伪作,湖帆不料她会出卖也。”


前排从左至右 谢稚柳、张大千、陈巨来(摄于1948年)


当然,陈巨来自然不会放过当时最红的“巨星”张大千,并且毫不客气地爆料。说他有一次想为张大千介绍女学生,张一再婉拒,自言因为自己好色:


“大千笑云:某某,你是知道吾的,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吾的新太太即女学生也。有时女生为吾披一件衣,纽一个扣,吾常会抱住强吻之。你所介绍着,为你女同学,又是大家之妇,万一吾不检细时,使你介绍难堪也。”


结果陈巨来发挥了他的刻薄本色,毫不动容地回答说:“斯人别号‘无盐’,保证你不会涉遐想也。”最后还是让这位女学生入了大风堂门下学画。事后陈巨来还补了一刀,问张大千:“这位女门人,你要她披衣、纽扣否?”大千则笑着说,“敬谢不敢当也。”


除了自己的见闻之外,陈巨来还和陆小曼做“八卦交流”。由于和陆小曼关系好,陈巨来的书里没少爆料林徽因的黑历史。关系好成这样,他还是免不了要八她一句,曰“小曼一生男友,一一数之,可成一点将录”。这一张嘴在恣意任性上,真是比郭德纲也差不了多少了。


林徽因(左),陆小曼(右)


虽然如此,沪上有名的藏家汪统却曾说:“别人都说陈巨来脾气不太好,老是批评别人,结下了不少冤家,他也因此吃了很多苦头。其实,我与陈巨来相熟之后,觉得他还是很好相处的。”


的确,陈巨来与其说是“毒舌”,倒不如说是有点执着于“自由说话”的权力。他对别人的评价,也不是一味的刻薄,有时候刚说完一个人的毛病,扭头就为另一件事点赞。


1、比如他刚说张大千好色,接下来就说他性豪爽,幽默、心地诚厚,待家人待朋友,甚至估人、掮客都极厚道、慷慨,对任何人,从不稍示骄傲之态,从不自炫自媒,论人公正,尊重体力劳动者等等。


2、再比如他说袁世凯的公子袁克文既宅且懒,说此君“久卧懒起,遂能平卧床上,以一纸板,上放信笺尺页等,纸向下,执笔仰而书之”。但也称赞他“毫无纨绔骄人之态”,认为袁虽好色,但对友朋妻妾及亲族,却端肃有敬。即使在青楼,对妓女亦彬彬有礼,从不当众动手动脚,很有风度。




他写钱瘦铁娶了人家家里的丫鬟,被人笑“丫姑爷”,但回头又极尽笔墨,赞赏他义助郭沫若逃离日寇之手。


他的学生许培鑫回忆与自己老师的初识时,陈巨来这样对他说:“三十年代开始,印坛上三个大亨:第一就是我陈巨来;第二才是邓粪翁;第三是王福庵。我是专门为张大千、吴湖帆刻图章的。帮张大千刻了三、四百方;帮吴湖帆也刻了三、四百方……吴昌硕死后就只有赵叔孺,我老师赵叔孺死后就是我陈巨来!



说实话,解放前陈巨来的篆刻价格极高,一个字能值一两黄金


他不但刻印刻的好,并且是个“业界良心”——比如给张大千刻印时,往往刻两份:一份石章,一份象牙印。因为当时象牙印材质较贵,所以以石章打稿。刻成之后,再于牙印上下刀。




张大千的象牙印后来很多都被后人捐给台北故宫博物院,但在私人收藏中却够见到相同印面的石章,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这样的评价对于陈巨来而言,可谓不虚。然而这种自卖自夸的行为,实在有点“狂”。只能说这个家伙,确实是个有真性情,又痛快敢说的人。



可陈巨来的一生数度沉浮,也是因为他这个什么都敢说的毛病。新中国成立后,他遭遇右派之祸,因为过去得罪人太多,吃了不少苦头。


在 “改造”之余,陈巨来便将这些陈年旧事以密密麻麻的小楷,文不加点地写在旧卡纸甚至香烟壳上,并且唯恐自己来日无多,将文稿托付给一同关在牛棚中的难友,希望对方找到机缘为他出版。这篇文稿几经辗转,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陆陆续续在《万象》杂志上长期连载达7年之久,后又结集出版。


据闻陈巨来晚年篆刻,曾感慨人生犹如一梦,而用“梦叟”之款。然而他这一场大梦之间,也记下了最真实的名流人物。于后世来说,可能陈巨来这样肯说真话,又敢说真话的人,反而是最难能可贵的。



陈巨来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