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地区如何种植生姜?

 xxcc140 2018-05-06

东北地区可以种植生姜,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克山县的种植技术。

1选地选茬 种植生姜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地块。切忌在低洼易涝、土质粘重的地块种植生姜,并且地块要保水、保肥。

2整地施肥 种植生姜首先在秋季选择好地块及茬口,耕层土壤应含20%的比例沙予,含沙量不足的地块要补充沙子,然后进行翻、耙、捞精细整地,起成60cm大垄,并且结合整地施优质农家肥5000kg/亩。

3姜种准备 选种:当地生产出来的生姜一般不能做种姜,姜种应该从南方无病的产姜地区引种,要选择大姜块品种生产。最好应用脱毒种姜,脱毒姜比普通姜增产在30%以上。选择形状整齐、饱满、无病虫害的、皮色黄亮的姜块做种姜。晒种:通过晒姜提高种内温度,使养份分解,促进姜芽萌动,并杀死表面病菌,从而提高种子的生活力,使其早发芽并提高出苗整齐度。时间选择在3月10~12日,在室内近光处,每天中午翻动一次,晒种2d~3d。催芽:晒种后将种姜置火炕上催芽,火炕温度保持20℃~25℃。具体做法是在火炕上放上木板,木板上铺上草帘,在草帘上放姜种。最后盖上棉被。生姜属于阳性耐阴植物,不耐强光和高温,采用以上办法使其保温遮光,保持温度在20℃一25℃,温度最高不能超过28℃,催芽期间每5d要上下翻个,催芽时间大约需35d左右。掰芽:待芽出齐后把姜块掰成50g左右重的小块,切不可用刀切块,以防止传播病害。每块姜种只留一个壮芽,掰去多余的小芽。在掰芽的过程中剔除各种病姜,667m2用种姜约350kg。

4扣棚 生姜在整个生育期要求的有效积温为3000℃,而克山县全年有效积温在2300℃~2500℃,所以必须进行棚室生产。在栽种前30d扣完大棚,以利及早提高地温,时间约在3月15~18日,全生育期保持棚盖,扣棚前3d~5d浇一次透水。

5定植 当大棚温度稳定在25℃时开始栽种,克山县栽种姜的时间为4月15~18日,采用60cm大垄破垄栽种,在垄沟处栽姜,要求株距为20cm~25cm,姜芽朝上,于两姜之间扎眼施种肥,种肥施用量为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或含量45%的多元复合肥30kg,种肥一次施入,然后覆土。

6田间管理 查田补种:栽后20d左右,姜芽出土要及时检查田间,发现缺苗及时补种。及时浇水:生姜既怕旱又怕涝,因为棚内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苗出齐后要厦时灌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如果土壤墒情好每7d~10d左右浇一次水,如果土壤墒情差每4d-5d灌水一次。适时追肥:当苗长到16cm高时亩追尿素10kg,二铵10kg。当苗发生分枝时,要追壮苗肥,施45%的多元复合肥10kg/亩,每次追肥后要灌水一次。中耕培土:在种姜生长过程中既要及时松土,改善根系环境,又要除去苗问杂草保证没有杂草危害。同时进行培土,中耕培土不少于三次。及时放风:生姜不喜低温也不耐高温,在生长过程中,如棚温超过30℃就要及时放风,保持棚内温度23℃~26℃。遮阴处理;生姜不耐强光,因此在光照较强的伏天棚面应有覆盖物,避开强光。传统栽培方法是以插影草来进行遮阴的,但用透光率为40%的遮阳网效果更好。病虫害防治:姜腐烂病,即姜瘟病,为细茵性病害。棚内湿度大时易发生。发病初期叶片萎蔫卷缩,逐渐变黄,枯死,根部腐烂发臭。大水漫灌、农家肥未腐熟及虫害至伤口都会使该病发生。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要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栽前用75%多菌灵500~800倍液浸种30min;用草木灰拌种;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病穴厦周围用石灰消毒。虫害:主要是菜蛾,在6、7月份发生,可采用功夫、来福灵等农药,视病情防治3~5次。

7收获 生姜传统的收获时间在霜降前几天,这时,生姜生长仍很旺盛,主要是养分回流和姜块内含物的充实。克山县在生姜整个生育期都扣大拱棚,收获期视情况可延长至10月10日,即可避免突来的霜冻。又可提高产量,改善生姜品质。

引自孙开学《北方寒地生姜栽培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