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禁忌 小宝团队整理

 碧霞元君仙子 2018-05-06

2018-05-05

付鑫磊 六期

引言

针灸犯禁,轻者治疗无效,重者吉凶立判,长可导致迅速死亡,“窥门而刺之者,死于家中;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灵枢玉版第六十》)因此针灸者首先必须明白针灸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后世对于针灸内容颇为庞杂,笔者限于时间和篇幅,难以将所有针灸禁忌进行整理,在此只将针刺常见禁忌结合文献与临床,就个人知识讲述于下:

一、部位禁忌

(1)针刺神经

现代医学认为针灸疗效与刺激神经有关,然而现在一些人认为神经与穴位是分开的,觉得刺到神经没有什么大碍。这种认识是十分浅薄的。先不说神经,单是针刺到皮肉,都会有损坏,古人怎么会不注意对神经的损伤。特别是头面部位神经比较粗大密集,误刺可能会刺伤神经,导致不良后果“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还有脊柱神经中枢和后头部:“刺头中脑户,入脑即死”;“刺脊间中髓为伛”(《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针刺时应时刻注意患者神态和针下感觉,如果刺到神经应该立即取针避免对神经的进一步损伤。

(2)针刺血管周围

古代因为冶金技术制造出的针具粗大,所以必须避开血管,尤其是大血管或者是重要部位的血管。否则可能导致出血过多死亡。现在针具比较细微然而还是要慎针,列如冲阳、人迎等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针刺时一定要谨慎。

(3)脏器附近针刺

《内经》中特别强调不得刺伤体内脏腑。针刺伤及内脏将产生严重后果,在短期内导致死亡: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所以在临床上不要刻意追求针感来进行深刺,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你根本就没有找到正确的穴位。所以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把握不要做出格的事情。还有注意在针刺锁骨、前胸、肩前等部位,把握不好非常容易造成气胸,更严重可能造成脏器的损伤。膀胱、胃、大肠部位一定注意病人的大便饮食情况,不要在饱食的情况下针刺胃部穴位,针刺膀胱部位前先去排空尿液,便秘的病人注意不要在大肠部位深刺。

内经上所列禁忌部位多为重要的动静脉,神经和脏器。古代因为解剖学和冶炼技术的限制很多穴位禁止下针,现代科学的发展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在熟悉掌握解剖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发挥针刺的效果,同时避免出现医疗事故。

二、深浅禁忌

针刺的深浅必须联系病人的体质类型来决定,对于不同体型的病人,为了提高临床疗效,避免医疗事故,针刺的深度也应适当的调整,人有黑白肥瘦小大之别,体质也有强弱胖瘦,年龄也有大小不同,气血之盛衰,皮肉筋骨之坚脆各有不同。针刺深浅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胖者宜深刺,瘦者宜浅刺,阳经宜浅刺,阴经宜深刺。

在临床上多根据病的部位来调整针刺深度,《灵枢小针解第三》指出,皮、脉、肉、筋、骨各有一定的部位,辨别疾病在哪一个层次是一个重要的技能。找到病位针到那个层次,针灸才会发挥效果。如果病在浅表针刺过深,导致邪气深入反而会随之加重病情。反之如果病在深层,刺之过浅会导致邪气祛除不尽,耽误病情。

三、异常生理禁忌

实施针灸治疗之前,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生理状态,饮酒,旅途劳顿,饥饿等非病理性因素,都会导致患者“脉乱气散”针刺之前应避免这些因素对治疗的干扰,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也能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深掐,坐卧平而没晕(《标幽赋》)因为体位造成的生理异常也要尽量避免,针刺体位最好采用平躺的姿势。如果针刺时发生晕针多想想是否有上述内容没有注意到。


四、妇女儿童的针灸禁忌

孕妇三月以下者,少腹、腰骶等禁针;三月以上者,上腹、腰骶及部分针感较强的穴位禁针。《针灸大成》提及孕妇禁针穴共有2穴,三阴交合谷。

在经期的女性针刺,施术者一定注意患者的气血状况,不可用过度调用气血的针法和穴位,以免造成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场面。用针针具宜细,手法要轻,调整要灵活,注意把握好调整力度。例如:在头顶百会穴做灸法防制气血调用过度产生崩漏等。

儿童针刺应该注意刺激量应小,应用小针,因为儿童身体较为通透且为纯阳之体,经络通常较为敏感,只需要很小的刺激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所以临床多采用速刺的手法。“囟会顶前寸五深,八岁儿童不可针,囟门未合那堪灸,二者须当记在心”(《针灸大成行针总要歌》)



五、辩证辨病的针刺禁忌

(1)正确的辩证论治对于预防针灸误治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在临床中引起病情加重、身体虚弱、等针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诊断与治疗时辩证不清、针灸补泄不当,犯了虚虚实实之忌。如《标幽赋》云:“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告诫医者用针灸治疗疾病之前要明白医理,仔细诊察疾病的本质,才能保证“用针不失其所”。

(2)虚症针灸禁忌

根据外在表现和内脏的功能表现,再加上脉象特点诊断为虚症者,除去气血分布不足者。…“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和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针灸临床上遇到虚弱的患者,多用艾灸调养。且针灸思路多从培养后天之本开始。

一些损耗性的疾病如《灵枢五禁第六十一》“五夺”针刺禁忌

“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



六、时间禁忌

《标幽赋》云:“察岁时于天道”,针刺切忌“寒热风阴”,又云:“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窦汉卿强调人生于天地之间,与自然密切相关,针刺要讲究四时气候、季节、日月的变化,非时勿刺。在大寒、大热、大风、阴晦之天气及一月之晦、朔、弦、望日,不可针刺或者不可施不适宜的针刺补泻手法。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注说:“古圣有云,针刺之法大禁,一月之内晦、朔、弦、望四日,谓之四忌”。然而对于气候因素,当如《针经指南》所说:“然大寒无刺,令病人于无风暖室中,啜以粥食,饮以醪酪,令病人无畏寒气,候气血调匀,然后可刺”,知常达变,若遇到卒疾暴病,则更应当不拘时日,救急为先。

究其原因在(《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中关于月相针灸禁忌的条文,如“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洋溢,络有留血,名曰重实;月廓空而治,是谓乱经”临床上委中刺血治疗腰腿痛,最好就在月圆时放血,这时人的气血充盛,络脉中有留血,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病情可能会往坏的方向发展。

针刺治疗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医者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且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针刺的效果和安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