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先养骨,骨好身体好,教你如何养骨 ΙΦ

 雁子yxy 2018-05-06

                                               


  中医医学认为“养生先养骨”,意思是要想身体好,首先得骨质壮实。养骨从中医医学的角度可以解释为:益气、养血、强精、壮骨,改善体质从而益寿延年,因此保养骨骼是人体保健的关键点之一。

  膏药章膏药铺提醒大家,大多数疾病都与骨骼有关,骨骼的好坏强弱是因,疾病是果。我们可以通过骨骼状态来观察人体的变化。骨骼健康了。运动起来更有活力,从而有效控制了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病,而且与此相关的一些症状,比如失眠、疲劳和周身不适等亚健康状态也会随之消失。

  那么骨该如何去养才是养在了根本、养到了实处?

  中医养骨讲究:顺应天时,养生必须遵从自然定律,养骨也不例外。地心引力是对骨骼影响最大的自然力量,如何顺应地心引力,维持骨骼平衡也就成为养骨的首要任务。“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从物理力学上来讲是最能抵抗地心引力,最能维护骨骼健康的。

  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站立时,身体应自然、平稳、端正,两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倾斜,两下肢均匀受力。这样可使骨骼肌产生短促迅速的缩张运动,能激发躯体内的新陈代谢,相应地疏通经络,达到养骨的目的。要戒久站,久站不动,躯体重量全由下肢承担,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液上行回流不畅,不仅使脚软、足麻、足背踝部浮肿,且易引起小腿静脉曲张、腰腿部关节炎等病。

  补肾中医讲“肝主筋,肾主骨”,因此从另一方面讲,养骨要养肾。那么养肾有什么好方法呢?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如南方人爱喝的骨头汤,就是补肾、壮骨的好食物。如生熟地煲龙骨,生熟地是补肾的,又是和骨头用小火慢煲,能让更多的钙质溶出。




养骨从年轻人做起

  另外养骨也有最佳时间,不要等到已经骨质疏松了再来养骨。养骨要及早,积累很重要,从年轻时候就要开始积累,年轻的时候经常进行锻炼,身体比较好,骨密度比较高,到了中老年的时候,特别是更年期时,骨头由于储备充足,骨头的变化就不大,因此养骨要从年轻时做起。

中医手法可养骨

  人体就像一部机器,那些负重的、用得比较多的零部件,就很容易出现问题,需要时不时地保养一下。从中医外科讲,一些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的手法对骨、筋和经络都有好处。

  如掌推腰眼。腰眼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为肾脏所在部位。肾脏喜温恶寒,因此常按摩腰眼处,能温肾阳、固精益肾、畅通气血。还可按揉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常按揉可以补益肾气、培元固本。

运动疗法:适当运动润滑骨骼但须注意量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骨骼健康来说,是一剂良药。对于一些骨骼疾病,运动起着很好的防治效果。如散步、登山、步行、游泳都是很好的运动,只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锻炼效果是很好的。

  很多骨科疾病患者都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观点或是印象,认为他们不能运动而需静养。其实适当运动对骨科疾病有不错的疗效。运动可使肌肉韧带的弹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还可减轻骨骼僵硬、酸痛等不适。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关节的保养,完全不动的静养,并不是骨骼保养的积极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参加如慢跑、骑车、跳绳、登高、俯卧撑、举杠铃、网球、太极拳、太极操等运动,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准)。在运动的同时,晒晒太阳,对骨骼也都是有帮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