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寻找好赛道?

 K舞飞扬 2018-05-06

1

今天刊登一篇聚义厅友人的报告。

就是在《势能命运》那篇文章里,给我普及延迟满足概念的帆爷。


帆爷,浪迹京城的私募基金经理一枚。


北大计算机+牛津应用统计+芝加哥商学院,完美的理工商复合跨学科背景,使得他的学习半径非常恐怖。

从创新药估值,到日本神待の少女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我甚至很难找到一个他没有涉猎过的细分行业。


重义、认真、靠谱,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勤奋。

这样的朋友,谁不想多来几个。


《股票分级体系:三类问题和七种武器》这篇文章里,我们粗略阐述了一下股票分级体系,大致就是分为3大类和7小类,用于处理投研中常见的三类问题。本来根据进度,在新的这一季中,我们将对这个体系进行展开,其中各种类别股票的打法都拆开来探讨一下。


但是帆爷看了这篇文章后迅速受到启发。就在大家还在深思“咦好像有点道理”的时候,高效率的他已经搞了一版他的S/A/B体系出来。并且第一时间把报告发给我,强烈要求在聚义厅给他发出来。


为了感谢帆爷授权给我们的首发,也为了体现我们“聚义”的特色,本季就由帆爷的报告来作为开篇。


2

从这几年开始,二级圈受到VC圈的影响,开始越来越喜欢用“赛道”来替代多年来原本用“行业”的语境。


这个VC圈的常用词语,在描述新兴行业的时候,确实比行业这个词多了点指代性。但在二级圈出现的时候,往往不知不觉容易被套路。


因为你天天在红杉软银IDG的嘴巴里听到这个词,所以它会让人联想到VC,进而联想到新兴、成长、爆发、独角兽、高估值。于是在卖给你股票和观点的时候,用上这个词,就能产生很好的暗示心理。


一个50倍市盈率100亿市值的概念股,你说“行业成长空间较大”,是没有人会睬你的,大拇指直接往上一拉就翻过去了。


但是你说“千亿级赛道”的时候,一种高估值溢价感立刻油然而生,似乎50倍的估值瞬间就合理了许多,报告也不由得要多看两眼,搞不好还要点个红心收藏起来回头细看。



帆爷的这篇报告讲的就是“怎样选一个好赛道”,他的SAB分类跟我们的分类有点不同,但还是给了我蛮多启发的。我把重点节选出来,大家仔细读完,收获一定会很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