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祛风除湿是治疗荨麻疹等皮肤病的关键点
2018-05-06 | 阅:  转:  |  分享 
  
祛风除湿是治疗荨麻疹等皮肤病的关键点医生作者:17611159011关于皮肤病,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即有“疥”、“疤”的记载。祛风除
湿法不但常用于治疗风湿痹证这些顽疾,而且在中医外科尤其是皮肤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赵炳南赵老对皮肤病的认识是这样的,从气血津液的辨证
体系分为三方面来看:一、气的异常,流动的气是“风邪”。二、津液的异常,津液的异常凝聚是“湿邪”。三、血的异常,其中血的不通是血瘀,
血的不足是虚。皮肤病虽然皮损症状表现于外,但其邪气及病理却复杂多变,往往是内在的原因。以最早的中医病因学专著《诸病源候论》为例,
该书认为皮肤病的病因以外在因素为主,但同时也存在着脏腑等内在问题,而且一直影响着气血津液。蜀国诸葛亮除了妙用行军散抗热防暑外,又
以祛风除湿为根本,将中草药做酒治愈了马超的荨麻疹。唐朝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其中茵芋酒,祛风除湿、温经通络,适应症:皮肤中
淫淫如虫啄,皮疹瘙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记载蜜酒:祛风邪,治风疹、风癣。清代叶天士、李时珍对复合邪气提出“孤湿”之论,将
“湿邪”与其他邪气单独分隔开来。“因诸邪凝聚为结,虽有湿邪,亦难以利之;风湿热结,郁而久之,外闭而内奎,其势难消。”所以,对以“湿
邪”为主处于凝聚状态的复合邪气性质的皮肤病,祛风除湿应当先,后分隔诸邪,然后逐一驱逐之。清代周岩著《本草思辨录》,祛风除湿的方法,
是外科最主要的方法,是中医外科的支柱。“必以清透或清透与通利之间,用以气轻而善行的孤湿散结之品。”湿居于表,如《医宗金鉴》以四物消
风饮治隐疹(荨麻疹)。皮肤病多为风、湿等诸邪相合为患。风邪为首,善行于皮肤、膜理、脉络、骨肉、脏腑之间。急性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
、过敏性皮炎、部分药疹等。刚开始发病的早起邪气是以风湿为主的,邪气多居于表,虽然病理和脏腑会有一些关联,但邪气还处于比较弥散的状态
,很容易的就能透解,如果用“苦寒”来治疗,反而会使邪气凝聚不解,所以祛风除湿应该运用轻清宣散的方法从表而解。如清代外科名医高秉钧之
牛芬解肌汤,通透之中,皆见清散之品,实为妙手之作。如果治疗有些延误,荨麻疹等这些病理多将从化兼有热毒,邪气将处于弥散与凝聚之间的状
态了,所以祛风除湿应该在轻清宣散的同时佐以清泻,以期从表里上下分消而解。玫瑰糠疹、泛发性药疹病发于始,邪气虽处于弥散状态,但传变
快,兼居于肌肤与脉络之中,风热人血分,血气不宁,于轻清宣散之中兼施凉血解毒之品,方选牛芬解肌汤合赵炳南的凉血五花汤加减,临证多有良
效。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小儿慢性湿疹多为中焦脾胃不足,湿邪内生,复感风热或饮食辛热叠加,风湿热为患,邪气多有凝聚于内,关联脏腑气
血津液,缠绵难愈。对小儿皮肤病,自古名家治验多从调理脾胃人手,轻清宣散之品与健脾淡渗之品相伍,共奏祛风除湿之效,临证可选消风散加护
脾消食之启脾丸以缓调之。成人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邪气虽在表,但以风湿热与痰抓伤络败血凝聚为结,虽有风湿,直接宣透清下不得解,当
以活血通络散结为先,临证可重用鸡血藤、刺瑛黎、白芷等活血通透之品。脂溢性皮炎、痤疮多为中焦肠胃素有积热,每因风热辛辣燥湿诱发,熏
蒸于上,皮肤疏泄不通,湿热凝聚为患。祛风除湿当以清泻与透解并举,大黄、木香、槟榔为古方常用荡涤中焦湿热之药,现代名医赵炳南、马绍尧
等以透骨草、侧柏叶、生山植、皂刺等为伍,治疗脂溢性疾病多有良效。皮肤疹痒、肤燥不可单一养血祛风润燥,当详辨其因而分治之。老年人全
身肤燥而痒.为血虚不得濡养,治以养血祛风润燥,方如地黄饮子;青年人局部肤燥,或发枯疏脱,多为风湿热或气滞血痕痰凝阻塞脉络,局部燥而
全身血未竭,治疗当以祛风除湿、活血散结通络为主,可在上述治疗脂溢性皮炎、痤疮之法加当归、川芍、鸡血藤等。进行期银屑病、重症药疹为
风毒人血,血热不宁,未速清透,伤及中焦脾胃,痰湿内生,斑疹泛发,并身热而痒,此时风湿热虽并见于肌肤、脉络、骨肉、脏腑,但处于弥散状
态,祛风除湿虽分层面,仍以清透分消为主。故赵炳南凉血五花汤、凉血五根汤之设,多为轻清透解之品,清泻透解之中兼施化湿生津之品,治之有
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发病虽与热毒炽盛、风毒人血相关,但中医药治疗着眼点应在于应用激素治疗后的疾病衍变规律方面。
此类疾病在应用激素后病机有明显的变化,就其体质而言为察性不耐,就其邪气而言为热毒炽盛,就其脏腑而言初用激素后为胃强,渐次脾弱、肝肾
不足、脾肾阳虚、水湿犯肺冲心等。因此,在协同激素治疗中,以健脾和胃、调补肝肾之品为主,虽有风湿热毒,但祛风除湿、苦寒清泻透解之品不
可重之。黄揭斑及面部皮炎后色素沉着虽多与内因气血失和相关,但邪居于面部肌肤,痰湿与癖血凝聚不散为主要病理,非芳香祛秽之法不得透解
化斑,故孙思邀《千金翼方·妇人面药篇》多用天然香料植物药,如丁香、沉香、檀香、零陵香、蕾香、苏合香、肉豆范、木香、白豆落、察香、樟
脑、桂心等治疗。组方结构当以此类药物与清热祛湿、活血散结药物为伍,以达芳香化浊、活血化斑、透邪于外之作用,但临证中妇人病理特性尚需顾及,调经与补肾之品二仙汤配之得当,可获事半功倍之效。
献花(0)
+1
(本文系荨麻疹科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