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孩子的界限感的一些的浅层思考

 开心华之里 2018-05-06

  【 一、来由——一次偶然聊天】

    周一的时候心理周老师入驻校区一天,在和她聊了几个孩子个案——孩子上课纪律差,随意走动,随意插嘴,随意站立(身体方面没有问题);孩子经常在上课打断别人说话;孩子在说话的时候随心所欲,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心理老师果然是专业的,我们在讨论解决办法的时候,她提出了一个“界限感”这个词语,还有一系列专业的术语,我听了虽然没有完全明白,但是还是有点启发的。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这里分享些不成熟的感受!

      所有这一切,都是孩子缺乏“界限感”的表现!容易侵犯别人的生活空间,侵犯公共的规则界限,所以没有界限感!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词典中,所以我想去了解一下!

【二、什么是界限感】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对父母不尊重,乱发脾气,不体谅人……但探究根本,都是孩子界限不清的表现,来源于父母的养育风格。

      简短的聊天, 心理周老师说孩子小时候的成长细节很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缺乏“界限感”,比如孩子专注玩玩具的时候父母打断他、孩子在吃饭的时候父母也是唠叨不停;孩子去触摸一些不该触摸的物品;或者随手摘花等行为的时候;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的时候父母没有及时制止给予教育;孩子哭闹一下,想要买的玩具马上到手,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没有界限,没有规则的,可以随便越界,随便打断别人,不知道界限在哪,所以小时候一旦形成的坏习惯,便积重难返。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不知道课堂随意打断别人是没有界限感的表现,他不知道课堂到处奔跑的表现是没有界限感的表现,他不知道和长辈顶嘴是没有界限感的表现……

        或许,你会问,界限这个词很生硬!  “界限”——你会想到什么?“划清界限”——听到这个你的第一感觉怎么样?感觉不舒服?感觉奇怪?感觉分离?

      从日常生活中看,很多地方都有界限:比如小区外墙, 比如楼顶的护栏,还有马路上车道的区分,建筑工地等。有了这个界限,人们才会感到安全,也是一个界限, 它告诉你有些地方是不可以去的。

      孩子有界限感,才会懂得要遵守纪律,遵守规矩,才能更适应团体生活。

      孩子有界限感,才会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事情,才不会无理取闹。

      孩子有界限感,才会更有教养,做事情的时候懂得对于别人帮忙需要感恩。

    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知道自己与其他人或物都是互相独立存在的不同个体,更清楚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一个人有了清晰而明确的精神边界,才会在尊重自己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别人,有同理心,有肯定自己的能力和自由,能够客观地对待来自外界的评价,不会被一些扭曲的评价困扰,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做选择,他在相信自己的同时,对外界也容易建立信任。

    你会发现,班级里缺乏界限感的孩子,易怒,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影响课堂却浑然不觉,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会公然和老师作对。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律意识,没有“边界感”这些孩子自然也受不到身边孩子的欢迎。

      孩子一旦失去精神边界,就会像滴进一池清水中的几滴墨水一样,很容易就淹没在众人的定义和评价当中,孩子陷入了混乱之中,迷失了自我,形成恶性循环。

      既然界限感如此重要,我们该怎样在小孩子小的时候和他一起建立界限感呢?

    【三、如何建立界限感】

    心理学书本上是这样建议的:

      4岁的孩子必须要自己收拾玩具,否则一周内无法再玩玩具;

    7岁的孩子需要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自己收拾书包,忘记东西自己承担责任;

      12岁孩子自己管理零花钱,如果用完,即使正好遇到商店打折有自己特喜欢的东西,父母也不会为之买单……

      还要遵循以下几个选择:

    1. 循序渐进

    刚开始为孩子立界限,需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今年对孩子有什么期望,希望在哪些方面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然后分解到这个学期要帮助培养孩子哪几个习惯?最后具体到这个月要帮助孩子养成哪一个习惯?比如,可以每月集中就训练一个新习惯,训练成功,再继续下一个。坏习惯形成很简单,但是一个好习惯的初步形成需要21天,所以我们要有耐心等待,和孩子一起养成一个好习惯。

    2 持之以恒

      孩子非常聪明,他们会一次又一次地试探父母立界限是否动真格。九点真的必须上床睡觉吗?不上床睡觉真的会剥夺看电视时间吗?这需要父母坚持所定的界限,不是因为父母今天心情好,或者孩子今天表现乖,这个规定就不用遵守。

    3 意见一致

  父母或者家里长辈意见统一非常重要。很多时候界限不成其为界限,就在于家里长辈没有形成共识。晚餐后孩子负责洗碗,可孩子到奶奶那里一说,奶奶就帮着洗了。家里长辈意见不统一,很容易训练孩子成为“两面派”,见机行事,不利于孩子成长。

    现实中,妈妈和爸爸是比较多,爸爸唱白脸,妈妈唱红脸的角色,爸爸一顿打,妈妈一颗糖。其实这样会让孩子有钻空子的可能,让孩子形成两面派的角色,所以父母的统一战线很重要!

    界限感的完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持之以恒和智慧!

                                            2018.4.25

                                            内容观点有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