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运河畔王家祠堂

 网罗天津卫 2018-05-06

南运河畔王家祠堂

2009-09-06 14:35 阅读(26)评论(0)

 2008年3月8日,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在铃铛阁地区进行文化遗产调查时,发现了一处重要的建筑遗迹——王家祠堂。此后,笔者等又多次来这里考察采访,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燕王赐地建王家大院

  第一次考察铃铛阁那日,志愿者们顺着古巷,仔细地搜寻着历史的信息。二盛号胡同的一个古朴院落引起了志愿者们的注意。大家拍照后,走出院落继续后面的考察,行走记录之间,志愿者们仍对刚才发现的院落议论纷纷,就在这个当口,我们遇到了一位“重要”居民——王昌煊,他逐渐为我们揭开了铃铛阁地区一个家族不同寻常的历史和一处鲜为人知的历史遗迹。据王昌煊介绍,二盛号胡同的那个院落,是王家大院的一部分。王家祖籍浙江余姚,远祖为晋代的王羲之。明初燕王扫北时,余姚的王家先祖随军有功,燕王在天津赐地50亩建宅落户,地点就在今日之铃铛阁地区。最早王家赐地范围可到今西关街一带,到王昌煊这一代可以辨明的王家老宅范围东至铃铛阁中学西墙,南至海会寺西街,西至铃铛阁大街7号、9号、11号院,北至芥园道。王家众多子孙,长期就居住在这一大片王家老宅中。旧日王家老宅的中央就是王家祠堂,体现了中国古代先祖祠堂居中,子孙围而居之的祖制。

  王昌煊找出一份手绘的王家祠堂平面图,实地向我们介绍王家祠堂的正式名称是福箴堂,有七进大院,共计99个房间,其四至分别是魏家胡同、二盛号胡同、丁家胡同、芥园道。王家祠堂的外围,便是由众多四合套院组合而成的王家大院。当年祠堂后殿东西走廊墙中,曾镶嵌着王家先人供奉的众多石碑,王昌煊亲眼看到过一通石碑上有“燕王赐地五十亩”的石刻文字。1976年地震后修房时,石碑多埋于各处老宅的地下,如果有朝一日能够出土,将组合成一部完整的明清时期地方家族的发迹发展史。

  发现王家祠堂石碑

  据王昌煊介绍,王家祠堂南端原来有个制作花炮的二盛号,自明代已经创办,是王家一支的产业,二盛号胡同即由此而来。据说当时铃铛阁一带,好多老户人家都在二盛号打过工。清代二盛号改官办,产品由花炮变为军火炮药,后来工场迁至今硝坊胡同,其胡同得名也与火药有关。铃铛阁大街7号、9号、11号院,是王家另一支的产业,这支后代也制作花炮,场名德盛号。王昌煊这一支的上辈是搞漕运的,其事业自明代已开始,从南边向北方通过运河运送大米、木材等货物,规模很大,因此王氏子孙中,以他们这一支最为兴盛,称为信义号,其堂址不在王家大院这里,而是开在了西南角。

  说来也巧,正在王先生带我们考察王家大院遗迹时,有居民提供了一条令人振奋的线索,王家祠堂的一住户装修,工人当天从墙上起出一块石碑。我们急急赶到现场,经王昌煊指认,这通碑是福箴堂原物无疑。我们用水将石碑洗净,泥土沉积太深的地方,团队负责文史考证的王振良,就用手一点点将泥抹开,于是一行行清晰的字体显露出来。这通石碑名为《旌表节孝外祖母王母焦太安人碑记》,碑的末款署“大清道光癸卯年五月,福箴堂王文通、希舜、文运、文达立”。大家都异常兴奋,这一通石碑解开了心中的几点悬疑:一是此碑可证实王家祠堂正式名称确为福箴堂;二是福箴堂的建造年代,依照石碑记述起码可推到清代道光年间(1843年前);三是该碑与《吕祖堂重修碑记》末款所署四人完全相同,只是吕祖堂碑略早,立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可证道光时王氏家族在当地之声望是相当高的。

  王家祠堂已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在王昌煊简朴的居室中,我们看到了王家先人在福箴堂拍摄的旧照。照片上的祠堂建筑,豪华又沉实。照片上显示的建筑属于祠堂主体,现在还完好保存着。站在王家祠堂后身,面对着现代宽阔的街道的喧嚣,王先生还告诉我们:王家祠堂正门开在南端,后部建筑面朝南运河,开门有长长石阶直通南运河(裁弯取直前),可直接停泊舟船;可惜的是,祠堂的后部建筑,前些年芥园道拓宽时被拆除。

  随着王先生的描述,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个消失久远的画面:烟波浩渺的南运河,汩汩地流过王家祠堂,流过与王家祠堂仅一巷之隔的闻名于世的铃铛阁,河风吹拂着阁上48只铃铛,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声……让人略感欣慰的是,虽然运河两岸的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但孕育过铃铛阁文化的铃铛阁大街地片还在,铃铛阁相邻的王家祠堂还在。

  尽管因年代久远,王家祠堂长期失修破损严重,但其建筑主体仍旧基本完好,其整体格局也大体尚存旧貌。我们随意询问周围的邻居王家祠堂建于何时?邻居的回答异口同声:听老辈人说大明初年就有了。不光如此,我们与当地居民聊天,许多居民对于自己祖辈的来历,都回答说前辈是随着燕王扫北时来到这里的。无论史籍记述还是居民口碑,都在证实着铃铛阁这一地区的悠久历史,证实着王家祠堂的悠久历史,这样一处古代祠堂建筑,对于天津地方文化来说,实是弥足珍贵。王昌煊及其胞姐王昌申,为了保护这处珍贵的建筑遗产,多年来一直努力奔走。让人欣慰的是,王家祠堂已经引起天津市和红桥区文物部门的关注,并到现场进行了考察。我们衷心期盼着,这处有价值的历史建筑群,能够得到保存和整修。

  最后修改于 2010-01-12 15:27    阅读(26)评论(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