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原特色农业助推玉溪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杯红酒 2018-05-06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玉溪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多功能不断拓展,农村新业态不断涌现,呈现出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以蔬菜、花卉、经果、养殖等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不仅强势拉动农业的快速增长。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农业增速排名全省第一,远远高于全国增速,而且有力推动了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201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233.6亿元,可比增速为6.1%。增加值完成136.7亿元,可比增速达6.2%,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占全市完成现价生产总值1311.9亿元的10.29%。今年一季度农业总产值完成36.1亿元,可比增速为4.5%。增加值完成16.9亿元,可比增速4.6%,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全省增速4.3%),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一产增速4.6%,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全国增速3.0%)。

一、一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多年来,玉溪市充分发挥资源、技术、资金等优势,依托龙头企业或产业链核心企业,促进涉农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做强农业、做大加工业、做活农村服务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出融合生产加工、科技研发、物流储藏、商务会展、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生态旅游、养生休闲等于一体化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截止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和专业合作社4254户,其中专业合作社692户,农林牧渔服务业单位167户,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261户,农林牧产品批发业企业124户,肉、禽、蛋、奶及水产品批发企业49户,肉、禽、蛋、奶及水产品零售企业34户,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单位21户。

(二)农产品加工成为玉溪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依托涉农企业,以生产、加工或营销为关键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5户中涉农企业96户,产值上亿的企业有30户,占涉农企业的31.2%,其中:69户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占规上工业的16.6%,实现产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40.5%;15户食品制造业企业,占规上工业的3.6%,实现产值23.6亿元,同比增长11.2%;12户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企业,占规上工业的2.9%,实现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161.5%。

(三)农业休闲、文化旅游新业态为三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依托本地绿色生态资源,强化农业与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培育新型业态,包括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创意农业等,提升农业价值,拓展增效增收空间。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培育休闲农业文化品牌,带动休闲农业文化旅游消费。如元江的芒果节、华宁的柑桔节、易门的菌子节、江川的开渔节、红塔的米线节、通海的花街节等。

做活农村服务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出一体化的复合型农业综合体。如新平的褚橙庄园、桔荔庄园、猫哆哩庄园,澄江的玉溪庄园、木森庄园,峨山的高香茶庄,易门的喜祥庄园,元江的万象庄园等。

(四)农产品销售为三产业发展增添新模式。农产品从传统的销售模式向“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转变。2016年,全市共有农产品批发贸易规模以上企业15户,实现销售额43.3亿元,同比增长720.1%,其中进行互联网电子商务销售的有10户左右。农产品对外出口已成为玉溪市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2016年全市农产品出口17.7亿美元,增长8.3%,其中新鲜蔬菜出口1.6亿美元,增长15.6%,水果出口14.9亿美元,增长7.6%,干果出口0.4亿美元,增长2.8%。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当前玉溪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产业之间融合度不高、融合水平低。一是产业融合链条短,产品深加工不够,附加值偏低。二是利益联结松散,合作方式单一,存在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企业分散等。三是农业多功能挖掘不够,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以观光为主,高品位、多样性、特色化不足。

(二)三次产业融合存在发展瓶颈约束。制约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导致许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难以正常实施,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和贷款抵押方式相对较少,租用土地及大量农业设施又不能抵押,能够得到银行贷款的规模十分有限,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多数县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

(三)三次产业融合主体带动能力较弱。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的现象,一是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少,部分合作社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二是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经营能力不强,大多数合作社“有名无实”,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规模小,参与融合能力差。三是部分经营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四是行业协会服务能力不强。有些行业协会“只开会、不服务”,甚至仅仅是为了套用国家扶持资金,成立空壳协会和公司,在推进区域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方面服务不足。

三、建议

(一) 健全加强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拓宽农业投入资金来源渠道。二是改善投资环境,争取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玉溪投资、生产。遵循在地原则,即在玉溪各县区成立独立法人企业。三是健全农业补贴体系,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四是建立奖励制度,对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较好的企业和单位,特别是达到纳规纳限的企业要给予重奖。五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引导农业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治理规划,发展庄园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二) 大力改造传统农业,为延伸产业链创造条件。一是加强玉溪高原特色农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加强农产品产业体系建设,走差异化、特色化路子。三是探索玉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围绕淡水渔业、山地牧业、林下经济开发、生物资源产业及蔬菜、水果、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体系建设。 四是推进“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渗透,促进农产品加工、超市连锁经营、网络农业、休闲养生、农业旅游等多种形式,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

(三) 加大农业与二三产业整合提升力度。 一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与引导,按照农牧结合及种、养、加、销、旅等深度融合的思路,健全土地制度,推进土地流转依法有序进行。二是要大力培育流通企业、产业协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三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区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鲜活特色农产品流通管理。四是加强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附加值。五是发展外向型农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利用玉溪资金、技术、人才、营销优势,主攻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集中、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加工、出口农产品生产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带动优势产业效益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