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唐代很多诗人都是当官的?

 昵称32901809 2018-05-06

写诗不是职业,而是爱好。当官才是诗人们安身立命的职业。

只不过他们当官的成就比不上他们写诗的成就,政治方面的才华容易被忽视。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产生写诗才是他们的正职,而当官才是副业的错觉。

古代没有职业的作家,文人们靠什么生活呢?

门路无非是四个:一是入朝为官;如王维,官至唐朝右丞相;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投奔唐肃宗,得到左拾遗;岑参,做过刺史;就连“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也在翰林院供职过;白居易、苏轼等人就更不用说了,去杭州西湖走一走,白堤、苏堤就是嘉扬他们为官时功绩。

二是投奔权贵,成为幕僚。如杜牧,就曾在牛僧孺府中当过幕僚。

三是隐居。像陶渊明这样自力更生,“带月荷锄归”,自己种地。或像孟浩然这样,成为地方的乡绅。

四是成为私塾教师。如蒲松龄就以私塾教师为业。

古代阶层明显,社会地位上是“士农工商”。在普遍是文盲的古代社会里,读书人真的是社会精英。那些能以作诗写文名留青史的文人,真是万里无一的精英中的精英。这些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诗作文,而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宏大的理想,只能进入官场才能实现。所以,很多诗人写诗,都是为了抒发自己抑郁不得志、怀才不遇的窘境,就是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巨大的裂缝。

而一旦进入官场、进入文人圈,写诗作文亦是一种应酬。如王勃著名的《滕王阁序》,最直接的写作原因,是“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是对一次大聚会。王勃不过是把自己李广难封的困境给写出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人各自有应酬诗歌。白居易与元稹常常以诗代书。由此可见,诗也是文人们沟通情感的重要体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