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躬耕田园】立夏农事与文化传承

 昵称37581541 2018-05-06





“立夏”看夏!

今年5月5日立夏(常年为5~7日),是指太阳到达黄经45°时,告别春天将入夏日,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生长旺季。气候学要求日均温22℃以上为夏季开始,北方仍处春季。


【节气农事歌】

1、“立夏蝈鸣蚯蚓出,麦子生芒灌浆忙,防病治虫培肥床,果甜菜香粮満仓。”(适用于江淮地区)

2、“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适用于江南华南地区)

一、【农时动态】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小麦等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收成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立夏前后,处于淮北小麦齐穗扬花期、淮南小麦籽粒形成期,大麦籽粒灌浆期,油菜结角期,蚕豆、豌豆鼓粒期,春播玉米、花生及棉花等作物的壮苗期,春甘薯栽插期。南方早稻开始栽插,一季稻也开始播种。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


江淮地区


【江南华南地区

【黄淮海地区】


【东北地区】

二、【农事提醒】


【江淮地区】

◎小麦:淮北小麦抽穗扬花初期主动防治赤霉病,淮南小麦赤霉病二次防治,兼治白粉病、锈病、蚜虫、黏虫、吸浆虫等,搞好药肥混喷防早衰。


◎大麦、油菜: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或生化制剂等防早衰、防干热风、防高温逼熟。


◎蚕豌豆:鲜食蚕豌豆适时收获,当青豆荚鼓粒饱满,青豆籽粒种脐颜色由黄显黑时即可采摘上市出售,速冻加工用青蚕豆以种脐颜色明显呈黑色时采收为宜。


◎大蒜(洋葱):①采收前7~10天不浇水;②适期收获蒜头、洋葱头等;③注意晒秧不晒头,防蒜(葱)头外皮破裂而影响商品品质。控制温度和湿度,注意保持干燥并通风贮藏。


◎春玉米:3叶前早施苗肥,亩施碳铵10公斤或尿素4公斤;4叶期定苗,每穴1~2株;松土除草、疏通沟系。


◎春花生:继续适期播种;早播花生播后10~25天顶土出苗,地膜花生及时撤去覆土,不能自动破膜出土的田块人工开孔放苗并盖5厘米厚的土堆以避光引苗出土,2~3叶时清棵蹲苗、查苗补苗。


◎甘薯:夏甘薯育苗,春甘薯继续栽插;已栽田块中耕除草、排涝降渍。


◎春芝麻:整地施肥,每亩施45%复合肥30~50公斤,药剂拌种,开沟条播或点播,播深3~5厘米,行距40厘米,每亩1.0万~1.5万株,套种每亩0.2万~0.3万株。


◎棉花:①直播棉齐苗后间苗,2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常规棉每亩2500~3000株、杂交棉每亩2000~2500株,防治炭疽病、立枯病等;②套栽棉在3~4片真叶时打洞移栽,移栽前后扶理前茬;施足基肥(蒜葱套棉不施),亩施45%复合肥25~35公斤、氯化钾5~8公斤、硼肥和锌肥各1公斤;合理密植,杂交抗虫棉每亩1800~2200株、常规棉每亩2500~3000株;喷除草剂;栽后浇水;③夏棉播种育苗,搞好苗床管理。


◎水稻:粳稻快速培肥水稻秧床,预做秧板,提倡专业化集中育供秧;籼稻开始落谷,可采用旱育保姆、育苗伴侣等培育壮苗。粳稻抛栽或钵育秧(中大龄秧苗)于5月中旬落谷育秧:①精做秧板→ ②平贴秧盘→ ③药剂浸种、催芽(露白待播)→④洇足底水、精细播种(抛盘播芽谷40~50克,每穴2~4苗;钵盘播芽谷约60克,每穴4~5苗)→ ⑤覆土盖籽、封膜盖草→ ⑥播后5~7天揭膜,喷透水,1叶1心期喷施断奶肥及多效唑化控,培育壮秧(秧龄30~35天)。


◎加强果树、蔬菜病虫害防治,包括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褐纹病、绵疫病、锈病、根腐病等,小地老虎、蚜虫、菜青虫、跳甲、潜叶蝇等,果树及时疏果。


◎早春大棚西瓜头茬瓜全面采摘上市。


◎积极做好散养鸡的法氏囊病防治。


【江南华南地区】


【黄淮海地区】


【东北地区】


三、【农谚解读


1、【立夏三天(朝)遍地锄】


【拼音】lì xià sān tiān (zhāo) biàn dì chú


【英译】Farmers are busyhoeing in fields in Summer Beginning season.


【注解】立夏时节,气温显著增高,水分蒸发加快,如果降雨不多,天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常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此时进行中耕,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的分解,对在田作物的健壮生长十分有利。


中耕除草


立夏牛耕


2、【小麦青青大麦黄,家家户户养蚕忙】


拼音】xiǎo mài qīng qīng dà mài huáng, jiā jiā hù hù yǎng cán máng


【英译】Every family is busy in feeding silkworms in SummerBeginning season when wheat leaves are green and barley leaves are yellow.


【注解】长江中下游地区到了立夏时节,小麦还是青绿色的,大麦已经发黄进入灌浆后期、即将收割,此时春蚕饲养一般也到了第三、四次休眠的时候,很快就要上簇吐丝了。




大麦灌浆后期金黄色长势


小麦齐穗期长势青绿


3、【立夏浸种,芒种栽秧】


【拼音】lì xià jìn zhǒng, máng zhòng zāi yāng


【英译】Spread rice seeds in Summer Beginning season andTransplant rice seedlings in Grain in Ear season.


【注解】江淮及江南等地的水稻采用水育秧方式,一般在立夏前后浸种落谷,到芒种前后栽秧,秧龄约一个月。随着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适宜秧龄已经缩短至15~20天,因此浸种催芽落谷的时间也推迟到小满前后。有的农户为图省事,甚至不育秧而采用直播方式,比较粗放,生产上一般不提倡。 



浸种与落谷


4、【立夏小满正插秧】


【拼音】lì xià xiǎo mǎn zhèng chā yāng


【英译】Rice seedlings are transplanted from SummerBeginning Day to Lesser Fullness Day.


【注解】多适用于长江上游地区,到了立夏时节,前茬作物即将收获,中稻进入插秧适期。我国幅度辽阔,各地气候热量条件不同,插秧适期也有所不同。


人工手栽秧


机插秧


5、【立夏麦秀齐,芒种割新麦】


【拼音】lì xià mài xiù qí, máng zhòng gē xīn mài


【英译】Wheat plants are at full heading in Summer Beginningseason and are ready for harvest in Grain in Ear season.


【注解】适用于江淮麦区及黄淮南部麦区。指立夏时节小麦已经齐穗,芒种时节就可以收割小麦了。类似农谚有“立夏见麦芒,芒种见麦茬”“立夏麦穗齐,小满硬了仁”等。


小麦齐穗


小麦机收割


6、【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耧芝麻】


【拼音】qīng míng shú shú gǔ yǔ huǎ, lì xià qián hòu lóu zhī ma


【英译】Plant sorghum in Pure Brightness season, cottonin Grain Rain season and sesame in Summer Beginning season.


【注解】秫即高粱。黄淮地区清明时播种高粱,谷雨时播种棉花,立夏前后适合种春芝麻。 


棉花


高粱


芝麻


7、【立夏三朝开蚕党(挡)】


【拼音】lì xià sān zhāo kāi cán dǎng (dǎng)


【英译】Peasants begin to collect silkworm cocoons in SummerBeginning season.


【注解】蚕党(挡)指养蚕的农民或事务,起源于江浙一带。立夏以后,随着气温升高,春蚕多已上簇吐丝成茧,此时往往有走村串巷、往来于乡村间收购蚕茧的农人。 


收蚕茧


蚕娘


8、【立夏以前栽地瓜,谷子下种不过夏】


【拼音】lì xià yǐ qián zāi dì guā, gǔ zǐ xià zhòng bú guò xià


【英译】Plant sweet potato and millet before SummerBeginning Day.


【注解】指我国北方地区,在立夏以前栽地瓜(即红薯、甘薯、山芋)秧,谷子播种不要过了立夏,以利于获得高产。


栽地瓜


谷子长势


9、【五月立夏见小满,果树疏花紧相连】


【拼音】wǔ yuè lì xià jiàn xiǎo mǎn, guǒ shù shū huā jǐn xiāng lián


【英译】Plant sweet potato and millet before SummerBeginning Day.


【注解】五月从立夏到小满,果树开花至座果期,及时进行疏花疏果,减少开花过多造成的养分损耗,确保优质开花、果实发育,是丰产、优质、稳产的保证。 


苹果疏边花

 

梨树疏中心花

 

四、【农诗欣赏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②,麦花雪白菜花稀③。

日长篱落无人过④,惟有蜻蜓蛱蝶飞⑤。


【简明释义】

 ①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②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③麦花:此处应指小麦花,集中着生在麦穗上,按一定方式排列,整个麦穗是小麦的复花序。花小、花期短,多呈白色。有些文献翻译时把“麦花”解释为荞麦花(白色或淡红色),从诗人所处的景点位于江南一带来看,其实并不贴切,因江南地带种植荞麦,古时多为短秋作物,现如今因低产低效、一般不种植,唯秋季遭灾情况下,可发挥其短生育期的优势而作为救灾应变作物。如将“麦花”解释为大麦花也不准确,因大麦花一般闭合于颖壳内,花丝不伸长不外露,而小麦花则表现为先闭颖授粉,而后花丝伸长,从颖壳中外露出花丝和雄蕊。④篱落:篱笆。⑤蛱(jiá)蝶:蝴蝶。


古文今译】 梅子已变得金黄,杏子也越发肥硕;小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却已稀稀落落。白昼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梅子


杏子

左图为油菜终花期;右图为小麦开花


走近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后又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孝宗初,知处洲。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除中书舍人。


淳熙五年(1178),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卒,享年六十八岁,赠少师,追封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主题新读】

这首诗写“谷雨”至“立夏”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前两句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意指油菜处于终花期,花瓣大多脱落),写出了春末夏初南方农村景物色彩鲜丽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饶。诗中点到的梅子是江南特产,亦称青梅、梅子、酸梅,以长江流域以南栽培最多。梅子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酸度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酸中带甜的香味,被誉为“凉果之王”“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③。

童孙未解供耕织④,也傍⑤桑阴学种瓜。


简明释义】 ①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②耘田:锄地。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③儿:男人(农夫)。女:女人(农妇)。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④童孙:幼童。未解:不懂。供:从事参与。⑤傍:靠近。


【古文今译】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干家务,让父母休息。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瓜果满园


当代新农村(姜堰河横)


【走近作者】

同上。


主题新读】

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农村院落里的生活场景。全诗用老农的口气,首句直接写劳动场面,白天男人们锄地,晚上女人们搓麻线,再织成布。次句写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三句描述孩子们也从小耳濡目染,在桑树下学着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和农村庭院里的和谐生活气氛,作了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中国农村院落是伴随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和小农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为方便耕种,农民将房屋建在离耕地最近的地方,形成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以及村落与田地相连的格局。农民居住形态不仅包括以房屋为主体的住所,还包括围墙范围内的独立院落。院落成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大多数村民都会利用房前屋后空间,用于建猪舍、鸡舍,栽种蔬菜、树木等种植和养殖活动。同时,农村院落还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和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此外,农民还将院落赋予了众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内涵。当今新农村建设使得很多农民上楼,这让传统院落所具有的文化象征和社会象征功能都不断弱化和趋于消解。


平阳道中
明·于谦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②。

相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简明释义】①平阳:平阳府,治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②豆花:指豌豆花,因不同品种呈白色、淡红色等,花虽不大但娇艳夺目。有较多文献翻译时把“豆花”解释为由黄豆浆凝固后形成的豆腐花、豆腐脑或豆冻等中式食品,从诗中应景的角度看,其实并不贴切。


【古文今译】杨柳碧绿,水鸟啼叫,豌豆花刚刚开放,麦苗齐整一片。人们见面都在称赞今年光景好,就连青黄不接的四月,平阳的米价还这么低廉。


麦苗青齐


蚕豆花


豌豆花


【走近作者】

于谦(1398—1457),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后世尊于谦为民族英雄。他的七言诗深情委婉,涵浑从容,颇有盛唐之风。著作有《于忠肃集》。


【主题新读】

此诗叙写了作者在平阳道中所见所闻的喜人景象。《明史》载,诗人任河南、山西巡抚时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农民生活,平反冤狱,兴利除弊,人民安居乐业。这首诗正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从轻松的笔调中见出诗人的愉快和欣慰。前两句写所见,杨柳阴浓,水鸟啼鸣,豆花初放,麦苗青齐,描写出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既写出了农村的特有景色及和平宁静,又写出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叙写中流露出诗人的欣慰和喜悦。后两句写所闻,四月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往往粮价最贵,“四月平阳米价低”,道出了人民生活的富足。“低”字明白如话,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治理山西时的政绩。


据查考,明清时期直至新中国初期,山西南部有大麦与豌豆混播(混收)、小麦与豌豆套作(分收)等秋冬种方式,次年豌豆开花时,正值麦苗拔节至抽穗期。豌豆苗可顺沿麦秆缠结豆荚,麦苗利用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获取充足的氮素营养。这种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进行同步间作或混作、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播种期不同的作物进行错时套种的间套复种方式,往往是根据搭配作物生态特点,利用它们生育期长短的时间差和植株高矮的空间差,以及根系分布的层次差和对土壤条件要求的营养差,按一定顺序进行科学搭配,使之能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生产更多的农副产品,获得整个轮作周期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当今的农业生产按照高产高效的需要,延伸出许多因地制宜的间套复种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