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故教溪水只西流

 江上向东数峰青 2018-05-07

贵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宋·晁冲之

玉山东去不通州,

万壑千岩隘上游。

应会逐臣西望意,

故教溪水只西流。



注释

1、题解:贵溪是信江的一段,它由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城南向西流七百里入赣江。当时作者正贬监信州酒税,因而得见。

2、玉山:又名怀玉山,为信江源头,在今江西省东北部和浙江西部交界一带。

3、隘(ài):此处通“阨”( ê),阻断、隔绝之意。

4、应会:应该懂得、应该了解之意。

5、逐臣:被贬逐的臣子,这里是作者自指。


简析

这是作者贬监信州酒税期间,有一天出门到城南,看到贵溪之水居然向西流之后,写下的一首诗,我们来看一下:


“玉山东去不通州。”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这句大约说的是从怀玉山往东,就没有什么州郡可通了,似乎怀玉山之东宋朝并没有设置州郡一样,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这里的“通”实际上是无路可通的意思。说的是怀玉山往东无路可通往其他的州郡,那么这一状况又是怎样造成的呢?接着往下看。


“万壑千岩隘上游。”


原来怀玉山往东,有崇山峻岭,万壑千岩,阻断了东去的方向,可能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本地的水患并不太严重,因此大禹才没有挥动天赐之神斧,劈开这崇山峻岭,为本地之水开一条东去的通道,这才导致此地无路可通往东部的各州郡,当然这一点也并不能绝对的理解,因为这句诗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释造成本地之水西流的地理地貌原因,并不是说甚至连一条通往东部的羊肠小道也没有,这个想来还是会有的。


“应会逐臣西望意,故教江水只西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晁补之毫无疑问十分清楚本地之水为何“只西流”,却不东流的原因的,不外乎重重大山阻断了东流的通道,而水往低处流,东去之路既然不通,那就只好改道西流入赣江了,然而他在诗中解释的原因却又并不是这回事,那么他是怎么解释的呢?


应该是上天也知道我这个贬逐的臣子西望帝都开封的心意,因而就让本地的江水只向西流,一方面表达我对圣明皇帝的绝对忠心,另一方面万一哪天我的这份诚心真的感动了皇帝陛下的话,我好立即乘船西去,回到我朝思暮想的帝都京城。


那么晁补之为何又要明知故犯、做出这种几近于一厢情愿、虽然合乎情理却完全不合乎事理的解释呢?


这个恐怕要联系他的仕途来说了。他自坐修《神宗实录》失实后,仕途便陡转直下,一步步走了下坡路,先是被贬往应天府也即今河南商丘一带做通判,继又贬监处州也即今浙江丽水酒税,接着又被贬到本地信州也即江西上饶来监酒税,所谓监酒税就是在地方上做一个督察收税的小官,这个职务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许会觉得是个肥差,然而对于古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尤其他们的人生理想是“饱读圣贤书”“致君尧舜上”,那么这个职务就很有些排斥、打击甚至侮辱的味道了,因此晁补之受此打击,自然满心的不高兴和不痛快,情怀郁郁于中,这就难免会写诗来表达他的不满和失望、失落之情绪了。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因为与他同时,我们还看到不少的诗人都被贬担任了这个职务,比如苏轼的弟弟苏辙,同为“苏门四学士”的张耒,以及后来的陈与义等等,都曾有过这一段人生经历,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像晁补之一样,如此怨天尤人,甚至乞求天公为他主持公道,强说什么贵溪水之所以西流,是因为天公也顾及到了他的心意,那么能读出来什么呢?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反正是读出了“摇尾乞怜”这几个字,如果再拿出他老师苏轼同样看到溪水西流之后写的一首词,加以比较的话,那么这一点一定能看得更加清楚。


那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有一天到湖北蕲水清泉寺游览时,看到临寺的“兰溪”居然也是向西流的,难奈心中激动的坡公当即填词道(下半阙):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谁说的人老了就再无重返年轻的可能?你看那门前的流水尚且能向西奔流。所以就不要对着自己的满头白发,日日感叹那黄鸡催晓,光阴流逝,天道无常,变动不居,谁又知我不会有否极泰来的那一天!


同样是看到溪水西流,坡公的词充满一种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情怀和态度,反观他的学生,晁补之的诗,情绪却无疑低沉许多,乃至有“摇尾乞怜”的这种观感,反映了什么呢?反映的正是人生境界和层次的差异,其实诗写到一定程度,比拼的是什么?比拼的并不是诗之技巧,技巧,小技耳,更重要、更根本的是你的思维方式,思维的深度和厚度,人生的境界和情怀,这个就完全是诗外的功夫了,全在于人的个性修养和修为,修养越高,修为越好,化之于诗,流传久远的可能性也必大大提高,可不慎哉,是为诗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