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怎么写?精选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三篇】

 清浅韵律 2018-05-07
【导语】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满分作文,灵活运用。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三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作文四-600x400.jpg


【篇一:痛苦也美丽】
  我是一颗沙粒,随风在大地中飘行,时间的浪潮轻轻拍打着我的身体,我从这到那,漂流无痕。
  我遇到过一只鸟儿,他扇动着宽阔的翅膀,美丽无比。他的羽毛飘飞在空中,带起了我。我轻轻地靠在他的背上,那有一种热,可以在瞬间融化我的全身。风告诉我:“他从来不鸣。”
  我爬去看他的喙,美丽的弧线冲开空气的阻碍,他的喙近乎完美。我问他:“你要去哪?他回答我:“去我该鸣叫的地方。”我把脸贴近他的喙,同样的热度,可以将空气灼烧。
  我看到他停在树枝上,夕阳映照在他身上,镶上一层橘黄色。他腾飞而起,带起了树杆在身后风中不住摇曳,他直射而出,喙如利刃般划开空气的干裂,那双美丽的翅膀却紧闭着。最后,我看到他冲向了一簇荆棘,他的身体瞬间被荆棘紧紧包围,有一股红色的液体在每个破口处汹涌而出,染红他那身美丽的羽毛,那是一种热度,燃烧了投洒在荆棘上的夕阳。这时,他美丽的喙缓缓开启,从那里,迸发出一种绝美的音乐,在空旷的山谷上里,震响苍穹。
  风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说:“却是以生命为代价。”
  风说:“他很痛苦。”
  我说:“但他很美丽!”
  风带我继续前行,我飞过田野、山坳,偶尔在小溪旁歇歇脚,我行,我随,风起,我舞。
  我听到山上有歌声,低沉雄浑,他们唱着:“国破无家,采薇深山,薇草可食,何处为家?”我看到他们衣粗衣,背干柴,行走在崎岖的山路间,一行行水从他们的眼里流出来,他们的声音渐渐嘶哑。最后他们扯着嗓子,风里夹杂着嗓子被扯破的声音。
  “国破无家,采薇深山,薇草可食,何处为家?”歌声夹杂在风中,飘走在苍穹。风说:“叔齐、伯夷采薇,身心俱疲。”
  第二天,我看到清晨的露珠从叶尖滑落,晨曦的微光照在伯夷、叔齐毫无生气的脸上,他们的脸上,依旧挂着两行水。
  鸟儿依旧停在树梢上,叫着,树叶飒飒地响,滴落了一地的露珠。
  我说:“真美!”
  风说:“却以弃尸山野为代价。”
  我飘过,随风漂泊。秋近了,叶片枯黄了脸。风呼呼地吹着口哨,叶片飘零,在空中旋转着起舞,静静地融入大地,无声无息。
  我说:“零落成泥碾做尘。”
  风不语。
  我对风说:“把我放下吧!”
  我呆在同伴中,落叶在我们身边滋滋融入大地,那是一个痛苦的融合过程。
  我想起了荆棘鸟的最后鸣唱,凄婉绝美!
  有一只河蚌,问我们:“你们谁愿意与我走?”
  我看到了同伴们在摇头。
  我对他说:“我去。”
  “你可知道会痛入骨髓,苦不堪言。”
  “我知道,但我更需要痛苦过后的美丽。”
  我跳进河蚌,阳光投洒在我小小的脸上。

【篇二:智慧是维系成功的纽带】
  有人说,成功要靠机遇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是,人们是不是有了一定的机遇和执着,就会有创造、有成功呢?
  一种人认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一直在努力,那么创造离我们将不再遥远;反对者说,没有机遇你一辈子努力也出不了头,这就好比姜太公钓鱼。
  是机遇造就了成功,还是不懈的努力造就了成功?这两者一时反而成了矛盾的统一体,成了纠缠不清的谜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振宁先生相信大家都很熟,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是创造与成功的典范。恰恰在不久,他参加了浙江大学的百年校庆,而记者也恰恰问了他我们正在探索的问题:人们怎么才能获得成功?
  杨振宁先生是这么回答的:我们要想成功,要有机遇,第二要了解你从事的事业的尖端和你自己,第三就是个人坚持不懈地努力。
  记者又问杨振宁先生,“你是不是总是成功,而没有失败过?”
  杨振宁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的。我失败过,而且败得很惨。我在美国读过一年半的研究生,搞实验物理。但是,我天生动手能力差,我搞的实验失败了。当我充分认识了自己后我转而搞理论物理的研究,后来我成功了。”
  从杨振宁先生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来,杨振宁先生的成功也正在于他说的那三点:一是机遇,二是智慧,三是努力。
  试想,如果杨振宁先生没有客观地认识自己,而是一味地蛮干,一味地投入于实验物理也许直至今天他还一无所获。
  同样,法国科学家别涅迪克要不是细心地留意实验中一只烧杯掉到地上,没被摔碎的现象,没把他看到一辆客车发生车祸,车窗上的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司机和乘客那篇报道,加以联系,深入研究,他能发明出新型材料制成的挡风玻璃吗?不能。
  成事在天,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得等待上天的降临机遇;说到努力,我们就只管强调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巧,需要动脑,需要智慧,如果不发挥自己的智慧,则努力只能是蛮干,那就会南辕北辙,越努力,离机遇越远,离成功越远,而离失败可能是越近。因为它背离了真理和事物的客观规律。
  所以说,智慧是维系成功的纽带。

【篇三:读心为魂】
  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大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这话说得确实精僻(辟),当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
  '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阅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夜晚用一本书来填满闲暇的时光,一方面夯实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开拓了人的视野。培根也常强调'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但若仅仅停留在阅读'有字之书',便易陷入苦读成疾的泥潭。
  '专读书也是有弊病的',鲁迅鼓励人们使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这便是所谓的'无字之书'。
  '无字之书'深深根植于生活这片包罗万象的土地上,经历百态人生也是另一种阅读。向生活寻求知识,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搭好身骨。这本大书中没有直接易得的文字总结,它更需要人活化地看待,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撷取成长所需的营养,做到经世致用。
  读着这两本书,能拥有'谈笑有鸿儒'的展望,但真正贯穿人一生的更关键的是'心灵之书'。
  '心灵之书'似乎更为玄妙,大家如齐白石也只能说成'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心间'。我将这种微妙理解为一种自我意识,如果一个人永远是外在事物的反映,缺乏自我的内在焦点,那他仍是无用的。特别在物欲快速膨胀的当下,潜心读书的人都已消失殆尽,更不用提回归本心,发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的深层自我反思!拥有向内探寻的自我意识,才能回答人何以为人的终极难题。而且每个人的心灵都脉动着不同人格的血液,借鉴他人确为一条捷径,但读懂自己内心更为重要。常读'心灵之书',为自己注入独立之灵魂。
  从另一方面来认知,'有字'与'无字'之书都是为了读透'心灵之书'服务。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对读通心灵才为终极目标的明证。他们是两条殊途同归的方式,'心灵之书'散落在世界的每一隅里。
  阅读向着领悟'心灵之书'出发!为保有人鲜明生机的愿望,时刻铭记以读心为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