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成功的底层逻辑都是时间的堆积

 我爱恋恋 2018-05-07

晚上跑步的体育场,比健身房视野更开阔

刚刚跑完步从体育场出来,就收到一个朋友微信上给我发来一则消息:

小明!出现竞争对手了!

紧接着这条消息的是一个同样定位“普及金融知识”的微信公众平台,还拉来了某某知名教授站台。我瞄了一下阅读数,是我的十分之一不到,把手机揣进裤兜里,哼着小曲儿,迎着夜风,大步往家的方向走去。

从我写公众号以来,类似这样的号,没有七八十也有五六十个了,但能坚持写到最后,能写出点名堂来的号,几乎没有。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按道理来说,我做的事并不复杂,很多专注金融市场的同学专业程度不比我差,为何很少有“竞争对手”?

我总结了一下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1)他们不屑做这件事,认为太简单以至于侮辱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当然我认为这是一个mindset的问题。

可惜,人最难克服的局限性就是自己的mindset。我交了几百万的学费,创业失败或者叫破产了一次,才真正彻底转变自己的mindset。

这个话可能不是很招人喜欢,但打工的就是打工的,哪怕你是投行的合伙人,你依然只是个打工的。打工的人,mindset永远是打工的mindset,要转变到当老板的mindset比登天还难。

2)有少部分来做尝试的人,他们太精于计算了,往往坚持不到收获期。

很简单,一件事你可能要做到八分才能有回报。但99%的人,做到三四分就做不下去了,因为看不到眼前回报。忍受不了创业的孤独和寂寞,也忍受不了从体面白领到窘迫创业屌丝的长期身份转变。

依我看,大部分来开个公众号写着玩玩的人,都是投机分子。而投机的人,结果往往都不怎么美好。

当然还有很多人想做,也愿意像傻逼一样去坚持,但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实践的积淀,也缺乏对互联网或者新媒体的深刻理解,这类人我称之为有勇无谋。也是不行的。

我从写公众号开始,过去的一年时间,在秦小明这个号上,写了超过一百万字。也不知道追了多少热点,当然大部分是追失败的,成功的是少数几个。但少数几个就够了,你不需要每次都爆款,这跟VC投资的逻辑有点像。

另外我长期坚持的一个策略是,基本不接广告,以我现在的流量价值算,一篇软文广告需要150,000左右。天天有人找我投,特别是金融类产品。但我选择放弃这部分价值,至少短期内要放弃。我认为从战略上,这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不要觉得我很高尚,我写公众号也是个商业行为,只是我希望在用户价值和我的利益之间求得一个最佳平衡。好的商人一定是这样,在实现用户价值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亚当斯密“理性人”的真正内涵,也是我所秉承的商业哲学。

因此,你说你要模仿我,超越我,难不难?我认为不是很难。

因为我做的事,的确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一点也不酷炫,一点也不性感,完全是“可复制”的。只要你也能心无旁骛地,一心一意地写一个公众号一年,先写它个一百万字,再谈超越,我认为合理的逻辑应该是这样。

世界上很多酷炫的东西,底层逻辑都是靠时间堆积出来的。

你觉得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更迭很快,不需要时间是不是?这样想大错特错,看看美国牛逼的互联网巨头花了多少时间做技术研发,看看一块芯片需要多久才能研发成功和量产。

依我看,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有,唯独没有捷径。

也因此,很多人问我,赚钱难不难?我说不难。和前一个问题一样,只要你在一个事情上,日复一日地像个傻逼一样地坚持,再偶尔和聪明人讨论一下,确保你这个事情大方面没问题,能赚钱,那最终你必然是会赚钱的。

至于能不能赚大钱,这要看有没有踩准时代的脉搏,这是命,努力不来的。努力了你也成不了马云,但你可以成为秦小明,或者秦小明plus,这是现实可行的。

公众号有很多玩法,大部分做号的人,都是走流量收一波广告费。这是媒体人最常见的玩法,但我不这么玩儿,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在干嘛,我要干嘛。

这一点很重要,我如果没有很早就明白我的“使命”,绝不可能在公众号这个大生态走下坡路的环境里逆势强劲增长。你们去看看很多大号,阅读数已经大不如前。

我一再强调,知道自己在干嘛,这件事非常重要。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是赚不到钱的,就这么简单。反过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也就知道,哪些钱可以赚,哪些钱是要主动放弃的。

这就叫格局和战略。

好啦,今天就和大家扯这么多,一篇类日记的东西。运动完到家歇息的间隙码了这些字,希望你们能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