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心賞(二)《愤世嫉俗之情,寓于山水》

 孤山一松鹤 2018-05-07

         喜欢上张岱的《陶庵梦忆》,是偶然看到《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感觉体裁新颖,文笔清新,风格独特, 丰神绰约,富有诗意,寓意深涵,情趣激增,便急到书店淘了一本《陶庵梦忆》。
        张岱(1597年—1689年 ),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出生仕宦家庭、早年生活优裕。 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家中三世藏书三万余卷。祖孙几代都工诗擅文,精于小品文、工诗词。崇老庄之道,喜清雅幽静。不事科举,不求仕进,著述终老,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其最擅散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涉猎广泛,著述宏富,广览简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少年时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可谓纨绔子弟,豪奢享乐、纵欲玩世。张岱博洽多通,经史子集,无不该悉;天文地理,靡不涉猎,琴棋书画,无不精通。虽无缘功名,却有志撰述。一生笔耕不辍,老而不衰。活脱脱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
         明末清初,张岱经历了国破家亡,不愿做亡国奴,不取媚新的权贵。“披发入山,駥駥为野人。”至使“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曾“作自挽诗,每欲引决。”但“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过的却是“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的生活。
       《陶庵梦忆》散文小品,题材较广,山水名胜、风俗世情、戏曲技艺乃至古董玩具等等,作者精择细节,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渲染气氛,写照传神。写江南山水风光,读之如品诗賞画;对民风、 人物形象的刻画栩栩如生。从《金山夜戏》看见了放荡不羁,古狷者风的张岱;从《钟山》、《湖心亭看雪》等篇,读出张岱不甘做满清奴才,怀念汉明的思想;从《金乳生草花》、《筠芝亭》、《日月湖》、《砎园〉……等,充分显示了张岱对园林布局、鉴赏的高水平;从《砂罐锡注》、《沈梅冈》、《柳敬亭说书》、《刘u晖吉女戏》等等,显现出工匠伶优,医生僧侣,妓女牙婆社会各色人等众生相;《扬州瘦马》揭露了人吃人的黑暗面;《葑门荷宕》……等描述了当时社会风俗人情;《三世藏书》……等追忆了,诗书礼仪之家的过去;……等等。《陶庵梦忆》无论是专传,还是兼记,经作者刻画点染,景物如诗如画,人物声口毕肖,须眉皆动。读之就如看一本小百科书,趣味无穷。

【摘录:(描写钱塘潮)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噴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先后。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张岱巜陶庵梦忆》白洋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