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65--关 羽 ● 降曹报恩阴谋害

 梦想童年594 2018-05-07


他是中国的“武圣”,他是西蜀“五虎上将”之首,他是义薄云天的忠烈英雄。他惨死于敌人的刀下身首异处,却被敌人以诸侯之礼风光厚葬。他的名字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传奇佳话,比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如今他的牌位被全世界的人们供奉,无论是白道还是黑道。对,他就是“关二爷”——关羽关云长。有人给他作诗“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也有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比如毛主席。那么,关云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且看山谷先生如何分解。

 

关羽,字云长,约出生于公元160年,东汉时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其实他生长在书香世家,祖上并不是耍大刀玩武术的,是地地道道的知识份子家庭出身。家族十分重视传承儒家经典,如《左传》、《春秋》。因为身强力壮个子高,关羽从小就习得一身好武艺。18岁,娶胡氏为妻,次年长子关平出生。20岁,因杀死豪强恶霸避难至河北涿州一带。29岁,与刘备、张飞相遇,并结为兄弟。32岁,在山东平原县为别部司马。39岁,配合曹操战杀吕布,朝廷拔擢拜为中郎将。41岁,被迫暂投曹操,曹操封其为偏将军,斩袁绍麾下名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不久被汉献帝加封为汉寿亭侯。

 

42岁,关羽得知刘备下落,辞别曹操,护嫂寻兄。49岁,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助东吴打赢赤壁之战。50岁,被刘备封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54岁,独自镇守荆州。六年后,刘备取汉中称汉中王,关羽被拜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前后,关羽破曹仁、擒于禁、斩庞德,后在襄阳保卫战中遭东吴偷袭与曹魏夹击,败走麦城,死于吴将之手,终年约60岁。四十年后,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有人说,关羽其实是被小说《三国演义》给神话了,真实的他只斩过颜良一枚名将,而且并不是不近女色,反而跟曹操一样爱好“人妻”。据正史《三国志》中的关羽传记载,关羽曾经向曹操请求把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许配给自己。结果曹操得知杜氏是一位绝代美人,就自己享用了。不过山谷先生认为,英雄好美女,美女爱英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乃人性也,不妨碍咱们关公的千古美名,我们不能吹毛求疵。

 

还有人说,关羽其实是个杀人犯,今天竟然有无数的人们去拜祭,连香港的警察都奉关羽为神位上宾,岂有此理?那咱们就说说,关羽究竟有没有杀人?如果杀了,他到底杀的是谁?首先,关羽确实杀了人,然后才亡命天涯的。本来关羽就是一个白面书生,出生于书香门第世家。有一天投宿旅店,半夜听见隔壁有人哭哭啼啼,于是敲门询问。原来当地有个恶霸要强占一位老农的女儿,第二天就要强行娶亲了,并且这个恶霸无恶不作,坏事干尽,强抢奸污民女的事情时有发生,还与当地县令勾结沆瀣一气。关羽是个性情中人,做事比较冲动,听完之后,愤怒交加,当天晚上就提刀过去把这个恶霸给宰了。然后官府四处抓人,关羽被迫东躲西藏,最后遇上刘备、张飞,便投了军。也就是说,关羽并非恶意杀人,他是替天行道,我支持他。

 

再多说几句,其实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人坏事干尽、六亲不认、凶残歹毒、危害社会,那么他就应该被杀。杀他的人不仅不能受处罚,反而还要获得奖励才对,因为他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法律保护的是不危害社会、公理的人民,而不应当包括无恶不作的大坏人。就像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中持刀救母的主角于欢,就应当无罪释放,再奖励一百万压惊费。

 


有点愤青了,咱们继续说回关云长,接下来重点说说勇武过人、忠义双全的关羽到底因何而死?山谷先生认为,关羽是一员超级猛将,但他是一名优秀的将军,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所以,他的惨死还是归因于他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虽然这样说有点残忍。

 

当年的荆州,是一块非常大的地盘,国土面积堪比刘备拿下的四川益州之地,北防曹魏,东拒孙吴,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刘备以荆州为跳板攻下益州,调诸葛亮、赵云等人坐镇大西南,独留关羽一人防守荆州。走的时候,诸葛亮给关羽定的战略大计: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关羽年长诸葛亮20岁,关羽才不愿意听诸葛亮的呢。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足以证明诸葛亮的谋略才能远在关羽、张飞之上,否则刘备根本不需要诸葛了,但是关羽这个人很自大,很傲娇,在他心中其实是很不服诸葛亮的。这是非常致命的性格缺陷,也直接导致了他的惨死。

 

关羽兵败身死的过程很简单,由于曹魏和孙吴两方面的夹击,益州援军又无法支援,荆州附近的蜀军有的投降有的观望,导致关羽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败走麦城,随后被擒杀于临沮(今湖北南漳)。打个比方,相当于两只凶猛的恶狼,去咬一只飞不起来的老鹰,即使老鹰还有锋利的爪子,也经不起饿狼的撕咬。关羽就是那只飞不起来的老鹰,败走麦城的时候,他已经60岁了,真的已经打不动了。如果年轻20岁,我想关羽很有可能突出重围,逃到益州大本营。

 

有人说,是刘备和诸葛亮合谋害死了关羽,因为他们见死不救。从正史来看,刘备和诸葛亮确实有一些嫌疑,至少他们有推不掉的责任。第一,刘备是蜀国的领导人,关羽之死你是有重大领导责任的,战略安排有大问题。第二,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军师,即使当时法正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诸葛亮也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关羽孤军攻打樊城,没有军师出谋划策,没有考虑孙吴偷袭如何有效应对,怎能轻易开战?不过,如果关羽平时把法正、诸葛亮这些士族领袖放在眼里,给予足够的尊重,把关系搞好,我就不信法正、诸葛亮会见死不救。所以,关羽因为自身勇武过人,自信心爆棚,脾气特别大,早就把蜀国的高层干部们都得罪光了。连与自己部下将领的关系也相处得很差,不然为什么糜芳、傅士仁会临阵投降献城给东吴,在关键位置上插主帅关羽两刀呢?

 


一方面是刘备、法正、诸葛亮们的沉默不救,一方面是手下将领反叛,花甲之年的关羽岂能轻易逃脱两面夹击?主动攻打樊城的那一刻,关羽的命运似乎就已经注定了。

 

其实刘备晚年也并不喜欢关羽,何出此言呢?关羽熟读《春秋》、《左传》儒家经典,忠君爱国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他从军的志向就是匡扶汉室而不是扶他刘备称帝,但是刘备眼看曹丕称帝,汉朝大势已去,自己也想称帝,如果关羽活着,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刘备自立为王的。所以,关羽一死,几个月后刘备就称帝了。而且关羽死后,刘备并没有给他一个谥号。但法正死后,刘备则马上给了一个“翼侯”的尊谥。可想而知,关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竟然所有人都希望他死,这是多么大的悲哀呀!

 

但是,毕竟人无完人,关羽依旧是令人敬佩的。他的第一位主人是刘备,刘备对他有知遇之恩,即使他降了曹操依然要想一切办法回到刘备身边,这是“忠”。降了曹操,曹操待他不薄,他一定要报答曹操之后才肯离开,于是帮助曹操阵斩敌手袁绍的名将颜良,解了曹操白马之围,这是“义”。阵斩颜良时,关羽以一人之力孤身杀入万人之中取下颜良头颅,这是“勇”。这样一个忠义勇敢的千古名将,岂能不被万世景仰?

 

关云长,我就敬服你。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