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过去的“爷”

 江山携手 2018-05-07

   三百多年前在京城,爷不是开口就叫的,不是爷称爷的是要遭罚丢俸禄的,不该叫的地方叫了爷那是要吃官司的。

 

  后来清王朝进关年代久了,规矩就渐渐松弛了,八旗子弟,不但王爷府中所有的王子王孙都称爷,连王爷府的官员、内勤出去,走到哪儿哪儿都是一片爷长爷短的。青洪帮兴起以后,京城的爷更乱了。青皮、混混、地痞、无赖,一夜之间都名正言顺地称爷了。真正的北京王爷的后代讲话:时代不同了,王爷不爷了,孙子也是爷了。

 

  人家王爷府的后人发的牢骚对,过去的“爷”含金量有多高?

 

  多罗王爷府就在西城皇城根下,三进的四合院,威武漂亮。多罗王府,曾经出过三朝王妃,出过两代宗人府总管,一任朝廷总监。后来到宣宗道光皇帝时遭了暗算,政治上掉入陷阱,皇上格外开恩,念起前辈的功德,虽被革职革爵停薪,但没被抄家清算。多罗王爷后人的日子一代不如一代,但王爷到底是王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辛亥革命以后,大清王朝倒棚。但王爷讲究。落架的凤凰也是凤凰,下馆子要去八大楼,点着厨师叫菜;上茶楼非凤祥楼、春和楼不去,丢不起那脸!看戏得去吉祥戏院!去哪儿,王爷兜里都没一分钱,全凭“王爷”的面子,记账。吃完喝完,剔完牙漱完口,整衣衫收折扇,一步三摇地往外走,跑堂的、管事的都要弯着腰送,一口一个王爷慢走。

 

  账记到“份”上了。讨账的就登门了。王爷心中有数,讨账的成行结队了,才不慌不忙地往东四牌楼走。进日金典当行,掌柜的一看是多罗王爷到,喜得真如晚年得子。王爷四平八稳地往贵宾席上一坐,并不说话,伙计们先泡上刚上市的新龙井茶,头茶喝完,王爷看看桌上摆的点心眉头一皱,掌柜的赶忙让伙计到春和楼买“小八件”点心。

 

  最后王爷才从怀里掏出一个佩件,说了句,这是乾隆爷挂在腰间三十年的九龙佩。看见旁边有一个大鱼缸,一伸手把那翡翠佩件扔进去,整个鱼缸竟然被那件九龙佩映得碧绿碧绿的。

 

  王爷留下句话:把那帮羊蹄子狗下水打发了,剩下的钱挂在账上。看都不多看一眼,背着手,哼着二黄走了。这就是王爷的派。

 

  日金典当行的掌柜的还讲过一件事。说有一天,一位亲王爷的后人带着位公公来行里,提着两对四只鸟笼子。吴掌柜认得,这是当年康熙爷晚年玩鸟的四对名笼中的一半。瞧瞧,老筋掰翅的贵妃竹做的笼,笼底是黄花梨木抠出来的,底圈兜是紫铜镏金的,上面有錾花,每只鸟笼的錾花都不同。笼骨是象牙雕,笼内的杠是上等的和田玉外包着西海鲨鱼皮,缸托是纯金的,四只喂食缸都是整块的和田玉雕的,鸟笼的提挂是金裹银的。那位公公挑着尖尖的细嗓说,宫里以前有四对,洋人打进来毁了两对,这满世界就剩这四只了。

 

  亲王爷的后人还有亲王爷的派,耻于谈钱,一句话不提银子,抬屁股走了,由公公细算。

 

  直到今天,国内外的收藏大家都在暗暗追踪这两对康熙爷的鸟笼子。   (《北京晚报》3.11 崔济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