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国强是位“蠢货”并非强词夺理。 你说说,谁66岁年纪了还在镜头前眼泪四溢,尤其作为一名国宝级的演员。 何况这是在央视的节目上,面对的主持人是杨澜。 更令人发笑的是,他哭不为别的,而是因为自己拍得某部电视剧被禁了。这些年拍得电视剧够多了吧,难道还差这一部不成? 被禁就被禁了呗,他还不知死活地在镜头前骂来骂去,甚至发了疯地煽动大家一起反抗,你说他蠢不蠢? 就在4号这天,关于唐国强的这个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 要说这5月4号也算个特殊的日子,属于青年人的节日,也是唐国强66岁的生日。 66岁的唐国强,明明可以安心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却仍像个愤青一般,在公众面前痛骂当下霸屏电视的那些影视剧们。 甚至忘乎所以地大声疾呼,我们现在都不讲正气了吗? 人家电视台愿意播的,当然是观众喜欢看的,你说这么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倚老卖老、瞎蹭热度呢! 但就是这个“老糊涂”,为了拍这部被禁播的戏,他摔断了锁骨和4根肋骨,身负重伤硬是坚持完成了拍摄。 他甚至“蠢”到不要片酬,分文不取,用十倍甚至于百倍于当今小花、小鲜肉的辛苦,去完成一部小众得不能再小众的剧。 这么大的年纪了,居然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满眼含泪,声音哽咽,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公众形象? 你说他是不是个“蠢货”? 但他心甘情愿地犯蠢,只是因为他饰演的这个人叫做“颜真卿”—— 一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也是唐国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中华上下五千年浩然正气的代表。 然而,历史上颜真卿曾英勇抗击胡人,后来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停止了大规模的宣传。 也最终导致这部剧最终被打入禁播的黑名单。 唐国强的眼泪,和他镜头前的“蠢货”行为,恰恰好是他对历史的负责、对正义的恳切和对影视艺术的热爱。 (一) 被禁的这部戏就叫《大唐书魂颜真卿》,唐国强作为主角,饰演颜真卿。 颜筋柳骨,这是我们初中就知道的历史真相,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的名字已经流转千古。 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位颜大师还是名鼎鼎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一生不畏权贵秉性正直,曾因怒斥奸佞而被贬职,受尽苦难却始终不丢一身正气。 为保家国硬刚安禄山二十万叛贼,最终还是遭到朝中小人陷害,大气凛然视死如归,忠贞气节令人叹服。 此等气节怎能不教人敬服,这其中就包括唐国强。 从古至今,虽然蜿蜒曲折,但中国民族终究还是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顽强地站立至今。 如果用一个词汇来解释的话,必然会是“正气”二字。 正是颜真卿他们,使得这股正气能够保留和延续,也正是这股博大不阿的“正气”,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为着这份敬重,唐国强选择接这个戏,并在遭遇严重伤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拍完。 他的念头,就是通过自己饰演的角色,再将这股浩然正气传达至每个观众身上。 然而,他拼了老命,却最终抵不过上头的一句话,“颜真卿”这个人物不够大众,禁止播出。 说这话时,眼泪不争地涌满他的眼眶,语气之间不乏悲愤之意,充满了不甘的落寞。 正如唐国强老师所说,现在电视上播的全是什么爱啊杀啊阴谋啊,而像颜真卿这样的历史人物都放不出来了。 一面是粗制滥造追逐流量的烂片,另一面是演员拼上了命弘扬人间正道的正剧; 前者在骂声中赚得盆满钵满,后者却被挤压地毫无立足之地,只怕这就是商业社会的真相吧。 猛然想起唐国强曾经在《吐槽大会》上,怒斥当下商业化严重、失真、不纯粹的影视圈,尤其是日益猖獗的小鲜肉乱象。 他说,现在的小鲜肉都顾着上综艺节目了,高额的片酬都被这些人拿去了,哪里还有什么好戏; 你不是要成为艺术家吗?如果舍不得这个,舍不得那个,最后你只能被包装成为一个明星...... 说这话时,唐国强面目慈祥,抑扬顿挫之间却充满威严,虽有调笑却难掩心中之悲愤,实在教人感动。 (二) 事实上,唐国强的失落还有着更深的一层,《颜真卿》之所以被禁,除了冠冕堂皇的题材小众卖不出去之外,还有另一层讳莫如深的原因。 唐国强面对主持人的再三追问,摆手苦笑,笑容里尽是心照不宣...... 历史上,颜真卿曾连同兄长,阻抗安禄山二十万叛贼并大获成功,为这次彻底平定“安史之乱”占得先机,大唐王朝也得此而获得延续下去的机会。 此等气节及功勋,与北宋岳飞无出其右,正是有他们,才能御敌于千里之外,不教胡马度阴山。 而今,这败退的二十万不再是“叛贼”,而是剩了一个“胡人”的身份。有人说,正是因此,这部如实反映历史的正剧成了“破坏民族团结”的代表。 自然,禁播也便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本该是宣扬民族气节和家国大义的细节,最终成了毁掉整部剧的灰色地带。 说到这里,唐国强再也无法演绎自己内心的愤懑,面对镜头,他愤而疾呼—— “我们现在已经不说正气了吗”。 字字锤心,句句泣血,唐国强的这句话如同一个轰然作响的炸弹,在观众心里爆开了一片“苟且偷生”的空白。 情绪激动之处,他流利地背诵了一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古人尊崇和颂扬的凛然正气,在几百年之后,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荡然无存,甚至成了讳莫如深、避之不及的敏感词汇。 对于66岁的唐国强来说,这,怎能不教人痛心?怎能不让人疾首? 事实上,《颜真卿》并非个例。 包括卫青、霍去病、苏东坡、岳飞、文天祥、左宗棠等等在内,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抵抗外族侵略和压迫立下汗马功劳,铮铮铁骨掷地有声。 是民族英雄,是我等大汉的脊梁所在。 然而曾经他们的丰功伟绩,如今却成了“破坏民族团结”的证据,所以此类的电视剧均惨遭禁播。 与此同时,蒙人铁木真却可以以“民族英雄”的名头,被搬上了荧幕,虽说是大烂片,却可以通过战神的身份供大家顶礼膜拜。 其中是非对错,谁来辩?谁又能辨? (三) 实在很难想象,当66岁的唐国强,看着这部《战神纪》在各大影院正上演地如火如荼之时,他的内心又会怎般翻江倒海。 饰演了一辈子历史人物,却在“颜真卿”这里遭遇了事业的滑铁卢,他的不甘为自己,更为“颜真卿”等所遭受的不公。 曾有人统计,唐国强在各类影视剧里一共饰演过32名历史人物,历史跨度长达2733年。 谁曾料想,早在刚出道的时候,他面目清秀,长相俊朗,“奶油小生”一词就是因他而来。 直到1990年时,他接了央视版《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这个角色。 这在当时一度引发舆论哗然,这个看上去眉清目秀的男子,是否能够驾驭这个家喻户晓的角色,大家都报以怀疑态度。 加上那时候,他正因为前妻的自杀而正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他被误会成害死前妻的刽子手,不得不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谩骂。 为了打消观众心中的疑虑,以及对他怀有恶意的揣测,他反复阅读原著,包括去研究了戏曲版三国,这些书在他手里被翻得破旧不堪。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体会诸葛亮的人物状态,他专门去学习了书法。 后来剧中“诸葛亮”执笔,尤其是那“出师表”三个字,皆是唐国强亲自所为。 正是通过这种死钻研的态度,让他成功代入了角色之中,并最终完美地诠释“诸葛亮”的形象,直到今天都为人称道。 那之后,越来越多历史人物的角色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为了演好这些角色,唐国强不断研究、饱读历史,在这个忘我的过程之中,他不仅熟悉了角色,也深谙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之处。 至于颜真卿,他曾经携兄抗击安禄山二十万胡人,并最终取得成功,却也赔上了兄长一门三十余忠烈的性命。 就这样一位民族英雄,怎么在这个时代,就成为了破坏民族团结的凶手呢? 如此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他的痛心,要比我们的体会更加灼心蚀骨。 (四) 在整个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杨澜几度打断唐国强的话,不想让他说太多。 但唐国强始终不遮不避,直抒胸臆,一连串豪言壮语,听着是振奋,但我们都清楚,这些话他大可不必说。 老头子的耿直,和“语不惊人死不休”,让他真真切看上去像个“蠢货”。 尤其当他眼含热泪的样子,使得他看上去更蠢、更情绪化、更不理智了。 但对于如今泥沙俱下的影视圈,甚至是某些矫枉过正的具体事实来说,如果没有这个“蠢货”的坚持和无畏,只怕是会永远地烂下去了。 至于我们何时重新收获那个纯粹、追求艺术本身、真心实意为观众服务的荧幕,只怕又是一个遥遥无期的问答罢了。 唐国强的“蠢”,说白了,就两个字,正气。 此等正气,上不失保家卫国的决心,下不乏善待你我的良心,可敬可叹。 其实今天行笔整个过程之中,滚君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面对那些讳莫如深的现实,到底是不如唐国强老师这般无畏无惧、仗义执言。 没什么所谓感同身受,只是一个个时刻,他的痛心疾首也在我心上狠狠地扎下了针。 他说,“你把中华民族的传统都反叛了,这个损失太大了”; “道德是有传承的,它是有根有源的,你把这个源头都没有了,我自己另起炉灶,最后的结果是个悲剧啊”。 言语恳切,又不乏深意,但滚君实在不忍去解读,只觉得阵阵凄凉。 当“我们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和“这些文化是错误的消极的”,这两种声音出自同一个嘴巴时,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被动地遗忘。 和,在无尽的惶恐与自我麻痹中,等待着那个最终悲剧的降临。 这几天,《战神纪》正在各大影院如火如荼地上演着。 观众席上,带着孩子的家长指着屏幕上的成吉思汗,一字一句地说到,看,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铁木真啊。 没人会知道,还有一个66岁的老头子,他反复摩挲着已经泛黄的《祭侄文稿》,轻轻说了句: 颜兄,英雄如你,你,才是真英雄。 |
|
来自: 昵称18154423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