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正在参加一场规模为500人非常重要大型会议。在会议上,你的老板提出了一个问题并把这个方案交给公司的大股东,但是这个方案你之前做过调研,如果施行了这个方案,公司会损失五千万。 以你的职位和资质,在这种会议上,是轮不到你发言的,如果你说你认为这是错误的,你的老板会发怒,老板的股东可能也会发怒,也许会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 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一、哪怕开除,我也要站出来指出错误。 二、不想被开除,我要保持沉默。 请谨慎选择。 (文末福利) 没有领导力 80%的人职场无法晋升 问你一个实在的问题:你想不想当领导? 有人肯定会说,那当然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我做梦都还想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呢。 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一条路,百分之80%的人都会去选,你会选吗? 说真的,我也相信至少有75%会选,因为这就是社会的普遍规律。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阿希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刚开始,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然而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 结果却非常有趣: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以上实验表明了,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而且,我们非常容易受人影响而服从权威的。 突然想到有一本非常畅销的书《乌合之众》中的一句话: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那不妨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受人影响? 因为朋友的一句话而改变了主意,因为领导的不认可让你郁闷,因为他人的冷漠反应让你伤心? 但与此同时,你有没有发现,其实你在无形中也影响了别人? 你提的建议被采纳时,你不经意说了一句话让人耿耿于怀时。 其实科学家早就意识到了,只要有人、有群体存在,就会相互影响。比如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你的朋友更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影响到到朋友的朋友,如此向外延伸,所以每个人都会影响到至少一千个其他个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称之人际神经生物学。 而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主导的行为在心理学领领域也有一个霸气的别称:领导力心理学。 什么是领导力心理学? 鲍勃·怀特博士、朱迪思·怀特博士(领导力心理学专家)针对过生活幸福的一些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那些人际关系良好,自我感觉良好,并且与他人良好互动的个体样本,他们的事业发展如日中天。 他们产生了疑问:他们在做的和其他人所做的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他们对此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这些人承担了更多的风险,而且他们与自己的内心感受是同步的。他们能够做出有益于自身的行动,并且保持着良好的自我感觉,也维持着健康良好的亲密关系,他们是自己生活的天生领导者。 他们始终抱着一种理念: “我们不一定会一成不变,我们随时都可以成长。” “我没有天赋并不代表什么。因为聪明或者迟钝并不能决定一切。” 朱迪思·怀特博士生活中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她经常让一个人帮忙修电脑,那个时候手提电脑非常重,但是这个人一点都没有抱怨,反而非常开心。有一次需要寄15000封信,博士请了两个临时工和他一起做,他一个人把这份差事当做游戏,一个人弄好了超过10000封毫无怨言,而两个临时工却一直在抱怨。 十几年过去了,如今他是威斯康辛密尔沃基四十岁以下最受人尊敬的商人之一,很多美国的大公司,包括通用电气都和他合作过,他不断扩大他的业务,大家都很喜欢他。 这是成长心态的思维,也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因此得出结论:领导的发展和自我发展本质上几乎是一样的。 其实每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都会自带两种力量。 一种是去连接他人,靠近他人,寻求归属感的力量;一种是内心希望获得独立,成为独立个体的驱动力。 第一种力量让我们在群体力寻求认同感,第二种力量让你变得更加真实自我。不能说哪种力量最强大,但是CEO们所看重的,往往是第二种力量,因为拥有第二种力量的人更具有成长心态。 具有成长心态的人更专注于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专注于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他们最强烈的渴望不是专注于做什么会让其他人高兴,做什么会让家里人高兴,他们不是不知道做什么会让别人高兴,但他们更清楚的是自己在意的和关心的东西。 为什么要学领导力心理学? 很多人跟我说对心理学不感兴趣,不想当心理学家,也不想当科研人,那么,你想要快乐吗? 如果你想要快乐,尝试去了解自己和他人就是个很好的起点。因为你不必深入研究心理学就能了解到人们有各自的喜好和厌恶,这就是心理学。 大家的兴趣点在哪?大家会被什么而吸引?有的人对自己和他人都非常了解,这就是所谓的社交情商。 社交情商被认为是一切事物的关键,它是幸福的关键,是良好人际关系和领导力的关键。事实上,它是你的工作和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你事业成功的75%都取决于你感受自身情绪的能力。 就拿从众心理来说,这是一件很普遍的心理现象。但是你不要忘了,你去适应集体,必然会丧失自我,你想拥有美好生活,你必须去说出真相,坦白自己的内心以及对周围的感受。 如果你说:“我认为是这样,我认为你的答案是错误的”这一举动会让其他人也有信心说出实话。 然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直面真相的勇气,所以就需要一种对自己的重建,让你更加了解你自己。
所以万门特别邀请了Bob Wright博士、Judith Wright博士。 (Bob Wright博士、Judith Wright博士) Bob Wright博士 Bob Wright博士是人类发展领域的顶尖学者,是一个国际公认的教育者、项目开发者、作家、演讲家、企业家、咨询顾问和高管教练(executive coach)。 他教练过的CEO遍布全美,从顶尖公司到初创企业,被克瑞恩芝加哥商业周刊(Crain's Chicago Business)评价为顶级高管教练。 Wright博士革命性的人类成长和发展整合模型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应用,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理解自身,发掘潜能。 Judith Wright博士 Judith是非常受媒体喜欢的演讲者,也是受人尊敬的领导者、作家、世界级教练和公司顾问。而且是《There Must Be More Than This》《The One Decision》和《The Soft Addiction Solution》的作者。 她最早出名是因为她为发展障碍人群设计了一套有创造性的教育方案和早期儿童发展计划。这些经历使得她对探索人类潜能兴趣浓厚,并立志要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此外, Judith在美国广播公司的,包括奥普拉秀等多个节目上被引为榜样生活方式。她的文章出现在全球超过80种杂志、报纸上,包括纽约时报、波士顿先锋报等等。 Judith吸引了各种组织,以极高的热情传递思想,感染听众。最近她完成了一项为期十年的探索美好生活组成因素及过程的研究报告,这一报告是“渴望”这一过程的基础,已经改变了几千人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