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5-08
 ——以五年级语文《天窗》教学为例
   一、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与《课标》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层出,主要表现为:
   (1)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2)忽略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未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
   (3)忽略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以上原因的存在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在探寻关注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过程中,学习任务单的提出和使用能够有效地兼顾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何为任务单?它是教师依据教材和学情,设计并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支架。它主要从:“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提供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是教师指导学习的工具和学生进行学习的阶梯。
   如何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我在五年级语文《天窗》一课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二、情境描述
   (一)教材内容及目标介绍
   《天窗》是沪教版第十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儿时家乡天窗的样子,并通过举例生动地告诉读者:那时候的天窗是活泼会想的孩子唯一的慰藉。
   我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习作者想象手法的合理与丰富”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将“体会课文最后一小节的深刻含义”作为教学难点,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设计了四张导学任务单。
   在前后两次教学中,我对如何合理运用任务单进行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得到一定的启发。现就第一和第四张任务单的设计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反思。
   (二)实践与反思
   第一次任务单设计及使用效果:
   学习任务单(一)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
   1.什么是天窗?
   2.天窗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使用情况描述:
   导入课题之后,教师出示该任务单,学生围绕任务单展开对课文的初读。交流反馈环节,学生基本能够将问题回答清楚,但是碰到“慰藉”一词的时候,有两名学生将“藉”字误读成了“jí”,使得教师两次停下来正音。
   学习任务单(四)
   运用合理丰富的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
   1、远远地看到建筑工地的塔吊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我想象到 。
   2、听到窗外欢快的笑声,我想象到 。
   使用情况描述:
   在学习第七小节之后,教师出示该任务单,引导学生发挥合理丰富的想象将句子写完整。学生们能够根据前半句的情境写出后半句想象的内容,写出诸如“远远地看到建筑工地的塔吊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我想象到建筑工人正埋头工作着,他们的脸上挂着汗水,挖土机也正来回不停地运送着泥土。”这样的句子。
   分析与反思:
   任务单(一)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读通全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思考题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学生能够准确交流;读错字音似乎也算合理,毕竟“藉”是生字,应该指导学生认读。但细想则发现存在两点问题:
   1、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学生都能够回答,但是它们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从整体上进行认知吗?
   2、学生在初读时没有关注到几个生字的读音,有没有可行、自然又高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
   应该从任务单入手解决!任务单的主要作用是导学,但任务单(一)显然没有做到,它只不过是教师课堂语言的具体呈现,是一种指令,不符合任务单的特性。
   任务单(二)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实践运用课堂所学,进行具体的语言练习,就语境的设置而言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实际功用而言的确收到了训练的效果。但是,该任务的目标虽与课堂教学重点相吻合,却与文本语言风格相去甚远,破坏了整节课的连贯性,与课堂教学氛围不相吻合;而且,该任务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很容易让学困生有挫折感,而对于那些绩优生又缺少挑战的力度,不利于这两部分学生的发展。
   改进策略:
   以任务单进行导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经过分析发现,第一次设计的第一和第四份任务单从本质上来说背离了任务单设计的初衷,没有起到良好的导学作用。
   对这两份任务单的修改和使用情况分别如下:
   学习任务单(一)
   1、大声读课文,读准“慰藉(jiè) 一瞥(piē)”等字词,读通句子。
   2、思考:(1)在大人和孩子们的眼中,天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针对第9小节作者的感慨,你有哪些疑问?
   使用情况描述:
   在导入课文之后,我向学生呈现了任务单(一),通过指名读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任务单的内容。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同时根据任务提示进行着思考:○1在大人和孩子们的眼中,天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针对第9小节作者的感慨,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围绕任务单进行自学的过程中,我分别选取了两名学困生和两名绩优生进行观察,他们都能够认真地、目标明确地进行自学。两名学困生还不时抬头阅读任务单的内容,然后重新投入学习。在指名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都能够读准“藉、瞥”的读音,教师没有重复指导;交流思考任务的时候,学生反应积极,尤其是针对最后一节进行质疑,大多数学生举手,并提出了诸如“为什么这里的天窗要加引号?”“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等质量较高的问题。
   学习任务单(四)
   仿照课文,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
    基础任务:完成第一个分句
    挑战任务:完成所有内容
   北风呼呼叫的冬天,当你被寒冷逼进屋里的时候,小小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透过那小小玻璃,你会看见 ,你想象 ;你会看见 ,你想象 ;当你看见 ,你会想象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丰富起来!
   使用情况描述:
   该任务单是课堂教学最后阶段呈现的。课后统计,班级46人中,能写出一个分句的有28人,占60.8%,能写出两个分句的有13人,占28.3%,能全部完成的有5人,占10.8%。从统计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合理的基础上写出一到两句富有想象力的句子来。如有学生这样写道:“透过那小小玻璃,你会看见 那玻璃上越积越多的雪花 ,你想象外面已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还有学生这样写道:“透过那小小玻璃,你会看见一片枯叶落在玻璃上又迅速消失 ,你想象无数的黄蝴蝶般的枯叶漫天飞舞着。”
   分析与反思:
   修改后的任务单(一)从学情出发,抓住了课文中学生可能读错的字音,通过指名读任务单的方式带领所有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强化了“藉(jiè)、 瞥(piē)”的读音,因此,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
   此外,改进后的任务单(一)从大人和孩子两个视角出发,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针对第9小节作者的感慨,你有哪些疑问?”这一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引发了学生思维,促进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渴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修改后的任务单(四)和第一次任务设计的目标是相同的,即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但它与原先的任务单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1、修改后的任务单(四)紧扣《天窗》的写作形式创设语境,以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采用抒情式的笔调创设“寒风呼啸的冬天”这一情境,与课文四——六小节的写作结构相同,语言风格类似,容易引起学生知识的迁移。
   2、修改后的任务单(四)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力,提出基础任务和挑战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练习,也为他们提供了尝试突破的机会,更容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
   三、研究体会
   通过前后两次任务单的设计和使用情况的比较,我发现,设计使用学习任务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充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低之分,但他们都有内在的追求成功的渴望。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其中,让更多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任务单的时候充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贴近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针对同一练习在任务单中提出不同的达标要求,可以将某一实践活动的步骤在任务单中罗列出来供学困生参考,通过这样的方式予以存在能力差异的各类学生尝试获得成功的条件。
   2、 要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合适的支架
   学习任务单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支架,这里的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袖手旁观,教师要在任务单中给予学生自学必要的帮助:可以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信息环境,可以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活动情景,可以将自学所要采取的方法、步骤呈现在任务单中,为学生搭建自学的阶梯,提高自学的效能。
   3、 要有足够的驱动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单设计的立足点是把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转移到“为学生的学”上,并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作为检验教师的设计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因此任务单的设计要难易适度。过多容易的任务会使学生长时间处于低水平思维状态,他们,尤其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过多的难度偏高的任务则对学生的思维带来压力,尤其易增加学困生的挫折感。因此,任务单是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情,设计难度适中的任务,这样有利于为各层次学生都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最后我想说,学习任务单只有充分考虑学情,设计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为学生搭建向上攀登的支架,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点评:
   夏老师将“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使用,作为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载体、抓手,其实践价值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我尤其欣赏夏老师对任务单本质的认识以及探索。为了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当第一次设计的任务单在教学实践中效果不甚理想时,夏老师敢于否定,善于改进,在修改的基础上再实践。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再反思提炼,获得三点启示。因此,这样的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做出来的。
   根据教学新理念,实施教学新行为,追求学生完整、有效的学习,这是青年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夏老师正走在这条路上。感谢培训班的导师。也希望夏老师在教育研究的道路上保持谦虚谨慎、积极进取的姿态,收获更多的果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