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走一半诺贝尔奖的德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紫色梧桐318 2018-05-08
拿走一半诺贝尔奖的德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微信上一朋友今天困惑地问我:
 

早期教育是必要的吗?我听过别人说,德国人就禁止给孩子做学前教育,可是人家教育出的孩子,却拿走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我记得心理所的张侃老师在今年业内的“科学早教发展高峰论坛”上,也提到这个话题。当时他是这样说的:
 

说德国有法律,在上小学之前任何人从事早期教育都违法。我想,这个说法既准确,也不准确。准确在于,人家对早期教育是有要求的,不能仅仅是背背东西,填鸭知识。德国人其实对自己的哲学、历史很骄傲,他们不允许对孩子进行这些违背人的本性的培训行为,如有发现,就是违法。
 

不准确在于:人家禁止的是“教授任何科目的专业知识和培训”,而非禁止早期教育。尤其我们要搞清楚,早期教育,它是科学的,合理的,有讲究的。

 

那之后,我专门去了解了一下“德国人禁止早期教育”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最早的时候,是大家在博客和微博里传出来,依据说是德国基本法第七条。懂得德语的朋友可以到这个网址http://www./gg/art_7.html上看看。

 

这个基本法第七条,到底说了什么?其实法条中禁止的,是为中学做准备的收费学校,专门为贵族、有钱人而设。政府为了保证社会教育体系的公平予以取缔。这就是基本法第七条的语境。

 

至今德国还有一种叫做Vorschule的学前教育机构,父母仍然可以在它和幼儿园之间做出选择。

 

稍微去了解下学前教育的历史就能发现,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福禄贝尔1837年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这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幼儿教育机构,德国成为幼儿园的发祥地。

 

一个拥有优秀的学前教育传统的国家禁止学前教育,岂非笑话?

其实我们之所以有误解,是因为把“早期教育”一词,理解的狭窄了。

首先,市面上那些为了学习技能而存在的,不叫早期教育,那叫培训班。

其次,早期教育,绝对不是和玩耍对立的。通俗点说,早期教育就是为了教会新手父母,如何更好地陪孩子玩儿,如何玩得更健康、更能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根本规律。

 

所以,如果父母能够保证陪伴孩子的时间和质量,那么去早教机构去上课甚至都是没必要的。国内的早教中心之所以受到父母们的欢迎,就是因为在中国的国情下,许多家庭没办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亲子相处时间。同时,现在大城市里孩子游戏和探索的空间实在太有限,所以早教学校成为了一个合理的弥补孩子成长的地方。当然,早教学校教育的主对象,其实也该是父母。谁也没法取代好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而家庭教育,也是所有早期教育工作者真正应该关注的课题。

 

下面,我分享一些德国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理念,也许从中我们能够发现,为什么这个给人严谨甚至刻板印象的民族,能够培养出那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一次覆盖全球许多国家作的关于“你最希望造就下一代什么样的品质”的调查中,素以尊师重道而享誉世界的德国人却把“注重学识”这一点排在最后。但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外在的知识量不断猛增,知识是传授不完的。所以在现代德国教育的价值取向中,重视的是孩子自身的主体性,唤醒他们处于自然状态的灵魂,陶冶他们的精神,最终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全面发挥出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学识,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学识。

 

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要从人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人作为个体的创造力、价值感的觉醒。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力量,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恰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低龄儿童的美术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美的教育,是情的渗透,是爱的流露。儿童的教育真的是不同于青少年的教育!!

 

 

“即使我是你的母亲,也没有权利勉强你去做你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分享两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进一步看看德国人的家庭教育细节吧:


【故事一】

 

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讲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天,母亲问他:“你愿不原意跟我学美术?”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对学美术没有兴趣,可是他担心一旦拒绝母亲,母亲会不高兴。他只好低头不语。母亲笑着说:的沉默已经给了我答案,但是如果你响亮地对我说‘不’,我会更高兴。为什么不说呢,即使我是你的母亲,也没有权利勉强你去做你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基本上,这个时候中国父母又是如何做的呢?当孩子嘴里说出“不”,或者孩子沉默的时候,父母感受到绝对不会是喜悦而是沮丧。那么多的“别人家孩子”做参照,自己家孩子不学怎么行呢?

像之前微信上一位妈妈焦虑地问我:
 

老师,我儿子现在六周岁了,发现他学东西总是比同龄人慢一些,担心他以后读小学跟不上。在外面上兴趣班,老师反应他跟不上其它同学的节奏。幼儿园老师也反应他学东西比别人慢。
 

在跟妈妈进一步沟通后发现,其实孩子很喜欢做手工,每天还帮妈妈烧菜,不让孩子做还生气。所以说,每个孩子在这个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愿意,父母总能从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到闪光点。尊重孩子的喜好,尊重他们的思考和选择,尤其尊重他们捍卫自己利益的举动,所有这些,都是父母需要懂得的。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社会里,一个具有自我、独立意识的孩子,远比一个只懂得服从的乖孩子更能应付复杂的社会挑战。

 

【故事二】
 

德国前总理科尔小时候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显得比别的孩子慢一拍。小伙伴给他贯以“笨虫”的称呼。

他曾经哭着问父亲:“我笨吗?我什么事都做不好吗?”

父亲大声回答他:“昂起头来,别的孩子能做好的事,你一定也能做好,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

父亲专门带着科尔去看海,指着一群正在海滩争食的鸟儿说:“你看那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时,小灰雀总能迅速地离开,它们拍打两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的还是它们。”年幼的科尔虽然没能完全理解父亲的话,但是他从父亲那里获得了不少的信心和鼓励。他开始试着去做以前认为自己无法做好的事情,试着在课堂上勇敢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试着在集体活动时站在队伍的前面。

 

有一句话,德国人家喻户晓:“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

德国人向来不缺乏出众的天才,但与此同时,德国人似乎更注重勤奋坚毅的精神与后天的投入。因为这些是让庸才变为天才,让常人获得卓越成就的关键力量。
 

因此,德国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从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儿,而是给予孩子前进的力量和信心。孩子的自信心,首先来自父母的肯定和鼓励。而肯定和鼓励应该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不是只有孩子考试得了满分,钢琴过了八级或者获得了什么奖学金之后,才给孩子认可。哪怕孩子这一次的考试成绩比上一次多出来一分,父母也应该为这多出来的一分高兴。

看到孩子的进步,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励孩子做出的尝试,才能帮孩子建构强大的自信心。

 


“先教育自己吧,然后再用你成为的样子去影响孩子。”

 

如张侃老师所说,德国人真珍重他们自己的文化历史、哲学、音乐等优秀传统。

 

当德国的孩子走在大小博物馆的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的人流当中,很快会被人们严肃认真的求知态度所感染。社会环境对孩子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孩子身边的成人是重物质享乐、还是重精神学识上的收获,通常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取向。

 

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曾说过:“先教育自己吧,然后再用你成为的样子去影响别人。”我们同样可以说:“先教育自己吧,然后再用你成为的样子去影响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精神关怀所带来的幸福感和安稳感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所不能代替的。与孩子的沟通不能只依靠冰箱上的便条,父母与孩子平常投入地谈心、游戏和手拉手等交流是孩子不可缺少的心理营养。

 

 

设立家庭会议,让爱流转

 

心理学家们的提议是,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家庭沟通交流的关系,应该改变“父母是决策人,孩子是接受者”这样僵化的家庭角色的分配。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进行角色交换,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对他表述的愿望予以积极的辩解。当孩子能够参与讨论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问题时,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关自己教育的反馈信息。

 

孩子从三岁起就可以加入类似于家庭会议这样的活动,“其他群体成员所讨论的东西,尽管孩子还不能每一个字都懂,但是孩子已经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人们互相间怎样交谈,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功的家庭沟通,应该注意以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和尊重。理解要求父母子女双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关怀不但要存于内心,更要切实付诸于行动;接纳要求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懂得欣赏人们身上的优点;信赖是要做到既信任别人也信任自己;而尊重是指尊重他人、特别是孩子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


 

在德国同时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甚至连家庭主妇和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德国人把近期和远期的大大小小的约会,计划,公事私事等生活日程都预先记录在其中,所以有人也把德国称作是记事本的社会,人们在作出决定之前多半会参阅一下自己的记事本。
 

也许有的人认为按部就班的生活太过枯燥呆板,可能还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人手一本,但是德国人却认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同时更关系到对待生活的严肃态度。

德国人认为与时间形成的散乱的关系反映出其自身的杂乱无序的状态,所以很早就会锻炼孩子过一种有计划的生活,孩子学习分配他的零花钱、支配他的时间,完成他的学习任务,发挥他的兴趣爱好,其间形成一种井然有序的关系。而他们认定,笔记本有助于孩子更加准时、守秩序、爱清洁和准确,同时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采取一种鉴别的态度。
 

孩子在周密地设计自己的时间,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其自身的周密设计。由此可见德国人帮助孩子确立面对生活的理智观念,并非是要把他们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而是要让他们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更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