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分为四个部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模型和小技巧。 1.基本知识 比如各种概念各种公式各种单位等 比如场强,定义式是F/q,然而E其实是由场源决定的,高中类似的定义式、决定式很多,要分清楚。 比如磁通量有没有n,感应电动势有没有n? 还有各种物理学史 这部分不清楚,神都帮不了你。 2.基本方法 高中物理基本方法真的很有限!!属于一以贯之的那种!! 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速度的分解等等 比如受力分析看起画起图来简单得不得行,然后什么共点力平衡,动态平衡…这些都属于受力分析 感觉很多人自我感觉这块掌握得很好,最后还是死在这里。 3.基本模型 这个属于四个最重要的!!!最重要的!!! 小船过河模型!传送带模型!叠放体模型!!等等!!自己摸着良心问,你是不是每次都在这里栽了!!! 题里面的终极BOSS都是这里出来!!! 4.小技巧 小技巧说白了就是一些一般性的小结论,不是什么科学真理,就是为了做题快。 我说的小技巧不是什么万有引力里面各种乱七八糟的导出公式。 比如斜面上摩擦力做功只与下面那条边长度有关,等时圆什么的 纠错本 纠错本一定是建立在你做了大量题以上的!!!做一道,不会就粘!! 来说说纠错本的分类,只是我个人建议 基本模型有一类,基本方法也含里面,留个旁栏,写明哪类模型哪种基本方法,过不了多久你就惊奇地发现你有一类题在不停地错…接下来该怎么做就不用说了。 小技巧有一类,这一类每一项需要一个题就够了,小技巧有很强的特征性,通常只有选择题里面的一个选项。 还有一类题就是见招拆招的那种,没有典型模型,纯属考你基本方法。这类题就可以按课本中的大板块分:力学,运动学,动力结合,恒定电流,电磁感应,还有非主干知识(万有引力,光学,机械波等等) 最后一类是压轴题! 这里的压轴题指的是那种偏难怪的题,不是用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型就能解决的题,说白就是拼智商。这种题你考场上是不会做的,但是下来可以尝试一下,实在不会就放弃,也是留在纠错本上以后试试。 第二个部分是考试技巧 出题老师不是白痴,不可能来一套全年级都满分的试卷,所以肯定有一部分题你在有限的时间內是没法解决的!多了,这套卷子就难,少了就简单。 先说整体,一套试卷无论难易,都要把选择题磨完!! 理选择题通常要花15-20分钟左右,如果遇上难题,也不能超过30分钟。 实验题我通常在10分钟之内都能搞定。 三道大题也是30分钟内 下面两种情况都是指整个板块,不是某一道题。 选择题难? 1.排除法 有时候错误的答案很明显,但是正确的大题如果你想算出来恐怕不是两分钟的事 2.多选只单选 多选一般有一个正确答案能秒出,但是另一个很难。选出第一个就走人,30秒拿3分也不算亏吧。尤其是在大题也很难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真的屡试不爽。 大题难? 简单的大题就是你读完题就能列公式,列一个算一个答案,弯都不转就出答案。 难的大题就是你读不懂,始终觉得条件不够。 我觉得大题难无非就是多过程多物体,遇上这种,只看一个物体,千万不要想着A又想着B,只看一个物体找过程,使劲列方程。列完A就列B。 通常AB之间有联系,如果你找不到联系,就把列出的方程写在卷子上,主干方程写前面(比如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细节方程写后面(就是主干方程里某个未知变量的求解)列完就走人,这道题一半多的分都在手里了。如果找到了AB联系,我考试的时候也不会算了,毕竟七八个方程,理综那么短时间也是有压力。这个看个人情况。 方法看似简单,不过很有效果。你去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习惯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解题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好多,对考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
|
来自: 昵称52216650 >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