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楹联的写作技巧

 杏坛归客 2018-05-08


          文/玉衡


楹联的基本常识

我国最早的一副楹联,通常认为是五代学士辛寅逊的“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最初这副楹联是题桃符板于寝门的,到了宋朝,才开始题于楹柱。由于汉字的单音节特点,我国文字很早就形成了独特的对偶形式,《诗经》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秦汉瓦当的“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等,都是对偶文,虽然还没有形成严格的对联形式,但已经具备对联的雏形了。

楹联的特征,是上下联相对,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字数相同,二是内容相称,三是平仄相反。字数相同,不仅仅指上下联的字数相同,还指两句相对应的词的字数相同,比如曹植的“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这一联上下句都是五个字,字数相同,“名都”对“京洛”,“多”对“出”,“妖女”对“少年”,相同性质的词也都是字数相同。内容相称,就是所对应的词的意思要有联系,同时为着一个主题服务。平仄相反,就是所对应的词的平仄,正好相反,才是好对子。

 


楹联的种类

楹联最初只有五字对和七子对,由于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深受喜爱,也因为赋体文学的发展和强势影响,对联逐渐又出现三字对,四字对,六字对,等等,甚至出现长对,昆明大观园楼古今第一长联180字,比较震撼。但长联的特点还是把长句分成若干个短联,所以掌握好短联是关键。

此外就内容分类,楹联又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节日联,门联,职业联,名胜联,堂联,书画联,寺庙联,庆贺联,学术联,题赠联等等。

就艺术形式划分,可分为集句联,叠字联,顶针联等等。

楹联常用专业术语

上联:指楹联的前半部分,仄声收尾。悬挂于楹柱的右面。

下联:指楹联的后半部分,平声收尾。悬挂于楹柱的左面。

出句:也称“出对”,指先出来而让人续对的句子,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如果出的是下联,就要对出上联,反之亦然。

对句:也称“对对”,意思参见“出句”。

全联:指一副完整的对联,包含上下联。

副:对楹联的称呼,不称“一幅”,而称“一副”,有上下联才叫“一副”。

言:指每一句的字数,三字就是三言联,五字就是五言联,七字就是七言联。

联脚:上下联的尾字,就是联脚。

句脚:长联中,每一句的尾字,称为句脚。

楹联的写作

初学楹联,要先学工对,先解决平仄问题。

首先,要有一定的音韵知识。无论是学写诗词还是楹联,先要确立一个音韵系统,因为古音系统和今音系统的四声分类是不同的。

声调,是汉语的主要特点,正因为汉字有声调,才能构成这千变万化的音声系统,当然难点也就在这里。今音系统,分四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其中,一声二声,为声。三声四声,为声,这是使用今声系统所要掌握的汉字平仄规则。

如果要使用古音系统,就要掌握古音韵,古音韵也分四声,“平、上、去、入”,其中“平”又分“阴平”和“阳平”,基本上相当于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古音韵中的“平”就是平声,“上去入”在古音系统都是“仄声”。掌握好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就可以写对联了。

今音系统,只要普通话发音准确,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如果想使用古音系统,那就要好好在《平水韵》上下一番功夫,尤其是入声字,比如蝴蝶的“蝶”,家屋的“屋”,在普通话中分别是二声和一声,属于平声字,但在古音系统中,都是入声字,入声字是属于“仄”。这些都是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当代对联撰写,这两个音韵系统都是可以用的,但不能混用,要么用古音系统,要么用今音系统,否则就容易被指责出律,出律就是平仄不对应,就是不工。平时自己对对也就算了,一旦参加楹联展之类的大赛,评委们对联语的平仄会格外严格,一旦出律,字写的再好也是枉然了。所以,一定要具备一定的音声音韵知识,为自己的楹联撰写服务。

掌握了字声的平仄,就可以开始撰写对联了。首先是出句的问题。

如果是自己撰写的对联,我们首先想的就是出句,以七言句为例。七言句一共七个字,那么哪个字用平声,哪个字用仄声,就大有讲究了。作对联为什么要讲究平仄?就是要讲究音韵美,要平仄交替着出现才够美感,才有韵律。因为汉字是单音节,一般的重音都会放在第二个字上,因此重要的音节会依次出现在二、四、六这个位置,如果这个位置的字平仄交替着使用,那么这个句子就会具有音乐美。比如“欢天喜地”,第二个字“天”是平,第四个字“地”是仄,读起来非常舒服。如果换一种说法“欢喜天地”,“喜”是仄,“地”也是仄,读起来就很不爽。再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偶数位置的字分别是“个、鹂、翠”,这三个字就分别是“仄、平、仄”,读起来就很响亮。(鹂是二声哦^_^)

所以,我们在出句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偶数位置的字,并且平仄交替着出现,就完美了。然后对句的偶数位置的字,和出句正好相反就可以了。这些地方完成了,句尾就不是问题了,句尾只需要注意,上联是仄尾,下联是平尾,就可以了。

完成了平仄的对仗,之后再来考虑词性的对仗。这个虽然有些难度,但也是对联的基本功,不容忽视。

在词性的分类上,古人和我们现在有些不同,古代只分“虚实”,现在我们分类更详细了,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颜色词,方位词,虚词”等等。作联语时,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这才是工对。名词和动词是不能对应的,但如果遇到没办法的时候,动词和形容词倒是可以对应,这个是可以被允许的。

除了词性的对应外,词的结构、节奏点、字数,包括长联的句数,都要一一对应,才能称得上工对。

宽对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和工对,也并无明显界限,有时候为了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尤其涉及到专有名词的时候,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时候,个别字会有出律的情况,如果意思和意境极好,也可以姑且存之。

此外还有流水对,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是流水对,上下句合起来才能说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单句是不成立的,这种流水对相当高级,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技巧,不容易得来。

还有借对。如杜甫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二字,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此处的“寻常”,既为平常之意,又借来数词以对后面的“七十”,十分巧妙高级,也是非常人所能及的。

 

 

掌握了这些基本点之后,就是提炼主题和思想,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这个直接关乎创作风格,其实还是对作者自身的文化要求,多阅读古诗词、古楹联。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名联鉴赏辞典》,对古代优秀对联进行赏析,对初学者撰写对联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除此之外,古人为我们提供了好多声律启蒙读物,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等等,都是很好的偶对启蒙读物,大家要想写好对联,多读这些书是大有好处的,里面的字句对应,有些甚至可以直接镶嵌进去,省了好多力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