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下这14家企业都是哪些,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7年世界500强排名中,瑞士有14家企业上榜,分别是:雀巢公司、嘉能可公司、苏黎世保险集团、罗氏公司、诺华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瑞银集团、ABB集团、安达保险公司、瑞士信贷集团、Coop集团、Migros集团、拉法基-豪瑞集团、德科集团。除了雀巢公司,我们比较熟悉外,其他的好像都不是那么大名鼎鼎,但实际上这些公司在业内都非常厉害。嘉能可公司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罗氏公司和诺华公司主要是涉及医药领域,ABB集团主要是电力和自动化领域,Coop集团是瑞士的零售业巨头,Migros集团是瑞士最大的零售商,在瑞士国内的知名度相当的高,拉法基-豪瑞集团主要是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等建材产品,德科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其余的5家都是银行和保险等金融行业。 那瑞士不是钟表之国嘛?怎么没有瑞士的钟表企业入围财富全球500强?这主要和钟表行业的经济体量有关,总部设在瑞士伯尔尼州的比尔市的斯沃琪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钟表集团,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劳力士集团是瑞士第二大钟表企业。瑞士堪称全球最稳定和发达的经济体之一,精密仪器及钟表、机械及电子设备、化学制品以及药品医疗产品等制造业发达,银行和保险业也非常发达。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内瓦是很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比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难民署、世界经济论坛、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等,一些跨国公司(比如上述14家公司)的总部或者欧洲总部都设在了瑞士。 一个国土面积仅41000多平方公里(瑞士的平均海拔约1350米),国土的近七成为山地,剩下的基本为高原,有“欧洲屋脊”之称的国家。并且它还是个内陆国,矿产资源匮乏,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笔者认为有三点,“工匠”、“中立”、“开放”。瑞士的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瑞士的农业生产条件一般,瑞士的先民们很早就意识到自身的经济条件改善和国家的发展就得靠工业。从瑞士钟表业就可以看出,瑞士人有很强的工匠精神,手表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小、最坚固、最精密的机械之一,钟表并不是起源于瑞士,但瑞士人却把它发扬光大,1845年之前的在制表工艺几乎全靠手工操作,1845年之后才有了制表机械,开始批量生产,一块小小的手表凝结的是瑞士人对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 第二“中立”,环顾四周,北面是德国、西面是法国、南边是意大利、东边是奥地利,其实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历史上也是一个军事强国,在历史上,瑞士四周可谓皆虎狼。1291年,下瓦尔登、施维茨、乌里3个州结成瑞士永久同盟,这成为瑞士独立的开始,随后的时间里,又有一些其他地方加入了瑞士。在1499年,瑞士已经取得了实质独立。1515年,在战败给法国后,瑞士从此开始了中立政策。历史上瑞士的雇佣兵团就名声赫赫,战斗力极强,并且瑞士奉行全民皆兵的政策,这种中立可谓一定程度上的武装中立。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此后无论欧洲列强打的再欢畅,瑞士从未卷入任何战争,此后也从未有任何国家入侵过这个“全民皆兵”战斗力强悍的国家。瑞士可谓国家中立制度的鼻祖,这种中立保证了瑞士的长期稳定,再加上历史上实行的为银行客户保密的制度,瑞士的银行业和保险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过随着美欧等国的施压,瑞士银行这种为客户绝对保密的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了历史。 第三“开放”,瑞士本身就是个多种群的国家,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拉丁罗曼语4种语言均为官方语言,居民中讲德语的约占63%。德意志人、法兰西人、意大利人以及拉丁人(罗马人后裔)长期在一起共同生活,虽然有不同的语言,但是大家有着共同的国家认同,那就是大家都是瑞士人。在如今瑞士800多万人口中,来自欧美以及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口大约占了四分之一。由于瑞士国内市场的容量较小,主要的工业品比如钟表都是主要供出口。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开放”一直都是瑞士这个国度一个显著的标签。瑞士很多公司的创始人都是外国人,或者是出生于外国后来获得瑞士国籍的瑞士人。在2015年瑞士新设立的公司中,约三分之一的公司创办人拥有外国护照。全球最大的钟表集团斯沃琪集团的创始人海耶克先生就是出生于西亚黎巴嫩的贝鲁特,1949年移居瑞士并获得瑞士国籍。笔者认为“工匠精神”、“中立政策”、“开放包容”这三点,成就了瑞士这个面积不大的欧洲内陆国今天的巨大成就。 欢迎评论与关注,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