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深海之星ccpsl0 2018-05-08

近期,山西平陆张店镇和陕西礼泉的社员反映:近两年来桃疮痂病在红不软等中晚熟品种上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影响商品果率。

 

一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在枝梢病组织内越冬,翌年4-5月份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春末夏初的降雨是影响该病能否大面积发生的主要条件。5-6月份多雨潮湿,7-8月份发病严重,造成病害大流行。分生孢子萌发的芽管可直接穿透寄主表皮角质层面入侵,在新梢及叶片上潜育期25-45天,果实40-70天,遇到适宜条件即可形成为害。

 

二、综合防治技术。根据桃疮痂病“病枝越冬,初侵染早,潜育期长,发病较晚”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应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

 

1、栽培措施。毛桃较油桃发病率低,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发病率低。选用良种和套袋栽培是预防中晚熟桃感病的重要措施。

 

2、消灭病源。萌芽前清除桃园地上的枯枝落叶,集中深埋,变废为宝;冬剪时人工剪除越冬的带病枝梢,消灭越冬病原菌。

 

3、喷药防治。喷药防治必须抓住三个关键期,①现蕾期:21%旺泉200-400倍;②谢花后至7月底:交替使用70%宝叶丙森锌800倍,20%爱可2000倍,25%吡唑醚菌酯1500倍,5%贝博氟硅唑1000倍,25%戊唑醇2000倍。三唑类药剂对果个有一定影响,应避开幼果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