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分享的是来自浙江湖州市安吉县政协的一则提案,名为《关于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议》。之所以分享,是因为该提案中提到关于该区域消毒供应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国范围都具有其普遍性。 提案中,政协委员非常直接地指出了区域内消毒供应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建议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思路。类似的提案,两年之前,湖南省政协委员也有专门提过。小编认为,目前中国很多地区的消毒供应现状差强人意,提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客观性、普遍性、长期性和紧迫性的。 区域化、规模化、集中化、信息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可以很好的解决政府面临的问题,当然包括政府和医院关心的资金投入、患者安全和行政监管。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以及鼓励支持发展独立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产业政策的陆续发布,政府、医院和医院都在转变思路、换新观念。我们坚信,独立的第三方消毒中心必将迎来其发展的春天。 关于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议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又叫超级消毒供应中心(Supper CSSD),指那些具备对所在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医院、门诊、诊所、保健机构等)的全部可复用医疗器械进行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功能的消毒供应中心。2016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等3个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消毒供应中心(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专业化、集中化、信息化成为现代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趋势,如县人民医院顺应这种趋势,消毒供应中心改建投入后在功能配备、硬件设施、管理能力等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县域内医疗消毒供应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其潜在医院感染风险令人堪忧。当前,我县域内消毒供应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消毒供应资源缺乏有效利用 消毒供应的优势资源集中在二级医院;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和门诊部数量众多,分布分散而其消毒供应工作硬件不达标,软件不完善,功能不齐全,消毒供应室在建筑面积、布局流程、内部设施、人员配置等方面均难以达到国家消毒供应室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重新、改建、扩建。 二、设备陈旧不能按时更新维修 除了县内几家二级医疗机构以外,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个体私营诊所等医疗机构其消毒灭菌物品用量普遍较小,但医疗器械灭菌要求标准却不能降低要求。按照标准来重新、改建、扩建消毒供应中心,势必会造成总投入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下的结果。有关资料表明,如一家卫生院新建供应室成本支出约30—50万元左右,不包括运行维护成本。 三、专业人员匮乏 随着消毒专业设备日益更新,要求操作人员既要会操作会维护,又要掌握消毒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而目前在消毒供应工作岗位上的人员有的是从临床护士转到此岗位的,有的是工勤人员,轻视消毒供应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是普遍存在。另外,由于医疗机构自身经营的原因,会尽量控制或减少人力成本支出,精减压缩管理人员最终导致没有专职或由身兼多职的人员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难以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要求。 四、存在医院感染隐患 由于消毒灭菌不彻底造成医源性感染,导致医疗纠纷发生仍不可避免。更令人堪忧的是即便已造成了医源性的感染,现有的质控体系也无法追溯问题的源头,一旦暴发群体性院内感染,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对此,建议如下: 一、成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 建议在县域内建立若干家统一可对外配送的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取消卫生院、民营医院、个体私营诊所等医疗机构现有的小而散的消毒供应室。这样既可以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又可以减少浪费及环境污染、关键是更加规范落实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最终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标准》的要求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设置必须有合理的布局,合理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顺利供应的前提条件。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工作流程,专业的工作团队,优质的设备资源,规范的清洗、包装、灭菌的质量监测,先进的电子质量追溯系统,来加强消毒供应工作各环节的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使各使用单位可复用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下送工作有序进行,无菌物品和手术器械合格率达到100%。 为了公平竞争,可由县卫局牵头设立统一的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标准,由各家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自行申报,在申报符合条件的范围内选取几家县级医院消毒供应室转化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 二、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转化升级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申报成功后多数需要进行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应对提升改造工程进行预算后,设立专项资金一次性投入。同时预算每年各中心投入后运行及维护成本,包括物流成本每年度进行核算,以确保运行顺畅。 三、确保区域性中心改造后续运行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确保区域性中心改造后续运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在县内医疗卫生行业中的地位属性和责权。理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与卫生院、民营医院、个体私营诊所等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应出台相应的制度来创建二者之间互利互赢的局面,可明确由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向其提供购买服务,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建立可追溯的质量体系 因涉及到质量环节和当事人责任认定追溯上存在的难度,目前先进的质量追溯体系正在推广使用。因此,有必要在建立区域性中心同步建立功能强大的质量追溯体系,实行集中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为确保区域内加盟的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质量和数量准确无误,把器械的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环节纳入系统管理。在区域系统内设定子功能系统,包括消毒供应的数据库管理、去污区管理、清洁区管理等管理系统。通过发挥系统功能,实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追溯体系。(钱雅琴、顾岳炎、李华峰、章平富、鄂荣梅、沈峻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