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让中华古乐走进新时代南阳社区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5-08

 在今日今时,如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南阳一群人沉醉,他们陶醉于中华古乐的优雅,痴迷于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7年12月24日,医圣祠举办的“仲景娇耳节”的古琴雅集上,琴家朱晓英古琴含蓄恬静,小琴童郭玥铭的弹奏的《良宵引》也颇有意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宛如春风拂面而来。古琴在沉寂了数十年之后,再度在南阳的文化舞台上悄然兴起,走进新的时代,走进我们的幸福生活里……

在一个幸福的晚间,南阳著名文化学者张兼维与林猛、朱晓英琴箫合奏《龙岗吟月》,古朴深沉,恍然间拉近了历史的时空,走得更远……

醉心玉乐器,他创新传承着南阳古乐文化

“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发现也是一种很美好的事,这种相遇是天赐良缘。”张兼维如此评价他与林猛的相遇、相识、相知,“林猛很特别,他是一个特殊的音乐文化表达者,就在那儿默默地做,做成音乐与南阳传统文化及玉文化相结合的一个亮点。”

林猛不善言辞,喜用音乐表达庙堂之音,曾组建团队在北京天坛演奏祭雅乐。回南阳后,重组汉乐团,用编钟、编磬、箫、笛、笙等古老乐器演奏中正平和、宏大磅礴的中州古韵,成为南阳祭拜先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雅乐,是古代祭祀、朝贺、宴飨、大射等大型典礼时所用的音乐,在礼仪中更是承担了增强仪式庄严感、传递文化价值观的作用,是中国礼仪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林猛说。

一管竹箫,低沉婉转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林猛精通琴、箫、笛、笙等古老的传统乐器,也带动了一批热爱古典音乐的有情怀之人,开始抚琴玩箫。他自己做箫,一根普通的竹子在他这个高超的演奏者手中,被赋予了醇厚清韵的灵气,音色品质俱佳。他巧妙地将音乐艺术与南阳玉雕融为一体,雕琢的玉箫、玉笛、玉笙、玉埙、玉唢呐,以及以玉作为主要构件的民族乐器,音韵宽广、金声玉振、别具一格,集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于一身,深得中国音乐界大咖的赏识。

“创新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必然是有着历史的渊源、传统的传承,有着时代的冲动和情怀,跟着时代的需要走。林猛的创新是音乐艺术与南阳玉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新表达。”张兼维说。

琴声悠悠里,她想让古琴融入南阳人的幸福生活

在白河之滨的一片宅院中有个琴坊,时有琴声悠悠,熏香袅袅。坊内悬琴数张,藏书在架,时有佳客,清谈助兴。在这里,可以学琴,可以喝茶聊天,无论年龄大小、职业如何,已然成了古乐爱好者弹琴、交流的一个地点,也是南阳为数不多的文人雅聚之地。主人朱晓英有着东方温婉典雅仕女的韵致,带着古琴走在南阳的文化舞台上,传播古琴艺术儒雅的琴风,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

朱晓英师从古琴大师龚一,先生为她题字“光大琴学,视为己任”。“起初还颇有疑惑,直到近年才明白老师题字的真正含义,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朱晓英笑着说。近几年,朱晓英秉承龚一先生“指法正、琴声正、不炒作”的教诲,在习琴的路上怡然前行。她研究古琴曲,一音一段一句,用琴人和文化人的耳朵与感悟,探讨着如何挖掘出古琴曲的古典雅意和现代人的感动。她与张兼维搭档,将古琴与朗诵结合,古风古意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与博大。越来越多的人被古琴吸引,企业家、公务员、老师、医生,各行各业;60后、70后、80后,乃至00后,各个年龄段。古琴爱好者杨蕾说,“无论是听古琴还是弹古琴,都能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

朱晓英每周都会抽出一下午时间到市十五小给参加古琴社团的孩子们上课,普及古琴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她说,中国古乐也要走进新时代,为时代而弹,为新时代而歌。

游走文化间,他写下了古琴曲《龙岗吟月》

一张古琴,两管竹箫,听丝竹之音,袅袅而来,平添几缕风雅。琴棋书画,唯独“琴”,曾在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舞台上沉寂数十年,南阳亦是如此。如今,伴随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在朱晓英、林猛等一批古琴人的推动下,不过五六年的时间,古琴已登上南阳文化舞台,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他们携琴箫在读书会、诗歌朗诵会、联欢晚会等南阳众多的文化舞台上演出,举办古乐雅集、新春音乐会极具风雅的活动,吸引了大量不同年龄段的欣赏者。古乐文化也日渐蓬勃,变成了一种高雅的时尚文化,也有了传承与发展的良好基础。

张兼维游走在南阳文化界,发掘着南阳文化的伟大和力量,关注南阳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当这一批古琴人飘然出现在南阳文化圈里时,我是既惊喜,又欣喜。这就是文化复兴。作为一个南阳文化人,我愿意成为‘推波助澜’者。”张兼维说。他填词作曲的《龙岗吟月》是南阳第一首原创古琴曲,用古老的艺术形式解读诸葛亮之于南阳文化的意义,表述内心深处的诸葛情怀。“虽是现代人,做的却是古文化,我们要把古文化拿到今天,与时俱进融入新的文化中,而不是重新再做一个文物、再做一个化石。”张兼维说。

“龙岗月,月笼岗。眉目流光,琴榭流觞。白水泱泱,雨带春花乱秋衾凉。云水苍苍,龙图红袖,月印千江。万卷煌煌,一世难思量。青丝飞霜,几度心伤,心涯远方,无语衷肠。几度心伤,无语衷肠。月茫茫,情长长,圆缺为谁挂天上。月茫茫,情长长,冷暖为谁挂心上……”琴箫悠悠,低声吟唱,道不尽多少思量,历史的时空拉得很近,但又走得更远……“他们是传承人,表达者,我只是总结者。”张兼维说。⑦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