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无非两个原因,无一例外!

 果果w65k9gp8te 2018-05-09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弟弟曾国荃的书信中写了以上两句话,他认为,天底下的人无非就是普通人和聪明人,而这两种人失败的原因,正是这两点。

曾国藩: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无非两个原因,无一例外!

曾国藩:你为什么一事无成,无非两个原因,值得深思!

天下之庸人——败于惰

这里的庸人,并不是指愚蠢的人,而是指天底下90%以上没有超凡天赋的普通人,当然也包括曾国藩。

曾国藩的天资并不高,与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另外三位比,更是相当平庸。李鸿章17岁中秀才,左宗棠14岁,张之洞16岁,而曾国藩16岁开始考,直到第七次才勉强考上,名列倒数第二。

传闻,曾国藩年少时,在书房背书,恰巧房梁上躲着一个小偷。曾国藩背了一个下午,翻来覆去一篇文章都没背下来。小偷都看不下去,跳下屋粱,对曾国藩说:“你怎么那么笨,我都背下来了你还不会背。”说完就把文章送头到尾背了出来。

曾国藩: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无非两个原因,无一例外!

曾国藩:你为什么一事无成,无非两个原因,值得深思!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天资确实不高。但曾国藩最终位极人臣,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凭借的就是勤奋二字。曾国藩认为,人不聪明没关系,勤能补拙,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加倍努力,也能做到。人只要有恒心,则事无不成。但如果没有天分还懒惰,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

曾国藩: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无非两个原因,无一例外!

曾国藩:你为什么一事无成,无非两个原因,值得深思!

天下之才人——败于傲

对于聪明人而言,领悟能力强,读书过目不忘,学习能力也强,难免会有骄傲自满的情绪。但自古成大事者,都能保持谦虚的心态。反之,历史上因“傲”败亡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国时期,关羽率兵北伐,引汉水围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然而处理和孙权的外交关系上,却由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最终酿成大祸。话说当时的局势,曹魏一家独大,孙权和刘备只能结成同盟联合抗曹。但关羽内心却看不起孙权,对东吴派来的使臣十分傲慢。孙权有意向关羽示好,派使臣前来提亲,关羽却怒斥使臣:“虎女焉能配犬子!”这一下彻底惹恼了孙权。后来,孙权趁关羽北伐,命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也因此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可以说,关羽败亡的原因,根源就在于其性格的傲慢。

曾国藩: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无非两个原因,无一例外!

曾国藩:你为什么一事无成,无非两个原因,值得深思!

曾国藩认为,人一旦傲慢,就容易滋生自满的情绪,听不进别人善意的意见,自以为是,最终刚愎自用,自取灭亡。保持谦虚,听取各方的观点,才能趋利避害,避免犯错。

普通人戒懒惰,克勤克俭,家业可兴;聪明人戒傲慢,虚怀若谷,大事可成。谨记这两点,人生少走许多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