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扼腕的失败例子

 方远图书馆 2018-05-09

     历史上每一次北仗的失败都足以让人叹息。

       建武元年(317年),东晋大将祖逖带着自己的宗族部曲百余户,拿着不过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自制的兵器,从京口渡江北上,立志恢复故土,行至长江,他敲打船桨,概然而誓: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祖逖有如大江!

     渡江后,他驻扎江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募兵二千余人,随后攻占谯城,打通北伐的通道。四年间,他转战江北,收复河南大部失地,只是自始至终,东晋没有任何支持,而稍有战果,就下山摘桃,派戴渊出镇合肥,都督北方六州诸军,等于要接管祖逊军队。

     没有支持的祖逊最终忧愤成疾,病逝军营, 时年五十六。北伐事业就此靠终,唯余中流击楫的故事在长江上激流传诵。

      三十年后,又一人踏上了北伐的道路,此人东晋权臣桓温。此时东晋进入一个安定的时期,而北方却恰好战乱不已。桓温为树立声望,起数万大军北伐,连战连捷,直抵长安,三辅郡县的百姓听闻晋兵抵达,纷纷带着牛酒来犒师,白发老人泪垂如雨:想不到还能活着见到官军。

      可惜,桓温没有一鼓作气拿下长安,最后军粮不继而退兵。八年后,桓温再次北伐,终于收复洛阳。桓温建议皇帝跟百官迁回洛阳,以壮声威,但大家偏安已久,没有一个愿意回去。不得已,大军回撤,洛阳再度失陷。又过了十三年,桓温第三次北伐,原准备成功之后就受九锡,改朝换代。

     大概他没有当皇帝的命,北伐的大军在襄邑大败,桓温个人因此败而失去了称帝的机会。东晋收复河山的希望再次破灭。

     到了409年,出身贫农的刘裕一路奋斗,成为了东晋最有权力的将军。恰在这时,北方的南燕内部腐败,民不聊生。刘裕决定率军北伐,大军冒险过大岘山隘,克临胊,逼燕都,最终攻破对方都城,活捉南燕国主慕容超。七年后,北方后秦内乱,刘裕趁机再次北伐,大军北上,一路望风而降,最终收复长安,灭亡后秦。

      两次北伐,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山东河南关中诸地,复洛阳,收长安,东晋疆域达到顶点。刘裕也凭此战功,代晋建宋,不过仅仅两年以后,刘裕就去世,其出征北魏计划宣告中止。此后刘裕的儿子宋文帝虽然两次北伐,但时势不再,全部大败而归。

      又过了七十年,南方终于又出神将,南朝梁之白袍将军陈庆之率七千白袍骑兵北上,连克河南诸地,直入洛阳。从其兵力就可以得知,这是一次突袭,其进军神速,败军亦速。因根基不牢,很快就败退南撤。

      自始至终,南朝都没能北伐成功,而到了南宋期间,最让人惋惜的失败当属岳飞北伐,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且以岳飞的满江红结尾吧。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