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文东医案】脑震荡后遗症2例

 昵称31421004 2018-05-09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上一篇:【黄文东医案】三叉神经痛


医案1

 

xx,男,55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73612日)

 

1967年被木棍击中头及背部,当即昏倒,神志不清约半小时。醒后觉头痛,不能安寐。几年来,经常头痛泛恶,失眠,精神较差,纳谷不香。舌质红,苔薄腻,脉弦。脑部震荡以后,肝阳易于上扰,心神为之不安。治以滋阴潜阳,养心安神之法。

 

当归三钱,赤白芍各三钱,辰麦冬三钱,真珠母一两,牡蛎一两,甘菊三钱,钩藤四钱(后下),鸡血藤一两,夜交藤一两,合欢皮四钱。七剂。

 

二诊(620日)

 

诸恙减轻,舌脉如前。原方。七剂。

 

三诊(77日)

 

头痛明显减轻,夜寐能持续5~6小时(以前只能睡2~3小时),近来右胁阵痛,右肩臂有沉重感。舌苔薄腻,脉弦。肝阳渐平,心神得安,但有时气滞胁痛,或血液流行不畅,自觉肩臂沉重。再于前法中加入利气活血之品。

 

原方加旋复花四钱包煎,川芎三钱。七剂。

 

四诊(717日)

 

症已减轻。原方。七剂。

 

五诊(724日)

 

头痛已愈,夜寐较安,纳食增加,二便正常,精神渐振,肩重胁痛已除。仍与养血安神,滋阴潜阳之法。

 

前方去川芎、旋复花。处方带回,继续服之。

 

医案2

 

X,女,45岁。

 

【辨治经过】

 

初诊(1973612日)

 

1968年由三楼跌下,神志昏迷,在医院抢救二天,神志渐清,以后经常后脑痛,右臂痛,肢麻,腰痛,夜寐不安,每晚只能睡2~3小时。舌苔白腻,脉细弦。病起于脑部震伤,引起肝阳上升,心神不宁,脾胃运化不健,湿从内生,络脉弊阻。治以平肝潜阳为主,化湿通络为佐。

 

白蒺藜四钱,赤芍四钱,桃仁三钱,川芎二钱,陈皮二钱,硃茯苓四钱,炙远志一钱半,制狗脊四钱,续断三钱,桑寄生四钱,鸡血藤一两,真珠母一两。七剂。

 

二诊(620日)

 

症已好转。原方。十四剂。

 

三诊(717日)

 

后脑部痛晕较轻,右臂痛麻沉重,面部及上肢浮肿,饮食尚好,病已多年,时轻时重。舌苔腻未化,脉细。肝阳渐平,蕴湿未化,气血流通不畅,络脉为之弊阻。再从前法加减。

 

前方加制苍术三钱,威灵仙四钱,桑枝一两,去狗脊、续断、桑寄生、真珠母。七剂。

 

四诊(724日)

 

头痛晕较轻,左臂及右腿痛麻沉重,胃纳增加。舌苔腻未化,脉细。眼花有黑影。再予平肝潜阳,化湿通络。

 

前方加当归三钱,海桐皮三钱。

 

【按】

 

以上两例,均由头部剧烈撞击之后,脑部震伤,引起肝阳易升,心神不宁,血瘀内停,故见头痛失眠等症。经多年治疗无效,特由内蒙古来上海就医。

 

初诊时,患者精神痛苦,情绪低落,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黄医师用平肝潜阳合祛瘀活血之品治疗,连服中药三十余剂,病情明显好转,即返原地工作。

 



|医家简介|

黄文东(1902-1981),字蔚春。江苏省吴江人。幼承庭训,攻读古典经史,14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受业于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1921年以首届名列第一毕业于该校。毕业后,返回原籍震泽镇悬壶应世。1931年应丁济万(丁甘仁先生之长孙)院长的邀请,返母校(是年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校)执教,并任教务长之职,当时年仅29岁。任职期间,还担任《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妇科学》、《名著选辑》等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前后凡17载,直至1948年该校停办。执教期间,同时开业于上海武定路寓所。

 

建国后不久,黄氏即主办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中医师资训练班。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科教研室主任、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1978年授教授职称。

 

黄氏著作颇多。建国前执教时主编的教材,已见上述。建国后撰有《丁氏学派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继承整理李东垣学说的体会》等论文20余篇。主编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和《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中国现代医学家丛书之一》。龙华医院整理出版了《黄文东医案》。

 

来源:摘自《黄文东医案》,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