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家溪:繁荣绸市的起源地

 吴越尽说 2018-05-09
[ 来源: 吴江日报│ 作者:吴江日报 │ 时间:2014/9/15 8:58:52]

泰安桥(许金荣摄)

 

  盛泽有句老话:“先有黄家溪,后有盛泽镇。”黄家溪原名为野和溪,地处盛泽镇最北端,依傍京杭大运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记忆是挂在天上的明月,也是沉在湖心的静水,它会隐藏,却不会流逝。又一次游走在黄家溪边,想追寻久远的丝绸历史。
  如今的黄家溪由三个村合并而成,人口3065人,村民营企业50多家。
  此刻,站立着,眺望溪水两岸的民居,岸边的树枝倒影在湖中,仿佛在提醒我们,这里隐藏了许多繁华的过去。
  曾经,黄家溪风景清丽,闻名遐迩。明清时就以龙湾夕照、长春夜月、合落风帆、寨湖烟屿等八景著称于世,当地名士史鉴、卜舜年以及诗人沈周、文徵明等都在此留下了佳句。
  真正值得黄家溪人自豪的,是源远流长的丝绸产业和繁荣的丝绸贸易。
  明代,盛泽、黄家溪一带的手工丝织业迅速兴起和发展。清《黄溪志》记述,明万历年间,徽商曾前来贩缯,当地还有丝领头、绸领头之类的中国商人。清代初,这里所产的绸缎更是“衣被中原到九氐”,远销五湖四海。
  据《黄溪志》载,明末,黄家溪的丝织业已相当发达,“有(财)力者”不在少数,受人雇织者更是众多,“殷实人家雇人织挽,供给必得鲜味,故市中卖鱼虾极早,迟则不可得”,可见雇主和雇工的关系相当融洽。受人雇织者每天早晨立于泰安桥及另一座名叫长春桥的石桥上(该桥现已不存),待人雇织,名曰“走桥”,又叫“找做”。此风俗一直延续到清代。
  泰安桥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现存之桥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梁式三孔,南北走向,跨黄家溪市河,花岗石构筑,桥全长20米,中宽2 .4米。从建筑特色来看,泰安桥在吴江全区200多座古石桥中不算是出众的,但具有颇高的历史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泰安桥成了吴江丝绸历史和我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的实物佐证。由于其具有不一般的历史价值,得到了媒体的关注,曾被摄入中央电视台的《话说长江》和浙江电视台的《寻访运河》专题片中。
  丝织业的发达引来无数外地客商到黄家溪采购丝绸,并从明代中后叶起逐渐形成了绸市,于是黄家溪也从一个普通乡村升格为黄溪市。乾隆年间《吴江县志》载:“黄溪市,去县治东六十里,明以前以村名,居民数万家,国朝康熙中至二千余家,货物贸易颇盛遂称为市云”。
  清咸丰十年,在太平军战乱中,黄家溪被大火烧毁。一个持续繁荣了300年的黄溪绸市就此消失,而离运河稍远的盛泽绸市却因黄溪、新杭以及浙江等地绸商、机户的大量迁入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绸都。
  2013年10月,在黄家溪东面的北斗自然村内,出土了一块石牌。“这块石碑一直在盛泽镇黄家溪村东面的北斗自然村前河坡上,一半没入水中,由于没有完全埋在土里,有部分暴露在外边,所以村上的很多老人都知道石碑的存在。”黄家溪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石碑原在村内何处尚待考证,也只能听老人说说,或许会和建文帝有关吧。”由于该石碑一直埋在地下,无人知晓石碑的“下文”。
  “史上有建文帝藏身于黄家溪的说法,这块石碑在黄家溪村那么多年了,能否成为建文帝隐居在黄家溪的佐证,有待考证。”相关人士表示。石碑的出土,为研究当地风俗人情、明清历史文化和建文帝逃亡传说,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绿水悠悠的黄家溪,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除了那座古老的泰安桥边残存的几段破败不堪的石驳岸,几乎已找不到任何与黄家溪绸市联系起来的物件了。
  繁荣绸市,终究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作为盛泽丝绸文化发源地,黄家溪村一开始不过是个小渔村,居民们靠养蚕纺丝生活,经济跟不上,环境卫生更不用说,令人遗憾又无奈。
  2008年以来,村级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实效。如今的黄家溪,环境优美、村庄整洁,是文明和谐的新农村。2012年10月,盛泽黄家溪正式成立商会,成为苏州全市范围内的首个村级商会。商会的成立,不仅把分散的企业家聚在一起,抱团发展。更重要的是,借助商会的力量,成功搭建了一个促进民生幸福的有效载体,加大了为百姓服务的力度。
  对于常年生活在黄家溪这块土地上的百姓来说,黄家溪丰盈的丝绸记忆,随着流水,去向远方。而如今村内的群众文化馆、文体中心、影剧院,才是真正能享受到的实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