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将来不孝顺的4个信号,第二种必须立即纠正!

 埂溪书楼 2018-05-09

孩子将来不孝顺的4个信号,第二种必须立即纠正!

2017-10-20 19:35

教育就是一棵树动摇一棵树

一朵云动摇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思贝尔

在中国,多数父母的思想都是“孩子是天”——要什么给什么。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需求放到孩子需求的后面,总之就是先满足孩子。

可往往有时候,甚至是在现在的大多数家庭中,父母为孩子所做的这种“牺牲”,并不被“领情”这种“不领情”直接就导致了孩子对于向父母甚至他人索取的理所当然,并且越来越随心所欲——你凭什么不给我、你不给我就是你不对······

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不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会受到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以下4种行为,

您可能就要注意或是反思了。

01

习惯性地把责任转嫁或推诿

有很多孩子的行为娇纵、霸道,有意无意之间总想凌驾于别人之上,并试图控制他人。

很多时候他们明知道自己做错了,却还是从别人身上找问题。别人有点问题他们就会揪住不放,而自己的问题他们却看不见,这可能就是单纯行为上的问题了。

还有的孩子即便是他们对别人提出了很无理的要求,可他们却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认知上的问题了

这些的孩子是自我为中心的。形成他们这样行为或思维习惯的原因大多来自父母的溺爱,以及父母教育方式上的错误

举个最普遍的例子吧,比如:

当孩子摔了个跤,她哭了,这时妈妈就会抱起孩子,安慰道:“都怪这地不平,害我家宝宝摔跤,看妈妈打它啊”

其实这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看到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地给与他关心及安慰,比如:

父母可以做些亲密的动作:抱抱他或亲亲他,然后再告诉她:“没事的宝宝,下次走路慢点。看着点我们就不会摔跤了。”

也只有这样,孩子在以后碰到困难时,才不会只找客观原因,而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也就是说,只有父母意识到并且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才能培养一个健康、快乐、善良的孩子。

02

认为他所获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做父母的总是愿意给孩子最好的。凡事顺着他们,由着他们,他们要什么给什么,而面对孩子一再地无理取闹,有的父母也愿意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线去满足孩子的愿望

即使有时候他们也不怎么认同孩子的想法,可是面对孩子的又哭又闹,头脑一热也就答应了。

长此以往,孩子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发展,他们会认为没有什么是他们所不能得到的,没有什么是父母所不能给与的。孩子越长越大,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当有一天你真的没有能力满足他的需求时,那可不是小时候哭闹几声就完事的

所以,父母对孩子要学会正常的拒绝,或是讲道理让他明白他获得那些东西是需要付出自己努力的。

03

从不懂得理解“感恩”为何物

上边提到的,当孩子理所当然地对别人索取的时候,他们也较少懂得“感恩”为何物。

孩子不能偶尔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缺少对他人情绪以及行为的认知能力,不能感知到别人情绪以及行为产生的目的和原因,那么他在这个社会将是危险的

这样的孩子一路成长过来都将面临比别人更多的焦虑,他们一直都在面临求,而不得的焦虑。所以得到的快乐也比别人少。

更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那么是否父母就算真的面临那种老无所依的局面也无所谓呢?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应该首先使他认识到自己应该学会感恩。在一个家庭中,应该使孩子认识到他是这个家里的一份子,也应该为这个家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而不是吃完饭后,爸妈洗碗,自己看电视。

04

经常表现出言语行为的过激

孩子言语行为过激的表现主要还是针对与父母及其他长辈之间交流。这往往就可以作为一个显性的危险信号,来提醒各位家长——是否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孩子对父母言语间的顶撞,可能是孩子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某些需求他们渴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关注,从而达到某种需要的满足;也有可能是自己孩子情绪调节或认知出了差错,这就需要父母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了

很多时候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更优秀,从而给他们报了一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样做无非是偷了个懒,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其实他们忽略的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感部分,更多时候,孩子只是想让父母多陪陪他,多关心关心他。而一个得到了足够爱的孩子,才可以成长得健康、快乐、阳光、善良。

孩子的孝顺需要言传身教,

快快ZHUAN起来!

为更多的家长提个醒吧!

来源:掌上家长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