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 | 清四僧:特殊时期,特殊群体,特殊成就

 感慨往事如烟 2018-05-09


清四僧

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擅长山水画。

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都自具风采。作品多表现不平之气,个性鲜明;既学习古人,也敢于突破古人成法,而取材直接来自自然,贴近生活,故作品中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家。清代初年和尚画家之多,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四僧”之外,著名的和尚画家还有弘智、自扃、普荷、七处、珂雪、智舷、诠修、超揆、超弘等人。在一个短时期内,涌现这么多的和尚画家正是政权鼎革时势所造成的。“遗民”和“遗民画家”出现较多的时代,往往是中国周边少数民族替代中原汉族政权的时代,如金与北宋、蒙元与南宋的相替。满清替代明王朝亦复如此,所不同的是,除了政权的替代之外,还多了一道衣冠易制,特别是其中严厉的剃发令,这使清初许多知识阶层中的人当“遗民”也不可能,只有遁入空门,从而造成了和尚画家成批的出现。“四僧”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先后削发为僧的;此后,佛教的禅理、出家与还俗之间的抉择,都深深影响着他们之后的创作。




节艺彪炳八大山人

朱耷(八大山人)约16241705年,原名统銮,字雪个,号八大山人。又有传綮、刃庵、个山、人屋、驴屋等名号。



朱耷是明宗室宁王朱权之后。明亡以后出家,先当和尚,后来又作了道士。他寄情于书画,艺术成就极高,是著名的遗民书画家,其画对后世影响很大。


朱耷性格孤傲耿介,行事怪僻,常藉诗文书画发泄内心郁闷。绘画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想法,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画鱼、鸟,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后于其门署一“哑”字,不复于人语。他的画笔墨凝炼,风格冷逸。所画之鸟以白眼看人,颇具寓意。“八大山人”四字连缀书写,就好象是“哭之”、“笑之”,均有深意。朱耷的书法,像他的画一样,善用秃笔,笔画细瘦匀净,没有大的波澜起伏,这一点同许多出家人的字有相近之处。但其字的章法布白等变化却十分的丰富。用笔或逆或侧而以中锋为主,结字平险互用而以平为基调。他的字不仅在清初别开一格,在整个书法历史上也颇有特色。


朱耷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及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莫不受其熏陶。




八大山人的部分拍卖作品


清 八大山人 竹石鸳鸯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187亿元



清 八大山人 松鹿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2243万元



清 八大山人  岁寒三友图 

立轴 纸本设色 

成交价2128万元



清 八大山人 孤禽图 

成交价6272万元



清 八大山人 山水 

立轴 水墨绫本 

成交价3611万元



清 八大山人 百合拳石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955万元



清 八大山人 拳石双鸟图 

立轴 水墨绢本 

成交价2240万元



清 八大山人 月鹿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035万元



清 八大山人 游鱼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2240万元



清 八大山人 虬枝苍鹰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518万元



清 八大山人 草书七绝诗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3450万元



清 八大山人 鹭石图 

立轴 纸本 

成交价3300万元



清 八大山人  松下双鹰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232万元



清 八大山人 花鸟四屏 

水墨 绫本

成交价1320万元



清 八大山人  疏林浅滩 

立轴 设色纸本 

成交价1495万元



清 八大山人 柳树八哥 

立轴 纸本 

成交价2464万元



清 八大山人  瓶菊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3136万元



清 八大山人 古木双禽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5040万元



清 八大山人 花鸟册 

册页 水墨纸本 

成交价5290万元




清 八大山人 福禄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344万元




一代宗师 石涛

原济(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别号有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



石涛是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石涛对绘画的思考是从不满画坛现状开始的。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他在题赠常涵千的画中说道:“唐画,神品也;宋、元之画,逸品也。神品者多,逸品者少。后世学者千般,各投所识。古人从神品悟得逸品,今人从逸品中转出时品,意求过人而无过人处。”这段题跋很有见识,特别是“悟”和“转”两字用得非常贴切。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石涛画作欣赏


石涛  山水 立轴画



石涛  西津野航图



石涛  水容侵古岸



石涛 松风草堂



石涛(款) 深山秋水图



石涛 古木垂荫



石涛 溪岸幽居



石涛 溪桥野色



石涛 南山为寿



石涛 松风涧水图



石涛  松山茅屋



石涛 松溪茅舍



石涛 松荫研读图



石涛(款) 松鹤隐居图



石涛 西樵苍翠图 



石涛 霜林扶杖图



石涛 寒泉云深图



石涛 莲花峰图



石涛 松泉幽居



石涛 仿倪瓒秋山幽居图



石涛 黄山紫玉屏图



石涛 寒山石径图




石涛 看松露滴身 




梅花古衲 弘仁

渐江(弘仁)16101664年,俗姓江,名韬、舫,字六奇、鸥盟,明亡后入武夷山为僧,名弘仁,自号渐江学人、渐江僧,又号无智、梅花古衲。


弘仁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他的个人思想与政局变迁关系密切,因而在诗画中常有流露。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十余年中足迹遍大江南北。其艺术的可贵处在于:既尊传统,又主创新,所谓师法自然,独辟蹊径,是他艺术思想的核心。曾有诗云:“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说明他不甘囿于先人藩篱,勇于常变。此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后世有独创性的大艺术家对他都倍为尊重。


弘仁擅长诗书画,有“三绝”之誉。书法学颜真卿楷书,倪云林的行书,还会隶书和篆书。诗多为五、七言绝句,常题画上,死后友人收辑成《画偈》。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则是其画学。他从小就爱文学,绘画,既向古代人学,又向当代人学,更重要的是向大自然学——直师造化,从而继承和发展了绘画的传统技法,在山水画中独树一帜。


弘仁的作品构图新奇,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与他对大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刻苦实践分不开的。他虽家贫,仍藏有倪瓒的书画卷和王蒙的山水轴,朝夕摩挲,苦练不辍。他早年游武夷山,晚年游庐山,长期住黄山、白岳,终年生活于山山水水之中,山光水色,缥缈烟云,熟悉于胸中,自然流泻于腕下。在我国近代画坛上,弘仁的地位很高,影响深远。






弘仁画作欣赏


弘仁 溪山寂静 

立轴水墨纸本



弘仁 松岩放艇

立轴 设色纸本



弘仁 溪山清幽图 

手卷


弘仁 西岩松雪图

纸本 墨笔



弘仁 山水 

立轴 纸本



弘仁 山水 

镜心




弘仁 孤帆远影

 镜片连框 水墨笺本




书画巨匠髡残

髡残(石溪)公元16121692年,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



髡残他削发后云游各地,43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度过后半生。性寡默,身染痼疾,潜心艺事,与石涛并称“二石”。髡残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多从王蒙变化而来;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又近黄公望之法。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创造出了一种奇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他喜用渴笔、秃毫,苍劲凝重,干而不枯,并以浓淡墨色渲染,使得笔墨交融,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横蓬勃的气势。


髡残性直硬,脾气倔强,寡交游,难于与人相合。这种强烈的个性表现在他的禅学上是“自证自悟,如狮子独行,不求伴侣”;表现在绘画上则为“一空依傍,独张赵帜,可谓六法中豪杰”。他自己也说:“拙画虽不及古人,亦不必古人可也。”他长期生活在山林泽薮之间,侣烟霞而友泉石,踯躅峰巅,留连崖畔,以自然净化无垢之美,对比人生坎坷、市俗机巧,从中感悟禅机画趣。髡残作品中的题跋诗歌多作佛家语,这不仅因其身为和尚,而且在他看来,禅机画趣同是一理,无处不通。如《禅机画趣图》轴、《物外田园图》册的诸多题跋,大都是借画谈禅,因禅说画。融禅机与画理于一炉,是髡残画作的主要特点之一。




髡残画作欣赏



清 髡残 层岩叠壑图 

轴 纸本 浅降 纵169cm  横41.5cm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 髡残 松岩楼阁图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41.6厘米 横30.4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清 髡残 苍翠凌天图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85厘米 横40.5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清 髡残 结社林泉图 

立轴 纸本 水墨 淡设色 纵120.1厘米 横61.4厘米 

(日)泉屋博古馆藏



清 髡残 雨洗山根图 

纸本墨笔  纵103厘米横59.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髡残 书画卷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四王”和“四僧”是宋、元以来文人画发展的两个分支,虽然处于同一个时代,但由于地位和境遇不同,使他们的绘画有着鲜明的不同风格特色。从总体上看,“四王”的家境富裕,生活安定,其作品多表现出冲淡和平的意境,性格不鲜明,技法上则过于强调笔墨神韵,固守前人成法。“四僧”的生活颠沛流离,坎坷多折,故作品多表现不平之气,个性鲜明;他们也学习古人,但敢于突破古人成法,而取材直接来自自然,贴近生活,故作品中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因此,对于今天的欣赏者来说,感觉到“四僧”离我们很近,“四王”却离我们很远!


既然都看到这儿了,点个再走呗~

喜欢就转走收藏呗!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联拍在线整理编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400 608 1178,如需转载请署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