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印欧语(PIE, Proto-Indo-European)构架学习英语的五大优势:
注:3.针对一词多义问题; 4.对同属印欧语系的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可以触类旁通,甚至可以学习古代的拉丁语、希腊语和梵语; 5.通过印欧语的构架,打通世界古代文明史(以希腊、罗马为核心),把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文化、艺术打通,做到博古通今。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印欧语词根?如果还没有阅读过请点一下这个链接。 那么基于印欧语词根去学英语单词,和传统的词根词缀法相比,到底有哪些优势呢?本篇文章中,且听奴家给各位看官细细道来。 1.在印欧构架中,大家不用再背词根了: 在传统的词根词缀法当中,词根是需要单独记忆的。例如card-“心”这个词根,你只能单独去记。但基于印欧根构架,你可以通过“格林法则”,把card-直接转换成heart来学习: 格林法则里,对于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根,可以使用箭头后面的字母替换掉前面的字母,就可以把很大一部分我们不认识的拉丁语、希腊语词根转换成我们非常熟悉的简单的英语单词: (本例子中,使用h替换掉c [c=k],再使用t替换掉d,于是card→heart) 当然实际的情况比这个理想情况要复杂一些,具体的规则,我们后面进行讲解。 2.成组学习词汇,而不是单独学习词汇: 基于印欧语构架,只要你认识了card-“心脏”这个词根,就可以扩展出concord“一条心”→“和谐一致的”,discord“不和谐的”,credit“信用”(用心去信)等词,而你认识card-是基于heart这个单词的,所以入门的起点是很低的,并且可扩展性极强。 3.用印欧根释义去解释词汇的多个释义,而不是分别记忆: 比如entertain这个词,查《美国传统词典》会发现它有三条释义:
这三条释义看起来有一点风马牛不相及,但通过印欧根的构架却可以合并成一条意思: 我们查基于印欧根构架的词源可以看到:enter=in,tain=hold,所以entertain就是hold in,把注意力hold住就是“娱乐”,把客人hold在家里就是“款待”,把想法hold在脑子里就是“考虑”。 所以一个单词有多种含义,我们是不用分开记忆的,通过基于印欧根的词源系统,可以把一个单词的多种释义合并成一个意思。 4.二外一勺烩: 很多同学在学习二外的时候都感觉很头大,觉得这些二外都需要从头学习。其实客官您不知道,欧洲的这些语言基本上都属于同一语系(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巴斯克语、匈牙利语除外): 甚至东方的古印度语(梵语 Sanskrit)和这些欧洲语言都是一个语系的。同一语系的语言之间互为方言关系。 例如兄弟brother这个词,在梵语、希腊语、拉丁语中的读音和英语就很类似,分别是bhrater、phrater、frater,所以通过印欧语的构架,我们是可以非常容易学会欧洲的其他方言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同样说早上好: 西班牙语:Buenos dias 葡萄牙语:Bom dia 其实,西班牙语的Buenos,以及葡萄牙语的Bom和英语的bene-是同源的,例如benefit“利益”,benediction“祝福”。从以上两个单词中,我们可以学到,bene-的意思是“好”。而西班牙语的dias,以及葡萄牙语的dia,其实都和diary是同源的,是“day”的意思。所以西班牙语的Buenos dias,以及葡萄牙语的Bom dia都是good day的意思。 5.历史一本通 在学印欧语的构架之前,我相信很多人对于西方古代的历史框架是混乱的。我们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学习了古埃及历史、古巴比伦的历史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我们听说过所罗门王的宝藏、图坦卡门之墓、汉莫拉比法典、斯巴达300勇士、凯撒大帝和埃及艳后等等的历史故事,但这些历史故事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头脑之中是混乱的。 (图坦卡门和妻子,约公元前1330年 Egyptian Museum, Cairo) 通过印欧语的构架,可以使用一条全新的线索来帮助大家梳理世界古代文明史(以希腊、罗马为核心),把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文化、艺术打通,做到博古通今。 简要构架: 文明的起源:埃及和两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等 西方文明的曙光:希腊文明(克里特文明、雅典文明、斯巴达等)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戏剧、艺术的起源地 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古罗马文明 欧洲大陆的第一次统一 罗马帝国的衰亡,欧洲的分裂,和黑暗中世纪的来临: 文艺复兴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开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