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精选丨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8-05-09


我生平第一次阅读的长篇小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60年,当我这小个子初中生抱着比老师教的语文课本还厚得多的书,在大人面前摆出有些得意的样子阅读的时候,长辈们总是带着赞赏、心疼加怀疑的语气问我:“你看得懂吗?”确实,那时候的我是不可能真正读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借读那本书的主要原因是书名吸引了我。不过,阅读之中,书里描写保尔.柯察金他们参加过的激烈战事及其英雄形像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而且,不能虚度人生的中心思想也开始融进了我懵懂稚嫩的脑海之中。。。

到了高中年代,我再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受就与初中小娃娃有些区别了。我的兴趣重点不仅仅是书中的战斗情节,而对书中的爱情片段也十分感兴趣。然而,真正影响到我人生的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中的名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在那“寒窗”年代,当我看到有些人舍得花1角钱看一场电影,或者星期天有钱上街买米线吃的时候,我没有一点点羡慕和嫉妒的感觉。当然,我们几个穷学生偶然也会花点小钱相邀聚乐一下。那就是每人出一分钱,一起去街上租“小人书”看,一分钱可以租一本,几个人一起去,每人租一本,然后轮着看。租书摊主人也同情我们,有时甚至可以多看两本。总之,我们这些人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神以及类似“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决定一个人今后怎么样的,是他自己,是他所付出的真诚地劳动”等等名言警句感召及难忘的老师们潜心教导下埋头读书、学习做人,度过了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三年,为在一九六五年我自己考上全国重点院校和玉溪一中考取大学学生比例名列云南省榜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首往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50多年,“弹指一挥间”!我为我自己从一个“穷乡僻壤”中穿着前、后两头通的“剪子”布鞋走出来的无知少年,成长为具有正高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而感到自豪,我为我们国家从每年只能生产一千万吨钢到现在每年可以生产十几亿吨钢、甚至不得不下大力压缩产能。国民生活从“五个人才能穿一条裤子【注】”到现在高楼林立,全世界都期盼着中国人到他们的国度旅游消费的年代、连美国都差着我们数以万亿计的钱。我们的国家从工、农业、高铁、国防、支付能力,从天上到深海全方位以先进和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感到无比骄傲!

现在,我已经年过七十,已经从工程技术岗位上退下来了,有充裕的时间再回过头来看一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在卫国战争中导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艰难情况下写成功了传世之作的,他是在“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的坚强信念下继续生活和创造的。我想,我目前虽然年逾古稀,但是,我,“在岗热爱钻一技,回家还想练两笔”。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相比,我的身体条件还比他强得多,我暗暗地攥紧了拳头: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的坚强信念将继续影响着我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