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南派名家陈鹤昆先生 附《九更天》录像

 七彩阳光3109 2018-05-09


南派京剧名家陈鹤昆先生生前演出《九更天》的实况录像,最近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这是他1988年10月参加“中国南派京剧研讨会专场演出”留下的一份宝贵资料。

《九更天》又名《马义救主》,讲述义仆马义冒死替主鸣冤的故事。这本是一出有很大争议的剧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多否定的意见,因而解放后几乎绝迹于舞台,这次是为学术讨论做参考而演出的。

此剧原有以周信芳、马连良为代表的南、北两派演法,陈鹤昆先生是按照南方“狠派老生”的路数表演的,有鲜明特色。所谓“狠派”,属海派表演中最为火炽激烈的一种。陈先生的髯口功、水袖功和身段以及很多高难度技术性表演,充分体现出“狠派”的独特风格,如剧中马义看到女儿自刎后,他用了一个“反肘棒子”的强烈动作,就技术性而言,他摔得稳健、结实、很有章法,动态造型极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他已70岁高龄,尚能如此出色地完成这项技术性表演,更突出地反映了他非同一般的真功夫。他的演唱基本宗法麒派,其中“那二东人他待我恩德非浅,受他人点水恩当报涌泉”唱得慷慨豪壮,很富感染力。

陈鹤昆先生(1919年——1995年)生于上海,14岁入“喜临堂”科班习艺,得科班创始人张远亭亲自传授,科名全喜,初学武生,后改文武老生,在科时还曾受业于杨菊笙等多位名家,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1941年出科后巡演于江南杭嘉湖一带,继而辗转京、津、宁各地,上世纪40年代中叶起长期在上海天蟾舞台、共舞台等剧场演出,历与南北诸大名家同台合作。这期间他拜赵如泉为义父,并先后向应宝莲、张国斌、李吉来、唐韵笙等名家学戏,广征博采,积累丰富。

陈老戏路很宽,能戏甚多,演传统戏常有独到的个人发挥,在南派京剧领域内很有建树。《九更天》就是他早年在杭嘉湖一带十分走红的代表作之一。最令人难忘的是他演《火焚绵山》翻三张台子(象征绵山)的表演:先从一张台子上走“僵尸”跌下,又上两张台子走“肘棒子”下来,再上三张台子摔“锞子”落地,紧接着一排“乌龙绞柱”,再摔“抢背”,最后以一个干净、漂亮的“硬僵尸”结束。他饰演的以老生应工的介子推,戴上髯口和甩发,显得难度更大,没有深厚的功底是很难胜任的。他还善于巧妙地把连台本戏中的各种“切末”穿插运用在剧中,以增强剧目的观赏性。他常演的《明末遗恨》、《徐策跑城》、《临江驿》、《董小宛》、《一捧雪》、《生死板》等麒派名剧,曾得艺术大师周信芳的指点和刘斌昆、刘韵芳的精心加工。

1953年陈老主动申请支援内陆,不久调安庆市京剧团任团长。他在黄梅戏的故乡连续上演了富有南派特色的“三公戏”(关公、包公、济公)而轰动宜城,风靡安徽各地,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当地戏迷亲切地称他“陈三公”。他的关公戏宗法小三麻子(李吉来),包公戏遵循小达子(李桂春)的路数,济公戏则继承义父赵如泉的传统,扮相、技艺酷肖“赵老开”。

1987年陈老退休回沪后,仍为振兴京剧不遗余力,潜心挖掘,整理出一些传统南派剧目。1988年10月他为上海举行的“中国南派京剧研讨会专场演出”在美琪大戏院展演《九更天》、《落帽风》(南派《断太后》),赢得轰动的剧场效果,其表演技艺深得专家学者的好评。1989年参加周信芳诞辰95周年纪念演出,他又推出了稀世南派名剧《汴梁图》(《北汉王》),亲自主演刘承祐,吴江燕饰柳瑞莲,魏朔峰饰苏逢吉。因排练此剧有一定难度,陈老特地请师姨、南派旦角名家董明艳指导帮助,从而使演出获得圆满成功。我还记得陈老应上海京剧院之聘排练过《怪侠欧阳德》,悉心将南派技艺传授给后辈演出,欧阳德由张达发扮演。选自《中国京剧》2006年1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