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学员佳作赏析(第13期)

 太行森林 2018-05-10

——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轻 松 加 关 注 ——


快乐摄影教室  以影会友  以影求知


编 辑 :影 子

【编者的话】照片的好坏都有一定的道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特邀摄影名家对照片庖丁解牛,点评解读。成绩有人夸,错误有人纠,实在有趣有趣!快乐摄影教室以影会友,以影求知!名家系列点评,欢迎围观,欢迎投稿,欢迎转发分享。


作品名称:《走向光明》

作       者:王秀明 

拍摄器材:索尼A7M3相机

(F9.0、速度1/125秒、ISO200)

创作思路:一位老妇人的脸上带着希望走向寺庙,可见佛祖在她的心中就是一个光明使者。

金俊老师点评


甘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虔诚的信徒震撼人心。两者结合,更是无数摄影人向往的境界。


在人类的历史上,崇拜神、崇拜英雄、崇尚民主,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渐变演进,了解历史的人都懂得这些规律,熟悉艺术发展史的人更知道艺术画面所蕴含的意义。在甘南,对神的崇拜虔诚至极,我们这些来自“发达”地区,整天追求“民主”、“自由”、个性至上的游客,怎能不倍感新鲜。


巨大的时代反差,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用一种猎奇的态度在甘南观光拍摄,拜佛的老妇人、迷人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美丽的《向往光明》,形成了一幅感染力很强的摄影画卷。


拍到这样的画面并不难,拍好这样的画面就不容易了。人物到位、光影恰当、情景交融,才能成为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然而,更难的是需要了解社会生活的背景,了解艺术创作的背景,才能从偶然走向必然,不断产生摄影的佳作。


作品名称:《光芒四射》

作       者:舒萍(金子西) 

拍摄器材:华为P10 Plus手机,后期Snapseed

创作思路:公园节日里的光源,束光筒一样发散,静候,等待合适的人走到合适的位置。

金俊老师点评


看到就能拍到!学会了看到,自然到处都是摄影创作的天堂。


公园里的节日射灯是开放式的,谁都可以看到。然而,看到射灯产生的艺术之光,却只有极少极少的人,能够表现出不俗的画面效果。只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摄影观察的“天眼”才能洞开,才能敏锐地悟到拍摄场景的闪光点。


《光芒四射》具有强烈的光感,具有不凡的视觉冲击力。然而拍摄这样的画面却并不容易,需要有较高的逆光拍摄技术。敢于把主体人物处理成剪影,只有摄影技术较高的人才能这样做。


发现出色的场景,用陷阱拍摄的方法,等待猎物(主体人物)进入,按一下快门,把彩色画面转换成黑白,便形成了《光芒四射》。一连串的动作看似简简单单,然而,台上几分钟,台下多年功,内行人一下子便会对它高看一眼,给个高分。


作品名称:《途》

作       者:赵凯(无心苴士) 

拍摄器材:华为手机,后期Snapseed 

创作思路:把鞋放在车头,利用树在车上的投影构图,制造出旅途途中风景的感受。

金俊老师点评


艺术创作是需要有天赋的,有些人对画面的构成非常敏感,稍加布局,便有不俗的表现。摄影师无心苴士在摄影方面便是一个小怪才,他眼光里的世界总有一种诡异奇妙的感觉。他善于运用色彩,善于应用各种景物的搭配,渲染这种感觉,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景象,一种意识流的当代摄影的韵味。


红色的鞋、红色的车、暗蓝的天,这些色彩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并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摄影师用树影将它们串在一起,画面的统一性就形成了。略有遗憾的是左边这只红鞋,太直太正,显得有些楞楞的,如果脚尖再向左转一些,形成一个外八字,构图感可能会更舒服一些。


作品名称:《雾锁天子山》

作       者:王芳(兔子鹏) 

拍摄器材:佳能5D3

(F3.5、速度1/200秒、ISO 100) 

创作思路:清明前去张家界旅游,一直下雨,大雾弥漫,白茫茫一片,看不到山峰,什么也拍不了。第三天下午,再次到点将台景区,等了半个小时,还是不见雾散开,其他团员陆陆续续离开,我坚持不走,用手机拍身边的小花小草,一边等着。不多会儿,雾慢慢散开了,对面的山峰隐约可见,啊!眼前一幅绝美的水墨丹青画,通透灵动,虚无缥缈。相机,手机齐上阵,来不及构图,猛拍了好几张。露面的山峰就十几秒钟,简直就是昙花一现。

金俊老师点评


坚持就是胜利,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更多时候是为坚守的人而准备的!在风光摄影中,这一点尤其重要。为了那闪亮的几分钟或是几秒钟,有的人要等上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如果要想拍到好照片,就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心理素质。


张家界虽是风光摄影的圣地,但光影极佳的好天气也是极少极少,同样需要摄影者有耐心有恒心。千万不要浮躁,看不到好景就四处乱逛,或打道回府。最好找有经验的人打听打听天气的规律,就能预判到好天气可能出现的机遇,实在不行就死等,《雾锁天子山》就是这样成功的。


当然,等待是要有技巧的,边拍边等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作品名称:《慧眼》

作       者:宋玲(木头) 

拍摄器材:华为Mate9 Pro 手机

后期Snapseed 进行二次曝光处理

创作思路:云雾密布下的大佛塔上,佛陀的慧眼注视着人间百态,任凭人间风云变换、世事变迁,仍洞穿一切。

金俊老师点评


主体和背景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优秀的建筑风光摄影作品,专业的摄影师对此了然于胸。


在传统胶片时代,摄影讲究一次性拍成,摄影者常常苦等多时,静候特殊的天象降临,与特色建筑形成良好的呼应关系。


到了数码时代,摄影创作就简单多了。即使在天光平平的条件下,也不妨碍主体建筑的拍照,在手机中换个出色的天空画面就得,连拍带软件处理,几分钟就搞定。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对于忙着赶路的旅游摄影者来说,这种方法完全可取。拍出自己心中的影像,亮出感人的画面,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必要管其他人怎么评价!


我们可以看到,在浓浓云层的衬托下,佛眼更加神采奕奕,慧光迸发。我们欣赏画面透出的美,我们感受影像艺术带来的启迪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去计较它是如何拍摄,如何制作出来的!


作品名称:《留“影”》

作       者:姚志红(YZH) 

拍摄器材:索尼A7R2相机

(F8、速度1/320秒、ISO640)

创作思路:夕阳的一点余晖下两位男士在相互拍照,我忽然发现黑衣拍摄者与被摄者在柱子上形成的影子很是呼应,形成有意思的画面。 后期简单使用了一下Camera Raw软件。  

金俊老师点评


画面的神秘感可以在观者心中产生悬念。虽然这是一张旅游过程中的留影照片,但是黑衣人和黑影产生的呼应,却让画面产生一些不祥的感觉,总让人担心下一步会出现什么,于是,画面的故事性就有了。


如果画面再有些动作,瞬间感再强烈一些,就更有意思了。试想,如果右下角的黑影举起“手”,有一种背后偷袭的感觉,那么画面就会有一种前后夹击的意味,画面艺术性便增强了。这一点并不难做到,大家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作品名称:《春江水暖》

作       者:王海军(海军) 

拍摄器材:佳能7D套机

(F11、速度1/160秒、ISO200)

创作思路: 初春的北海公园一片萧瑟,又赶上阴天,整个环境呈现黑白灰。用小黄鸭游船当前景,丰富了画面的色彩,给沉闷的画面带来活力。构图呈上下对称、左右对称,排列整齐的小黄鸭由近及远形成一条斜线,打破了中规中矩的结构,为画面带来动感。后期Snapseed。

金俊老师点评


在阴暗的天气里拍出色彩鲜亮的照片是有技巧的,其中前景的应用就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拍摄者如果了解,就会有意识地寻找特色的前景,弥补光线条件的不足。


一排小黄鸭游船透视感很强,也形成了画面里的主色调,一下子就让画面亮丽起来,与远处的白塔形成呼应。


更有意思的是,《春江水暖》的名字让我们马上联想起优美的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给我们带来了春的信息,带来了春的喜悦。


作品名称:《笑的魔力》

作       者:秦淼(逍遥漫步) 

拍摄器材:小米Note2 手机

后期Snapseed 转黑白

创作思路:一个阴雨天,我与单位同事一起下乡。雨停下的时候,我们站在一农户的门口等人聊天,我站在高处,同事占在低处,我边聊边拍,聊到兴致处同事便哈哈大笑起来,我乘机旋转手机拍了几张,因同事已非常熟悉我对着他拍照了,便不再理会我做什么动作。感觉这张照片十分有意思,似乎把笑声的能量形象的描绘出来似的。

金俊老师点评


动感拍摄,动人魅力。


端稳相机,按动快门,这是常态摄影的要求,绝大部分的摄影人,都是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然而,转动拍摄的特技摄影现在却越来越受人欢迎,追新逐奇是人的天性,动出奇效,自然受到摄影人的追捧。


由于数码相机的广泛普及,即拍即看,没有成本的担心,人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拍,全力以赴的试,各种新奇的影像便不断地产生出来。


《笑的魔力》新意十足,摁动快门这件事儿并不难,难在你能否想得到,难在你能否拍得到位。摄影动起来,甚至跳起来拍,把相机抡起来拍都是可以的,人们或许能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画面!


张开的大嘴,开怀的大笑,天旋地动的背景,这种瞬间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这也正是它的独特魅力所在。


作品名称:《春意浓浓》

作       者:汪玉英(音子) 

拍摄器材:佳能5D4相机

(F7.1、速度1/250秒、ISO640)

创作思路:用二次曝光,第一次减2档曝光,使背景略暗,并特意虚化背景,第二次对着近叶对焦并减一档曝光,白鹭为后期合成。

金俊老师点评


在艺术性创作中,多次曝光实在是非常重要,必须要学,而且要学得精,才能把画面拍得越来越精彩。


从作者的介绍中,可以看到画面实际是三次曝光而成,柳树拍了两次,电脑后期再加上一只鸟。这样的画面常常很难一次性拍到,只要巧于构思,具有较高的相机和电脑使用技术,便能够不断推出让人夸赞的佳作。


作品名称:《历史长廊》

作       者:白丽萍(镁钰) 

拍摄器材:iphoneX 手机,后期Snapseed 

创作思路:图片拍摄于约旦北部城市杰拉什。是约旦境内保存得最完好的古罗马城市之一。当时看到石板街道平坦悠长。柱廊林立,场面宏伟壮观,天空也是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我就想到用全景模式,能够把这些元素都纳入到画面里来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金俊老师点评


全景摄影是现代摄影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索尼相机的专利。然而,现在已成为各种手机拍照功能的标配,值得好好开发利用。


在旅行摄影中,风光是最主要的拍摄对象。然而镜头不够广,就没有办法拍出宏大的气势。这时,小小的手机便显出大的作用,应用全景摄影,从左至右,就能扫出一张宽画幅的照片,操作方法极其简单,画面效果却生动异常,《历史长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手机全景摄影,可以从左向右,从右向左转动;也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向上扫描。拍摄时,摄影师所站的位置特别重要,他将决定全景照片的最终成果,也会决定画面的变形是否符合视觉审美的逻辑。很多人并不知道,全景摄影并不需要从头转到尾,只要场景合适,随时都可以中途停止,到位即可。


快乐摄影  健康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