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唯一无二的国宝级文物, 考古专家为此登门24次, 老农说: 我就是不捐

 健康平安好运来 2018-05-10

中国唯一无二的历史文物,考古专家为此登门24次,老农说:就是不捐。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它为底层人民进入官宦阶层提供了途径。按照科举制的有关规定,每一位考生的试卷都是会被严格保存的,达到一定年限后会被销毁,除状元卷外。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现在我国博物馆都很少有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可谓是凤毛麟角。

可就在我国的一位老农手中,就藏有一张祖上传承下来的“传家宝”——状元卷。这位老人叫作赵焕彬,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可是他的祖上却出了一位状元。他的祖上就是1598年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赵秉忠。赵秉忠出生于官宦世家,所以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仅在25岁的时候就高中状元,随后更是官至礼部尚书。后来,他因为秉性刚直,所以被逼返乡。在他离开的时候,带走了自己当年科考的试卷。

这一份状元卷上有这么一道殿试问题: “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赵秉忠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从此可以看出,赵秉忠对我国政治还是有非常独到的见解的。

根据我国史书记载:中国的科举制度时间长达近1300年,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770余人,但能让后人目睹状元答卷其风采的,唯有赵秉忠这一份。从此,大家应该可以看出赵秉忠这份状元卷的重要性。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无意间在老农的房内发现了这一份状元卷。当时,在场的所有专家都震惊了,因为这一份答卷是非常难得的。随后,经过专家的鉴定,这是一份真实的卷子。

可是老农知道专家们想要把状元卷拿走的时候,却变得十分地生气,一怒之下将所有的专家都赶出了家。之后,考古专家组特意登门拜访24次,可还是遭到了拒绝。因为这是老农家中的传家宝,所以他十分不舍得。经过家人和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最终老农还是将状元卷捐献给了国家。现在这份状元卷是我国的一级文物,存于青州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