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后,湖北改名的四个县,其原名均超千年,其中一县格外特别

 牛君 2018-05-10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因位于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县众多,今天要介绍的四个县就都为千年古县,建国后改用现名,其中一座格外特别,比其他三座级别高半格。

广水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为县级市,由随州市代管,地处桐柏山脉东南麓、大别山西端,自古为南北交通要道,有“鄂北门户”之称,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人口93万。

广水市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贰国,后属楚,之后区划多变,至南北朝宋时至永阳县,此为广水设县之始,有一千五百多年建县史。 隋开皇十八年 ( 598 年 ), 改永阳为应山县 ,此后沿用了近一千五百年,1988年,应山县撤销,改设为县级广水市,以铁路重镇广水镇命名,应山之名称为历史。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为由襄阳市代管县级市,地处汉江中游,因地处汉江故道口而得名,素有“襄郧要道、秦楚通衢”之称,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

老河口市古为阴国,后属楚,秦时设郡县,境内设酂、阴二县,之后历代县境区划变迁频繁,至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建光化军,此为以光化为名之始,同时设乾德县属之,取“光大王化”之意。熙宁五年(1072年)废光化军,改乾德县为光化县,此为光化县之始。老河口原为光化县一个镇,建国后曾三度设市,市、县并立,1983年市县合并,光化县成为历史。

丹江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为由十堰市代管县级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境内有著名道家名山武当山,有“中国水都”之誉,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人口46.49万人。

丹江口市原名均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名均陵,属楚,秦时置武当县,隋唐时置均州,武当县属之,此为以“均”为名之始,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时废武当县入均州,民国时改称均县。1983年,均县撤县改市,成立县级市丹江口市。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为湖北省直管县级市,为县级市,享有地级市的权限,又被称为“副地级市”,比以上三座县级市高半格。仙桃市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总人口156.35万人,是全国百强县市。

仙桃原名沔阳,春秋战国属楚,秦汉时属南郡,南北朝梁时始设沔阳郡,因位于沔水之北而得名,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建国后,沔阳县先后属沔阳专区、荆州专区、荆州地区,1986年沔阳县撤销,成立县级仙桃市,以县府驻地仙桃镇为名,沔阳成为历史,1994年仙桃市成为省直管市。

如果喜欢,请关注、点赞,欣赏更多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