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指向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老刘tdrhg 2018-05-10

 “关键能力”是这两年教育领域里的高频词。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是“通过学科学习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关键能力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关键能力”最早是描述社会人才素养的概念,在语文学科话语中,关键能力有什么具体特征?它与我们熟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怎样的关系?指向关键能力培养的语文学科教学应该如何开展?这些问题都有待人们去回答。

关键能力是一个人某一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又是在实践中才可能表现出来的知识、素养、意识的集合。比如联合国把合作能力列为未来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合作能力中就包含一定的专业素质、对人的判断、语言交流甚至文化理解等内容。按照这种思路类推,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应该不是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章、参加了多少考察的学习经历,也不是会使用比喻、能分析人物形象、会运用三段论推理,也不是达到布鲁姆认知水平里的某一层级,而是你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中应该具有的素养,如语言自主学习与建构的能力、对不同特质文本的阅读能力、驾驭信息工具的能力、在复杂环境下的沟通能力,独立负责的思辨能力、基于言语交流任务的创造能力、结合媒体特点的表达能力,以及自我监测管理能力等。基于这种认识,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应该遵循以下策略。

一、实现由基本技能向关键能力的建构

语文关键能力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却也不是独立于这些知识和能力以外的另一种能力。关键能力不等于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关键能力的获得又离不开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各种语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在主体内部自主建构的结果。明乎此,可知关键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是,理解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把握这些要素与关键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日常教学中既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同时又要有整体意识,用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和持续的引领,帮助学生联通知识技能与言语经验的关系,促成其关键能力的建构。

以语言自主学习与建构能力的培养为例,以往我们的教学将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各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特点,以及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上,使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现象,这些学习经历当然是需要的。不过,这些分散的学习经历能否转化为学生的关键能力,则主要是靠他们自己去“感悟”,而基于关键能力的语文教学,则不仅要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现象,还要采用适当语言实践活动和教学引导,使学生梳理复杂的语言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包括两项内容:(1)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梳理、发现语言现象中的语言运用规律;(2)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语言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和方式。关键是超越单纯的语言信号的刺激和笼统的语感训练,通过更理性的抽象的语言运用规则的学习,建立不同语言要素和现象之间的深度关联。比如,我们可以把语法看成词语之间的关联,把篇章结构看成思想层次的关联,把立意看成是材料和思想的关联,审题是命题思想和写作观点的关联,修辞是思维内容和言说方式的关联。沿着这种思路再继续扩大,则阅读理解是寻找文本世界与读者生活世界的关联,比较阅读是寻找不同阅读材料之间的关联。经过这样的持久学习,相信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甚至思维品质都会产生质的变化。

我们再以写作教学活动为例,来说明一般写作技能训练和思辨这一关键能力培养的差异。

一篇作文可以表征的意义有这样几层:

一次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一篇学生作文的评分依据

一个学生作文水平的标志

一类学生思维状态和品质的表征

根据上面的分析,要设计一次写作活动的目标,教师可能有好几种价值判断,不同的价值判断会影响教学重点的选择。在现实中,将目标定于第一层的教师当然是极少数的;多数语文教师会有意无意地把目的定在第二和第三个层面,通过写作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至于第四个层面,即通过写作教学发现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特点,进而引导他们如何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进行思考,则考虑得不多。而着眼于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其学习目标应由原来的以提高写作能力为主向促进思维方式建构转变。

二、通过系列学习活动,实现关键能力的积淀

关键能力的内涵告诉我们,它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凭借很多条件慢慢培养和长期积累才有可能形成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获得也不例外,也需要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建构起来。关键能力的这种建构条件和环境,与现代学科教学日益严重的领域分学科、内容分单元、教学分课时、测试分阶段之间存在不小的矛盾。过去一段时期里,如何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不同的效率观会影响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语文学习科学化,陆继椿老师按照语文教学特点和中学生成长需要,筛选出记叙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说明能力、论述能力和文学作品赏析能力这五种类别,安排108个训练点,“以写作能力为线索,编排出一个循序渐进的语文教学的序,务使学生‘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 [2],即学生每通过一个训练点,就会收获一项技能。这种平均用力的语文学习思路,对常识掌握自然非常有效,但它与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效率观显然有很大差别。以语文知识教学为例,基于关键能力的效率观指导下的语文知识学习,首先应该对某一范围的知识做出选择,抓住那些对某一范围的知识、能力有统领作用的知识或能力,通过一段较长时间段的学习,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甚至跨学段的学习重点突破、反复强化,反而可能带动整个范围的学习。比如一些教师引导学生做整本书阅读常常以一个学期为单位,还有一些教师尝试开展的思辨能力培养专题学习,就跨越整个高中阶段。

不过,设计时间跨度较长的学习活动会遇到与短平快的学习活动不一样的难题,因此,这类学习活动的设计及组织原则也要有所不同。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持学生的关注度,保证其持续的参与热情;其次,要注意系列活动之间的功能区分与联系,最后,要将一般活动向关键能力的转化。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有的学校模仿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也组织了一届校园版的《诗词大会》,这种活动对激发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甚至对提升学生的精神气质,形成语言建构和沟通等关键能力都是有帮助的。但是,校园诗词大会与大众媒体诗词大会的举办宗旨不同。大众媒体举办竞赛节目是提高收视率,故而需要使用激烈竞争、强化淘汰等元素,所有环节都围绕最后决出一个总冠军。校园诗词大会如果也完全模仿大众媒体,以争胜负为主,到最后决出一个总冠军,其结果很可能除了冠军以外,其他人都成为失败者。对这些学生来说,参加学习活动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和痛苦的经历,这就有违背了办活动的初衷。总之,设计持续时间较长的学习活动,适当运用竞技、游戏、奖励等元素有助于维持活动的热度,但也要注意让多数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快乐,得到精神或物质的奖赏,这样才能达到激励多数、培养情感、维持活动的质量,最终达成关键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与其他课程资源共享,实现关键能力的共生

我们可以为语文学科划分出一些关键能力,然而人类的各种能力从来都是互相交叉、相互支撑的,尤其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你根本无法区分出哪些是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哪些不是。不要说传统的文史哲分不清,今天一般人拥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原本属于科学研究的科学意识,也已经很难从它的能力结构中区分开来。这种现象对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来说,并不是一个坏消息,反倒是一个好消息。这正好启发我们,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培养,完全应该广泛利用其他学科的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经历甚至学习时间。当然,反过来也一样,其他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也不应该闭关自守,不同学科携起手来,促进关键能力的共育共生。

以思辨能力的培养为例,其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不是语文学科教学独有的要求,甚至也算不上语文学科的主要培养任务,政治、历史、哲学甚至数学学科,也都承担着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任务。在这些学科的教科书中,都或多或少地承载着有关逻辑思维的内容,这些无疑都可以用做语文学习的资源。比如“主体与客体”“意识与物质”“量变与质变”等很多哲学命题,就是思想政治课里要求掌握的基本原理;数学学科的归纳、演绎等证明方法,本身就属于推理更为严密的数理逻辑;物理学科的运动定律、化学学科的氧化还原反应、生物学中的遗传现象、地理学科讲到的蝴蝶效应:这些都是讲因果关系的,都可以用来支撑语文学科思辨能力的培养。当然,这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之前,应该主动了解其他学科中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并有意识地把它们引到思维训练甚至整个语文学科学习中,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必须在一门课中学习逻辑知识的负担,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关键能力的培养上,语文教师可能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一是刻意去强调“关键能力”的概念、刻意去区分某一种知识属于哪一项关键能力。当然,适当了解一些与关键能力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概念是有益的。但是,不应该陷入烦琐论证和无意义思辨的窄胡同。我理解,语文学科的概念体系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类似于神经网络—— 互相碰撞、支持、激荡(当然也有冲突和抵消)关系,而不是一一对应的单线关联。比如小说阅读教学,最关键是理解人物;而理解人物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认识自我、理解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对人生和社会多一些理解,既可以提高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利于增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当然也利于自身发展。另外,多借助人物反思自身,其思辨能力也可以提高。而如何理解人物呢?可能需要通过人物语言、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信息,则可能存在于对比手法的运用中……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可能就是如此:多重信息互相关联、循环不息,有的信息被遗忘,有的建构为能力和素养。因此,如果硬要区分它们,教学中反倒可能自缚手脚。而基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教学观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引导人们从整体上思考、设计、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二是用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去否定一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对一般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统领关系而不是排斥关系,不应轻易用前者否定后者,更不应动辄说别人“教错了”。在语文教学上,很少有错的知识和能力,但确实存在还没有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建立起有机联系的知识和能力。总之,核心素养也好、关键能力也好,其实质都是从整体上看待人、从根本上培养人,而提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最大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体联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中编.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实验课本:语文[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前言.

 

本文来源:《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5期;作者:郑桂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