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家长:教育到底是要“松”要“严”?别再适得其反做无用功!

 战枫60zc4f9cn7 2018-05-10

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件相当复杂和漫长的事。要想打赢这场“持久战”,家长不仅要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的“战术”,更要重视决定全局成败的“战略”。那么你对他的管教应该“先松后严”,还是“先严后松”呢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

“先松后严”,说的是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不管教,放任自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其管束得越来越严;而“先严后松”则恰恰相反,说的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严加管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其管束得越来越松。

“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从前有位富翁,年近五十方得一子。他把这个儿子看成无价之宝,成天乐得合不拢嘴,迁就放任,任其为所欲为。儿子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一不高兴就张口骂人、动手打人。但富翁觉得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孩子做错了事,他也不认真管教,随便敷衍两句拉倒。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恶习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到了十七八岁,竟然偷父亲的钱,到外面赌博,且一掷千金。富翁知道后非常生气,觉得再不管儿子就不行了,于是当众把儿子骂了一顿。

结果,儿子不但不怕,还口出狂言:“你这老东西,该死不死,还骂我!你当心点,我迟早弄死你!”富翁听了这话,气得浑身发抖。当晚,他想:儿子的浑话虽说是气头上说的,可也不能不防。于是,他把一只小斗桶放在铺好的被窝里,伪装有人在睡觉。

他则悄悄躲在床后边,屏息静气地等着。过了一刻钟,他见儿子轻手轻脚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一把锃亮的斧头,一到床前便怒气冲冲地举起斧头,朝床上乱砍一通。只听“啪”的一声,小斗桶碎了,儿子以为父亲的脑袋被砍碎了,慌忙丢下斧头,仓皇逃走。

光阴似箭,一晃十多年过去,富翁已有八十多岁,老婆已经去世,他暮年孤独,苦不堪言。虽恨儿子无良,但仍希望儿子能够脱胎换骨,改邪归正,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一天,富翁正在桑园散步,忽见一个年逾三十的农夫朝他走来。农夫说:“老人家,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弯过来。”富翁说:“你开什么玩笑,老桑枝哪里还弯得动?”那农夫说:“有理、有理,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

富翁听了这话,顿触旧恨,不禁泣不成声。农夫又说:“老人家,你仔细看看我是谁?”富翁上下打量,细细端详,发现眼前之人正是自己逃命在外的儿子。父子二人久别重逢,百感交集,抱头痛哭。

“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老人和儿子都从自身经历中明白了这个道理。而很多生活实际例子也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先松后严”往往会害了孩子。

“先严后松”建立家长威信

家长的威信是教育子女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孩子小时候对父母都很崇敬,此时家长的威信比较容易建立起来。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能建立起较高的威信,那么以后他对孩子的管教就会顺利很多。

“先严后松”培养良好习惯

如果在学习初期,家长对其不加管束,任其为所欲为,孩子就很容易养成坏习惯,长大后家长再想严厉管教,予以纠正,坏习惯亦有惯性,想纠正也不容易了。正如明朝王阳明所说:“良師益友不能劝勉,醲赏重罚不能匡正矣。”不仅效果不好,强行纠正还容易引起孩子情感上的抵触,使亲子之间产生隔阂。

总之,“先严后松”的战略就像放风筝,起初要拉紧线,不拉紧线风筝就飞不起来。等风筝飞起来后,你就可以慢慢地把线放松一些,这样风筝会飞得更高。

延伸到学习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就像是初中生,要从初一的时候就开始重视。学习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地基打不好,在想以后冲刺,要付出的努力是十倍百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