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得一见的印章石极品田黄冻

 静雅斋第一主人 2018-05-10

近几年,田黄可谓是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热点板块,不仅行情逆势走牛,很多精品极品也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一两田黄万两金”、“市场的硬通货”、“田黄时代”等字眼都是对田黄的形象描述。但是,我们眼中的田黄究竟是否步入收藏时代的潮流?抑或不过是赚噱头、资本的炒作呢?

温润凝腻、色泽瑰丽、萝卜丝隐现、手感尤佳,田黄可谓天生丽质。作为全世界唯一的产地——福建寿山溪流域,田黄从被发现起就以高贵著称,被尊为“石中之帝”,明、清时期它被视作贡品献入皇宫,雕刻成印章、摆件等。尤其是乾隆皇帝,极为喜爱收藏田黄,也因此,田黄被捧上了政治舞台。据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链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

难得一见的印章石极品田黄冻

此件田黄冻石重1196克,此枚田黄石整休皮、筋、丝清晰可见,两面薄意雕,山老观画,很有诗意。 田黄冻石属于田黄中最上品,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田黄石明代被称作“黄石”,虽也拿来作印石,但并不受重视,直至清初才渐受赏识。清代皇宫最钟爱田黄,最珍贵的要算是乾隆的田黄三连章,色纯黄,质温润,雕工精美绝伦,堪称稀世珍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田黄陆续现身全国各大拍卖场。但其价格真正飙升是在2004年。到了2006年底,田黄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精品田黄每克达4000元。在香港2006年秋拍上,“明17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成交价为4089.28万元,位居历年田黄石拍卖首位。这件田黄纸镇刻有“玉旋”款,为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雕刻大师杨玉璇之作。2008年,一方重257克的田黄凤钮闲章拍出423万元,折合每克为1.6万元。此后,精品田黄的价格徘徊在每克2万元到5万元左右。2011年北京春拍,“清康熙周尚均制吴国祯夫妇自用田黄印章”以2530万元成交;2014年5月,北京春季拍卖,一件吴昌硕雕刻的田黄石印章成交价为1380万元。2017年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一件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钮玺,成交1.09亿,刷新田黄拍卖纪录。总而言之,只要品质上等,田黄似乎总能拍出高价。

难得一见的印章石极品田黄冻

另据媒体报道,田黄石石材价格上涨。田黄石产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寿山村的一条小溪边,真正的田黄石产地独有而狭小,全世界仅此一处,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开采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截止目前田黄石材已趋近枯竭。据有关资料称:“田黄石有史以来全部的开采量加起来还不到500公斤,而且永远都不会再增加了。所有有关田黄的收藏、买卖、交易、馈赠都只能在这500公斤的范围内进行。”这个数字虽然听起来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但是却从侧面很贴切的反映了田黄石的缺稀性,从而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田黄石价格会上涨;

据专家介绍,田黄石自从上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我们可依此来鉴定田黄的真伪。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有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田黄石会焕发出一种其他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一位拍卖行人士如是透露。 市场热度日渐升温 事实上,促使田黄身价倍涨的,还另有起因。 以前,田黄、犀角、象牙三大项是杂项收藏的领头羊,现在犀角、象牙都被禁止拍卖,田黄成了杂项里硕果仅存的宝贝,市场热度日渐升温。 上述郑先生说,从古玩杂项的领域来看,田黄居杂项之首,有“杂项之王”之称。以田黄为领军的寿山石板块,目前就市场的成交量来看,仅次于白玉和翡翠,但由于总存量远远小于前两者,所以市场热度要高得多,换手率也要高得多。

“人们真正对田黄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才不到20年时间,20年时间所实现的市场价格和400年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之间还有巨大的价值空间。”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人员表示,过去几年,田黄寿山石价格稳步上升,长期来看,田黄的升值空间依然值得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