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渼陂[bēi]古村—庐陵文化第一村,这个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出现了4位将军

 ningxiayinchu 2018-05-10


美丽的吉安市青原区富水河畔,有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村落,它就是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古村。

渼陂古村位于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境内,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富水河畔。整座村庄山环水绕,风光旖旎,民风纯朴,天然形胜。

“渼陂”一词原为陕西户县古湖泊名,南宋初年,北方饱受兵乱,户县人梁仕阶带领族中子孙迁徙至江西,因怀念故乡,故以渼陂为村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庐陵文化第一村。

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的古村落。被誉为东井冈第一村

它以厚重的历史、古典的明清建筑群、璀璨的明清雕刻艺术及可敬可颂的红色文化,受到世人的瞩目。

村子现保存较完整的明清建筑367栋,占全村现有建筑的62.9%,且类型繁多,有长约900米的古街,大小祠堂20座,书院4座,牌坊4座,店铺108家,码头18个,还有楼阁、义仓等。

古宗祠恢宏壮观,古民居自然明朗,古街道店铺林立,古书院墨香犹存,古樟遮天蔽日,古池塘星罗棋步,牌坊、门楼、楹联、木雕、石刻和谐统一,革命旧址、教堂、码头一应俱全。被誉为“渼陂古村博物馆”。

渼陂村具有“村镇合一、村市合一”的独特格局。狭长幽深的小巷,青砖灰瓦的古宅,曾经辉煌的古商道都在富水河畔静静遥想当年的繁华。

村内有一条长达千米的明清商业街———陂头街,全长900米,现存古店坊108家,漫步长街,旧店牌名仍依稀可辨。这些店号当时主要经营粮食、药材、木材、布匹等。

据说鼎盛时期这里有200多家店铺,四方商贾云集,人流如梭。古街呈“S”形,站在街头望不到街尾,街道像流水般柔美地微弯过去再折过来,中间一律以青石板铺就,两侧各铺近1米宽的鹅卵石。

穿行于村中。这里池塘密布,共有28口之多,且渠渠相通,并能够根据季节的变换调节水量,使全村一年四季活水常流。

渼陂村的梁氏宗祠,也叫永慕堂,是村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这幢建筑最早建于宋代,后来经过多次重建。至今依然显得古朴雅致,雄伟壮丽。祠堂飞檐高挑,是二层三进的砖木结构,高大的斗拱依然有着当年的气势

数不清的石刻、木刻、彩绘、楹联、牌匾、雕屏,无不隐含了庐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折射出精深博大的庐陵文化的熠熠风采,更记录着这块红土地的沧桑岁月。

信步在渼陂的庭院小巷,这个古村丝毫没有一点暄嚣,没有过度的商业气息,村民们似乎也没有被外来者的打扰,一如他们的平静生活,只要你愿意,随便进出哪家宅院,可以不请自入,主人一定会示以友好的微笑

渼陂在建村的时候,虽然没有特定的规划,但由于以宗祠为核心的凝聚力,宗法制度的约束,再加上古时风水学的影响,尽管历经数百年的拆、迁、毁、建循环往复,也并未造成大的波动。

渼陂村是千年古村,也是近代的红色革命圣地,曾是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许多革命旧址、旧居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因而被称为“红色古村”。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青原区渼陂古村旅游文化节,也是当地传统的下元宵节,俗称比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还热闹、隆重。村里除了举行舞龙、彩擎,旱船等民俗活动,还有歌舞、古村画展等节目,以祈助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为什么选择我们

     

    详细咨询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北京东路377号旅游局大厦宁夏中国国际旅行社1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