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地]连江敖江十二景!90%的连江人不知道!

 郑振坚 2018-05-10

连江金凤网
闽都金凤 网罗连江

连江敖江十二景: 敖江,起始于宁德与罗源交界处,绵延西北数十里,横贯连江境内,流域宽阔,水量丰富,是连江人民的母亲河!丰富的资源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的儿女,同时见证着连江历史的沧桑巨变,也绘就了两岸无数山川胜景,是我们连江人的骄傲!县志略记,摘此以飧网友:
一、云居观日
云居山在敖江、闽江汇海处,距连江县城十五华里,山上乔木垂阴,怪石嶙峋,峰回路转,山抱海环,环境幽邃。山巅上有一黑色巨岩,巍然挺立,上刻“海上飞来”,下有牡蛎壳粘附,甚是奇特。山中有指动石、流米石、金猫鼠、彤云碧海等诸多景胜,风光绚丽,令人陶醉,素有“天上云居,人间仙境”之称。山顶普光塔,元至正十年(1350)建,花岗石结构。每届秋晨登塔,极目东眺,海天苍茫,荻壶、五虎皆在隐波间。晓风吹衣,明星半落,海天相接之处,一轮红日如火球跃出海面,冉冉升起,顿时红云万朵映照蓝天,碧海跃金,气象万千。高僧释海筏有联云:“海自混茫能蓄日,山无今古独云居”,生动地概括了“云居观日”独特景色。古代文人墨客陶醉斯景,即景抒情,留下大量诗文。明邑人陈元登《观日》诗云:“天星淡淡海门东,远籁寒吹万里风,独立云居丹幛上,俯看日出碧波中。火烧银的干重焰,轮涌金光百道红,此际下方还熟睡,鸡声晓角乱霜空。”云居普光塔是观日的好去处,普光塔周围有上庵、下庵、静室等寺观,可供观日者过夜。
二、岱江罢钓
敖江东入海段是“岱山”。《连江县志》载:敖江“其出口有斗门诸山为捍门,复行数十里,左侧蛤沙、中麻以为外护,右侧大小澳、定安以为外卫。”这里天高海阔,江海潮汐一日两度,扬帆放钓,四海通联,为连江通海之水。昔时,两岸渔家多置小舟,捕鱼放钓。每当薄暮甫临,潮涨返航,海滩处处渔船驳杂,劳累了一天的渔民们在夜幕笼罩下,提着灯笼,扛着钓竿,背着沉甸甸的渔箩,儿女嬉戏前后,满怀收获的喜悦,一幅“渔歌互答,其乐何极”的生动画面。古邑人有诗赞曰:“苔矶初罢钓,螟色上荷衣。唇气云间波,风帆岛外归。竹深江路暗,日下海天微。谁解沧浪意,山高日影辉。”
三、敖峰雪霁
敖峰在连江城南金敖山,其山巍峨秀起,峰峦迭嶂,如曰敖出海状。山高峰峭,隆冬积雪,银装素裹,皑皑放亮。骚人墨客常呼朋结伴,携酒踏雪。每当日出天霁时,积雪融化奔泻而下,尤如玉山倾颓,银河倒泻,颇为;比观。有诗赞曰:“阳崖耀初日,阴涧涨新潮,径小  樵踪灭,林高鸦影寒。”
四、石门斜照
石门山在覆釜山下,对面山坡有两块巨石相对而立。《连江县志》曰:“巨石对峙,道出其中。”故名石门。旧有十景:石门、覆釜、斗牛石、五台石、石鼓、玉人峰、玉华洞、清音洞、双渔涧、半月池。石门寺建于唐中和元年(881年),背靠青山,面对溪流,风光旖旎。每当夕阳西下,霞光斜照山谷幽深斑驳,雾霭飘渺虚幻,山岚溪谷,牧童归来,野径石磴,樵夫掮柴,远近寺观,钟声隐约。1963年建南宫水库,古刹没入水中,1983年又修建太极观于水库边,雄伟壮丽,更添胜景。
五、覆釜归樵
覆釜山在连江城南六公里处,三峰鼎峙,以中峰似釜倒置而得名。左有“斗牛石”,右有“阴阳石”。山上有十六峰,?七十二岩,溪有九曲。从山脚到山顶,石径盘陀,九弯十八曲。拾级登山,俯视远瞰,山连水,水绕山,景色幽奇。《连江县志》云:“不到斗牛峰,不见覆釜面,登上覆釜峰,群峰皆足底。”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山石怪异嶙峋,石秀、峰奇、洞幽,林深叶茂,恍若仙境。每当太阳偏西,从山脚仰望覆釜山,弯弯曲曲的石磴山路,樵夫掮薪抛柴,归逐其上,时隐时现,日光、霞彩相映成趣,一幅绝妙的水墨山水画。
六、蝶案潮平
连江城南有通济桥,今日“江南桥,为进省要津。旧为老式石板桥,分两段,北段九孔,通水,南段无孔,低丈余,呈石堤状。隋僧独觉,宋僧真觉募造。历久多次修建。清邑人林琼卿曾诗纪其事:“是谁鞭石法秦皇,补出横江雁步长?能事独夸新匠石,落成较胜旧津梁。权舆渡世禅宗伟,组织呈功众力强。世界大干通济祝,万安同此永流芳。”桥下两翼,积沙甚多,芳草如茵,形如蝶之舒翅。每当海潮涨平时,河滩构成蝴蝶图案,若值明月之夜潮水初平,凭桥观赏,明月朗照,浮光跃金,恍如彩蝶纷飞,栩栩展翅,堪称一绝。
七、文笔春烟
文笔山矗立在连江县城西南,又名云台山。高千仞,甲诸群峰。狮山、象山作前卫,半岭、芦溪扼其背。山下江水长流,山上草木长青。据说清乙酉年间,“文笔峰上金鸡鸣,连江一科十进士”,时人始有“连江鸡”之美称,意谓鸡年乃连江科举大盛之年。三春,文笔山峰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古人有诗曰:“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俄而一抹白云从天边飘来,绕着山腰恋恋不去,山岫如神女蒙纱,时隐时现。一旦阳光璀璨,烟消雾散,满山郁郁葱葱,秀丽妖娆。
八、宝华晴岚
连江城西宝华山,虎踞龙盘,妙景天成。宝华分前、中、后三岩,旧有十八景:宝岩、飞龙岩、天柱峰、天窗洞、羚羊洞、石门关、安居塔、棋盘石、伏虎石、仙踪石、松?卜石、三僧女、祈梦庵、尊者堂、栖贤亭、无边风月亭、石眼泉、定光佛。更有鲤鱼朝天石、金鼓潭等。宝华山怪石嶙峋,岩壑幽邃,有中岩、玉泉、后岩等禅寺,山川灵秀,风光旖旎。每当夏雨,初晴艳阳普照,冉冉上升的水气在阳光的折射下,似紫如碧,景色绝妙。
九、玉山听泉
玉泉山位连江县城西门外,壁立万仞,蔚然秀发,有泉出重幽,历悬均,若钩曲磬折,色澄味甘。《通志》云:“唐天宝年间,浮屠为草庵,依?黎以栖者百余。引泉自给,其人肋强骨坚,语音铿然,而眸光色碧,寿命弥长。大守奏之,赐名:‘玉泉”’。后邑人常取泉酿酒,味特佳美。七十年代连江酒厂“玉泉啤酒”曾畅销八闽。宋建有玉泉寺,正殿佛龛下时发泉响,叮咚之声,酷似琴曲,极为动听。
十、伏沙雨牧
连江城东有伏沙村,今谓白沙村。昔为敖江流水起落泥沙淤积,荒滩连片,平畴卷绿,遂自成牧场。春夏秋冬,牛羊悠悠,牧歌传唱,静谧怡然。每当骤然雨下,从江南桥上远眺,只见轻沙般的蒙蒙细雨中,牧童头戴斗笠,身穿棕衣,悠然自得地坐在水牛背上,一笛横吹,使人不由想起唐代著名词人张态和的名句:“古棕笠,绿蓑衣,和风细雨不须归”的佳句。
十一、潘溪风帆
敖江上游曰:“潘溪”。《连江县志》载:“自是东北注高岳、龙潭、东岸;西南注芜蓉溪、桂湖至陈溪。合流七十里至治前敖江,由江达海。”昔时交通多借水路,故沿溪多有溪船,运载柴薪,农产品进城贩卖,再买些日用生活品归去。每当风和日丽,常见满江舟楫,船夫们升起了一张张风帆,乘风破浪。山民们满足地坐在船头饮酒谈天,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有诗曰:“云拥潘家渡,飞帆去复回。乍闻樯燕语,复见岸花开。潮满濑声寂,山迷雨势来。使人无病涉,须仗济川才。”
十二、庐峰晓瀑
庐峰即香炉峰,位县城东北五十里下洋岭下,山博厚圆秀,顶如香炉状。《九域志》云:“邑人章寿学道于此,得仙,有炉尚存。”山南一峰曰:“章寿峰”。山有磨剑石、拜坛石、石棋坪、应潮湖、扫坛竹诸胜。主峰高628米,溪涧流泉汇聚成瀑直泻炉溪,一路飞珠溅玉与晓色晨光相映照,景色奇绝。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建设需要,“敖江十二景”中的一些景迹已有改变,但如“云居观日”、“文笔春烟”、“宝华晴岚” 等大多景点也仍然存在,引人入胜。我们相信“敖江十二景”,将为连江这块正待开发的热土增添无限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