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动态DR消化道造影是如何评估消化道出血风险的!

 昵称42715024 2018-05-10


动态DR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而随着无痛胃镜,增强CT及血管重建,血管造影等的广泛应用,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渐渐不被认可和重视。本文复习2015年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造影影像资料,比较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的影像细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867例病例中,男621例,女246例;年龄23-72岁,平均55岁。所有患者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影像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均为无出血史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食道静脉曲张(其中中、重度患者313例),住院期间及随访出血患者152例(其中两次或以上者67例)。

2影像细节比对

1.2.1胃-食道返流  利用气钡双重造影的仰卧位及仰卧左后斜位30°进行点片,并在透视下观察来界定。本周期内出血患者出现征象的比例为对照1组;未出血患者出现征象的比例为对照2组。

1.2.2炎症性存留  非狭窄性的排空延迟,伴有蠕动缓慢,下段粘膜显示模糊不清。立位做吞咽动作2-3次或3分钟以上仍有较多硫酸钡存留来界定。本周期内出血患者出现征象的比例为对照1组;未出血患者出现征象的比例为对照2组。

1.2.3异常蠕动  透视下第三蠕动波出现,贲门狭窄引起的蠕动亢进或不规则蠕动来界定。大多数患者的点片也能够清晰显示。本周期内出血患者出现征象的比例为对照1组;未出血患者出现征象的比例为对照2组。

1.2.4充盈缺损程度  粘膜扭曲仅限于食道下段,充盈缺损不明显,气钡双重造影时显示不显著界定为轻度食道静脉曲张;可见充盈缺损,突出腔内小于3mm,范围在气管分叉角以下界定为中度静脉曲张;局部或多数充盈缺损突出腔内超过3mm,造成蠕动不规则,甚至管腔狭窄,病变范围超过气管分叉角以上界定为重度静脉曲张。本周期内出血患者出现各期征象的比例为对照1组;未出血患者出现各期征象的比例为对照2组。

3应用设备及数据采集

    采用深圳安健科技生产的数字化X射线系统DT570,由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亲自操作,每例患者按固定的体位点片9张,并实时记录透视图像备查。数据采集采用双盲法,即由3名有经验的医生共同衡定所有病例的影像细节,并收集数据;由一名住院医师逐一进行出血患者的病例查阅及随访,并收集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3.1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技术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果

    2.1消化道出血患者组的胃-食道返流,炎症性存留,异常蠕动等影像改变比例高于未出血组(p<>

    2.2出血患者组重度充盈缺损程度的影像改变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

表1  返流,存留和异常蠕动的出现几率比较(%)

组别

例数

胃-食道返流

炎症性存留

异常蠕动

对照1组

152

78(51.32)

136(89.47)

88(57.89)

对照2组

715

54(7.55)

228(31.89)

67(9.37)

p<>

表2  充盈缺损程度的出现几率比较(%)

组别

例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对照1组

152

3.95

14.48

81.58

对照2组

715

75.24

15.94

8.81

p<>

3 讨论

      胃镜预判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指征是“红色征”, “红色征”、“红色鞭笞征”等均可认为是曲张静脉壁变薄的证据。 关于破裂出血的原因并没有明确的定论,主要支持腐蚀、糜烂学说和破裂学说等,前者认为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薄壁的曲张静脉受到机械的损伤或广泛的腐蚀,后者认为由于曲张静脉内静水压增加而导致破裂。本组研究中的胃-食道返流、炎症性存留、异常蠕动等能够清晰的显示和记录曲张静脉腐蚀、糜烂的程度充盈缺损程度和异常蠕动能够显示和记录大的曲张静脉及由于曲张静脉内压力增高造成的张力性改变。研究证明,多种原因并存的患者为出血的高发人群,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影像表现中的炎症,运动,返流和张力性改变在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是食道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表现,能够无损的记录下食道的功能改变。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中,常规影像报告提示更多的是充盈缺损程度,胃-食道返流等,而X线表现出来的炎症性存留,异常蠕动往往被忽略掉。重视此项检查中的细节并培养更多影像科医生的临床基础尤为重要。

    清晰的透视图像,快速的记录图像是影像诊断的基础,本院采用深圳安健科技生产的数字化X射线系统DT570,其成像时间短,<3s;空间分辨率高,静态分辨率>2.81p/mm,动态分辨率>1.01p/mm;视野大,有效图像大小430mmX430mm;像素高,静态矩阵3072X3072(9兆像素单元),动态矩阵1024X1024(1兆像素单元);具有录像功能等特点,能够满足诊断的需要。

      超声胃镜,增强CT,门静脉血管造影等检查都会提供相应的重要信息,尤其是腔外迂曲静脉团的显示;胃镜检查在粘膜性病变的显示更是优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彩超中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检测能够实时监测门静脉内的压力变化。不足之处均在于缺乏对食管运动功能的观察,多项检查的结合会对消化道出血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目的观察食道静脉曲张患者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影像改变,评价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消化道出血评估中的重要性。方法  复习2015年度本院就诊的肝硬化且无出血史患者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内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和未出血患者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胃-食道返流,炎症性存留,异常蠕动,充盈缺损程度等影像细节进行比对。结果  消化道出血患者组的胃-食道返流,炎症性存留,异常蠕动等影像改变比例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

[关键词]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影像学;诊断;消化道出血

[参考文献]

[1]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138.

[2] 梁长虹,单鸿,江新青.肝脏疾病CT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53.

[3]刘浔阳,黄飞舟.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

[4] 曹铁生,段云友.多普勒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

[5] Ito K,Mitchbell DG.Imaging diagnosis of cirrho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J].Intervirology,2004,47(3):134-143.

>>>>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

>>>>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