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不出来怎么办?简单3步来帮你!

 冬天惠铃 2018-05-11

01 写不出:分析原因

最近,我发现自己突然对写作失了兴致。

要么下笔不能成文,要么根本不想提笔。

有人说这属于写作倦怠,是写作的疲劳状态,是人人都会遇到的状态。它本身,也是写作的一部分。

所以,当它到来的时候,不必惊慌,而应该心平气和地接纳它,感受它,然后慢慢地经历它。

但是,我心里依然很焦虑。

彭小六说写不出文章基本上就两个原因:

要么短缺,没货;

要么短路,便秘。

你是哪一种?

我是既短缺又短路。

当然,还有第三种,那就是:

没货,就去补啊;便秘,就去治啊!

而我呢,要么拿起书翻了两页就放下,要么坐在电脑面前发呆。

即使我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今天要写,必须要写。最后还是没有憋出来。

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热爱写作?

写到这里,我已经很清楚地知道:我之所以写不出来,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写作倦怠期,而是因为懒造成了拖延症发作。

所以,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时候,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我是真的属于写作倦怠期吗?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请看第2条;如果是否定的,请跳到第3条。)

02 倦怠期:休养生息

一根弦若是绷得太紧,总有一天会断裂。因此,我们需要暂时放空自己。

这段时期,你可以不去想任何关于写作的事情。

可以去看一场喜欢的电影,可以去吃一顿喜欢的美食,可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可以静静欣赏一朵花的美丽。总之,按自己的节奏,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但要记住:“放空”不等于“放纵”,有输入才有输出

雨果说:“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所以,阅读必不可少。哪怕你一天只读上一页,也不要把这个习惯轻易丢掉。

如果你突然想写点什么,也不用去纠结写得好不好,字数够不够。你只需要立马去写,哪怕只有一句话。你要相信:这些涓涓细流早晚会汇成文河文海。

因此,我们可以把倦怠期当成是我们的假期。放假时就好好享受生活,用心去体会和珍惜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美好的时刻。假期结束之后就能身心轻松地投入,努力去刻意练习。

就如林清玄所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

03 剥洋葱:解决本质

我们的脑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信念,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

什么是显性的?就是那些你常常会意识到的,比如我觉得我进入了写作倦怠期;什么是隐性的?就是那些你意识不到但又真实存在的。比如我开始并没意识到我写不出来是因为懒造成了拖延。

显性信念引发的错误一般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因为我们有防备。但隐性信念被打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摔跤最狠的时候。

就像我如果总以倦怠期来安慰自己,任由自己懒惰下去。那么,我迟早会被舒适打回原形,最后就真的什么也写不出了。

所以说遇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只被表面的原因所迷惑,而要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去思考,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

从解决问题的本质入手,一切则迎刃而解。

俄国批判主义作家果戈里曾说:“没有什么,你就拿起笔写: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我今天什么都写不出来。总这样写,最后,就写出来了。”

于是,这篇文章就诞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