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3639)梧州河滨公园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8-05-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建道神学院(Alliance Bible Seminary)。


     基督教宣道会西教士高乐弼医生(Dr. Robert Glover)于1899年广西梧州创立“建道书院”。1949年,学院在刘福群博士(Dr. William C. Newbern)带领下迁至香港长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大多数基督教宗派均是先有堂会与会友,才建立神学院,训练他们中间立志献身的基督徒,但宣道会则不然。在神学院设立时,堂会与会友几仍未具,故学院乃积极鼓励神学生参与布道工作。而在他们毕业后,又被差遣到各地进行开荒植堂工作。宣道会在香港早期的主要堂会,创建者大多是建道毕业生,可见神学院对教会的重要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英国领事署旧址位于河滨公园的白鹤冈上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英帝国主义借不平等的《中英续订滇缅条约》附款专条,强迫清政府将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占据白鹤山建领事署,作为领事官的驻扎处所。英国人在白鹤山四周竖起大英国地界碑,并划为禁区,在山下竖一牌子,上书“华人不许上山”,长达30余年之久。

    领事署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四边有走廊相通,前门有7条砖柱,屋面为琉璃瓦,建筑形式兼有中西方风格。

    1926年,“五卅”运动一周年纪念日,梧州人民对英国领事署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在英领署工作的全部华人雇员辞职,英国领事乘军舰退回香港,再没有回来。领事署无人管理,遂荒芜起来。英国政府为此事多次同广西省当局交涉。

    1928年底,广西省府主席黄绍在广州同英国驻广州总领事壁约翰达成协议,英国索回房屋建筑费2.5万港元,退回英文正本1份、契据2份,将领事署交回广西。

    1932年,领事署旁竖有“还我河山”石碑,叙述梧州人民反帝斗争驱逐英领事人员和购回领事署建筑、建立河滨公园的经过。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梧州白鹤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梧州白鹤观,座落于梧州市风光秀丽的鸳鸯江畔白鹤岗之南麓,山麓坦荡开阔,山峰郁郁葱葱,襟三江带五岭,含龙岭之仙气,挹江上之清芬,遥迎旭日升起,俯送水出东门,向往正大光明!是一块名气扬遐迩的风水宝地。占地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14年),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是道教供神、诵经、修道的场所。

    白鹤观古建筑由牌坊、广场、三清宝殿等建筑组成,灰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具有南方清代道观建筑风格,是广西保存较好的道教观宇。三清宝殿供奉的是道教三位最高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下图是三江交汇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